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立德树人之我见

 

【作者】 晁先鹏

【机构】 山东省郯城县杨集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教育工作是一种育人的工作,而育人质量的高低,决定于教师。教师肩负着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重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的传播者和建设者,是青少年一代成长的引路人。汉代学者杨雄说:“师才,人之模范”。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在学校,教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教师的精神面貌,包括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责任心、心理素质、创造意识、人格魅力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示范和影响。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遗憾的是,现实中一些教育工作者既不学高更不身正,成了道德的缺席者,比如见利忘义、吃拿卡要、弄虚作假、违背学术良知等等,以如此形象示人的教师,怎能使学生服膺?又怎能教育好学生?“师有百行,以德为首。”教书育人,首先要有崇高的师德。师德犹如教师的生命,是为师之本、教育之基。“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具有优良作风才能对学生的行为、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必须作风正派、严于律己,在言传的同时注重身教。
  加强对师德师风的学习。自古就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但“育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有新的内容,现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要求老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其中在业务素质上,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要求老师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师德师风应注入新内涵、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注入新的内涵:一是视野和思维不能仅仅着眼于学生的现在,要像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第二,不能用过去的社会意识形态来教育现在的学生。
  从我们的民族传统上讲,当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诚信、守礼,这也是人的品德的形成。受教育者要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还是品德。教师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他的性格、品德包括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
  我觉得新时代的师德师风应该是与传统的标准揉在一起的。我们教师的选择标准应该是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传统中的师德师风与新时期的师德师风都应该是一样的,但现在存在的区别在于:师生关系的变化。以前的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但现在则要求教师对学生也应尊重,这是个进步。因此,新时代的教师在关爱和严格要求学生上要提出新的标准。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令人感动的情景。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他蹒跚着向前走,腿脚很不稳,走得歪歪扭扭,一不小心还会摔倒在地上,然后爬起来再向前,再跌倒,再爬起来……年轻的父母站在边上,开心的笑着、鼓励着,并且快乐大声叫好:“宝贝,你真棒!”
  此时,没有一个父母看到孩子摔倒,会生气,会发火,会大骂孩子:“真笨!真没用!”因为他们知道,在孩子学步的过程中,他们走得不稳,走得歪歪扭扭,甚至摔倒了,是正常现象,是他们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今天他们走得不稳,摔倒了,爬起来再走,明天他们就会走得比较稳,就会有进步,后天就会走得更稳。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他们的知识能力、经验心理、行为习惯等均不成熟。学生的学习过程正如孩子的学步,在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犯错误,他们调皮淘气,等等,都是正常的现象。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会有过失,都会犯错误。教师的责任是引导他们爬起来继续前行。因此,教师不能简单地以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来看待学生,不能仅看到他们的暂时的、阶段性的发展,而要用变化的、发展的、进步的眼光来研究和对待他们。特别是后进生,也许他们的学习成绩不如别人,但他们一定有别人不及之处。作为教师要看到学生的远处,看到学生的未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多种发展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我认为作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该先立德,再去树人。
  • 【发布时间】2017/7/6 9:05:04
  • 【点击频次】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