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关注留守儿童 促其健康成长

 

【作者】 李 芳

【机构】 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儿童与父母的沟通、来自父母的关心,对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是要有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留守儿童由于生活在一个特殊的成长环境里,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交流,因而更容易出现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自卑。自卑心理产生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有人关心和疼爱,而自己却没有,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不爱说话,不爱和别人交往,自卑内向。自卑感是一种负向的情绪体验,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二是逆反。留守儿童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其内心较其他儿童更敏感,对老师及监护人的管教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总感到有人在欺负他,压抑难平。这种负面的情绪极易使他们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以自我为中心,不听从正确的管教,与老师及监护人对着干。三是任性。任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中,他人对其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这主要是由于祖辈监护人不知道如何对待孙辈们的各种需求,过度溺爱、放纵造成的。 
  (二)道德品行方面的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没有办法照顾孩子,大都对孩子产生了比较强烈的愧疚感。于是,他们就用“金钱+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这极易使孩子滋生好逸恶劳好、拜金主义等思想,形成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他们只知道单向接受爱,不知道去施爱,对家人、师长、邻居、朋友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再者,由于监护人年龄较大或者是忙于农活,精力有限,对留守儿童物质上给予的多、精神上关心的少,品行上溺爱的多、教育上引导的少,无暇顾及留守儿童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也很难与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一般的是放任自流。这样长期缺少有效的管教,有些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行处于自然放任的状态,缺乏必要的自律性和自觉性,道德意志薄弱,交往了一些不良少年,形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如吸烟、喝酒、赌博、沉迷上网等,有的甚至触犯了法律。 
  (三)安全方面的问题
  关于留守儿童安全事件的报道有很多。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往往认为只要让孩子吃饱穿暖就尽到了责任,而且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衔接上的“真空”,留守儿童在校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成了“自由人”,同时由于孩子自身在心理上缺乏防范意识,生理上也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因此,这些孩子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根据了解,留守儿童在全国被拐卖儿童群体中居第二位。根据公安部的统计: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受各类犯罪侵犯的高危人群,其中,留守女童容易成为性侵犯的对象,并且留守女童在性侵犯面前是最措手无助的,犯罪分子也往往最容易得逞。此外,留守儿童发生溺水、车祸、火灾、触电等意外而致伤致残甚至死亡的比例远高于其他儿童。除了以上这些来自外部的伤害,有些留守儿童还面临另一种安全问题,即离家出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在城市打工,他们想念父母,向往城市生活,再加上在农村缺少管理和控制,于是,他们就会离家出走,想去城里找父母但却走失,从而加大了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问题的建议 
  (一)政策方面的引导  
  1.打破僵化的户籍管理制度的束缚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制定政策,使农民工承担与市民同等的义务,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权利,给农民工与市民同等的国民待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与其未成年子女长期分居两地的状况,让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结束留守生活,与其他孩子一样享受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权利。 
  2.加强政府统筹管理  
  要加强政府统筹管理,加大社会支持的力度,提高农民工的待遇,增加城市教育设施,改善农民工子弟就学条件,降低收费标准。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开办寄宿制学校、假期学校等,为农民工将孩子带在身边生活和学习创造条件。  
  3.加强乡镇文化建设  
  乡镇应加强文化建设,拨出专项经费建图书馆及体育活动场馆,同时下大力气整治学校周边的环境,打击违法经营的电子游戏室、网吧等,从根本上消除对孩子的各种精神污染,给农村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加强农村学校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的作用 
  1.尽量实施寄宿制度
  尽量实施学生寄宿制度,加大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力度。留守儿童白天在学校有老师的监管,下午放学后离开学校,本该由父母管教的时段,现在却是空缺,是极易出现问题的时间。如果实行寄宿制,让学生24小时在学校里学习生活,由学校集中监管,这样既监督了孩子的学习,又照顾了孩子的生活,同时又保障了孩子的安全,避免了很多问题的发生。 
  2.建立留守儿童的管理档案
  没有条件实行寄宿制的学校,可以为农村留守儿童建立特殊档案,对留守儿童分类登记备案,掌握每一个留守儿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不但随时能与孩子的父母及监护人联系,而且对留守儿童的父母及监护人也起到了督促作用。 
  3.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
  学校应该根据农村留守儿童的特点,开设一些有针对性的课程。如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方面的课程。有条件的学校可设立心理辅导教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困惑,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使其能健康发展。  
  4.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
  学校要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及有益身心的活动,使留守儿童能排解心中的压力,加强自身的教育。可以请一些德高望重的学者、道德模范或是外出打工的家长来学校作报告,传递正能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及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的精神。  
  (三)家庭应重视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1.父母要把子女的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
  父母要把子女的教育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克服困难,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将孩子带在身边,正确处理创收与教育子女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来换取眼前暂时的收益。在确实没有条件将孩子带在身边的情况下,更要注意与孩子的沟通,常给孩子、监护人、老师打电话,及时了解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同时也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 
  2.提高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的认识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要认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对于留守儿童不能只是“重物质、轻教育”,让孩子吃饱穿暖就行了,要尽可能地为留守儿童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经常与学校的老师联系,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和表现,注意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及时地引导教育,促进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 【发布时间】2017/7/6 10:20:01
  • 【点击频次】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