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探究式的教学

 

【作者】 张 蓉

【机构】 四川省通江县实验小学

【摘要】 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既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又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存在问题;探究教学;
【正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观察、试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探究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在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的情境中,主动地通过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或猜想,经过调查、实验,搜集资料,建立模型,通过分析、思考、表达与一。本文将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一、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对探究式教学持“敌视”态度,他们认为在课堂上搞“探究”是在浪费时间,会使“双基”得不到落实,个别教师态度极其顽固,坚决不愿参与实验。
  2.现在大多数的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就开始了热闹的你一句我一言的讨论。这样的做法,严重违背了个人的思维规律。个体的思考在认知和思维的发展中起到“发动机”的作用。看似热闹的合作学习背后,缺乏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那么这场讨论的深度、广度就无法达到发展思维的要求。尤其是中等或以下的学生,能否在讨论中获益,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3.探究的问题不合理,学生无探究欲望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时,安排了这样一个活动: 师:“一半”可以用1/2来表示,同学们看这个分数象不象我们的三口之家,它各部分名称是什么呢?同学们一起讨论讨论。 生1:“2”叫爸爸,“1”叫妈妈,“—”叫小孩。师:“2”可以叫分母,大家再讨论讨论“1”可以叫什么?生2:“1”可以叫“分父”。 教师让其坐下。生3:“1”可以叫“分女”。师点拨:我们三口之家有的孩子是女孩,有的是男孩,那“1”可以叫什么?生4:“1”可以叫分子。 教师让学生化了近十分钟的时间“探究”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还提示孩子们想想自己的三口之家,搞得学生云里雾里,乱猜一通,难道这样就是探究学习?
  4.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
  如: “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教学。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一下,看看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吗? 学生操作。 师:再请同学们拿处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一下,看看能否拼成一个长方形。 生怎么也拼不成。 师:请同学们停一下。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沿着它第的高剪(边说边演示剪法),剪开以后再拼一下。 学生操作。 师:再请同学们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钝角三角形,用刚才的方法拼一下,看看能否拼成一个长方形。 学生操作。 师:观察、思考一下,长方形的长与三角形的底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宽与三角形的高又有什么关系? 生答略。 师: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多少?生:一半。 师: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 生:1/2。师: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整个探究过程无须学生太多的思考与创新,失去了探究学习所能体现出来的价值。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
  1.确定合适的探究内容并做精心准备。
  探究式教学的有效使用,可促使学生掌握数学发现的方法,形成迁移能力,并最终养成勇于创造的态度。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时间与教材,精选出一些富有挑战性、能激发气学生探究兴趣,且可使学生在探究后能获得成就感的数学教材来组织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教师要立足以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剖析和重组,用联系、运动、变化的观点去研究各知识点之间的转化,展示给学生一个动态的“知识生长”的过程。
  2.创设有趣乐学的情境
  创设有趣乐学的情境是激发学生探究动力的重要手段。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来探索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创设情境要注意结合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富有启发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创设情境的形式要多样化,可结合生活创设情景、借助演示或操作创设情景、通过讲述故事或事件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现场表演创设情景等。把问题蕴藏在情境之中,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创设问题情景,就是提供新知识的现实背景,激活与新知识有关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形成数学活动氛围。
  3.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究
  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活动时空是课堂探究教学的中心环节。学生是否积极地参与探究活动,以及探究活动本身质量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探究学习的优劣。因此, 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提供探究材料。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总想通过动手触摸等手段来达到探索周围环境的目的,并在探索的同时产生一种与周围的人进行交流及与同伴分享发现所带来喜悦的强烈愿望。
  (2)确定探究形式。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念,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进行探究和发现,对探究的问题形成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独立探究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数学知识,而是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②让学生在小组或班集体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探究过程,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实现自我价值。③可以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通过师生的情感在交流中升华,思维在交流中互融,成果在交流中分享。
  (3)选择探究方法。①通过创设富有挑战性的、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动手、动口、动脑的操作活动,从而建立概念、发现规律、启迪思维、感悟数学知识的产生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材料,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寻找方法,合理论证;亲历论证过程,体验“冒险、创造、发现”的喜悦,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蒙。③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整理、分类、观察和自组算式等,从大量的具体事例中归纳和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通过这样的探索与发现、观察与分析、归纳与验证等一系列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探寻客观世界某些规律的思想方法。
  总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让学生主动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创设一个自主探索的平台,并不断地进行培养和训练,才能促使学生持续和谐的发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 【发布时间】2017/9/7 15:19:35
  • 【点击频次】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