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政治材料分析题的解题思路

 

【作者】 冶永生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教育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纵观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招考试试题,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开放性试题的大量出现, 开放性试题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试题设计的一项重大改革,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未来竞争的需要。因此,试题的设计学生的回答,教师的教学与评讲都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从知识经济对未来人才的要求的角度来把握。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开放性试题的灵魂,使开放性试题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从近几年全国各省市中招考试政治试题上看,各地中考试题中的分析题都引用材料,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做答,所占的分值较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很高。材料分析题的出题形式是:一般给出一段或几段相关材料,多角度设问。要准确解答材料题,就必须重视对其设立问的研究。就一般意义而言,材料题的设问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说明、反映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或“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等,多用于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和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这类试题的解答对策是:先回答出材料本身讲述的是什么问题,再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回答这个问题的实质,即通过什么反映了什么。
  (2)启示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这给了人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示”等,重点是考查学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这类题的解答对策是:先找出材料所叙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或材料中的人物事件的特点,也就是先回出“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回答出怎样学习好的,摒弃坏的。
  (3)理解、认识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上述材料如何理解(认识)”或“谈谈你对某某的认识(理解)”等,重点考查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对问题思考的深度。这类题目的解答对策是“如果所给出的材料较长,应先对材料进行分层并概括出每一层的意思。如果这个问题是概念性,还要回答出“这个问题是什么”,然后,再回答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等。但人们在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时,思维要有发散性,角度应多一些。
  (4)评价类
  这类题目的设问一般是“对某某进行简要评析”或“你对某某是怎样的态度”等。这类题目的解答对策是:先进行正与误或好与坏的总体评价,然后,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其依据。这类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但重点考查的是学生的觉悟目标。
  要做好材料分析题这类题目,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要联系实际,理解基本理论。二要关注热点问题,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要对理论知识进行整体把握融会贯通。四要逐步学会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五要不断积累答题技巧,努力提高答题能力。
  一、认真阅读,分析材料,明确材料的情境和材料的立意
  这是成功解题的基础,可以有效的避免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要分清材料共有几层读懂每层大意,从中概括出其中隐含的观点;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可以直接转化为答案;注意材料中的分号、句号,涉及到几个方面的问题,一般每个分号、句号就是一方面的问题。明确材料的情境,即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具体情形、景象和社会生活情况。明确材料的立意,即材料所确定的主题、中心。如上材料突出反映出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认真审问题,理解题目的设问
  这是解题的关键。通过对所提问题的分析,把握答题的范围及所运用的知识,最终达到和问题结合起来,弄清问题的中心要求的目的。这样做有利于对理论依据及事物精髓的整体把握。要求通观全题,既要了解题中所包含的各个方面内容,又要弄清它们彼此之间关系:理解、弄清题意、范围、要求、角度,侧重字节眼等。如上题,要求学生从任一角度谈谈对材料的体会,考生就可根据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灵活地回答。
  三、回归教材
  材料分析题的命题及答案取向是以教材为基础的,在解题时必须以教材的知识为依据。事实证明,那些脱离教材的盲目判断,以及东拉西扯、高谈阔论等均为应考之大忌。要在所构建的知识框架、网络中,寻找理论联系实际的切入点。所谓切入点是指材料与课本知识相切的交点。因为命题者有意将课本理论观点、原理寓于所创设的材料情境中。因此要透过的情境,找出藏于情境中的观点、原理,为切入点,理论联系实际。如上题,通过联系教材,就可以从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联系到教材中关于“科教兴国战略”的知识点,从袁隆平一生扎根农村,长期坚持搞科研联系到教材中关于“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和如何成长”的知识点。这是我们从不同角度联系教材所得到的解答该题的知识依据。
  四、注重发散
  正确运用发散思维是解答材料分析题最为重要的思维武器,但发散思维不是漫天撒网,更不是张冠李戴,必须紧扣试题和论述的观点,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即要运用所学的知识,结合材料,紧密联系实际回答,这是开放性试题基本要求,也是规范学生思维的依据,做到“放”与“收”的有机统一,二者紧密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如上题,这种发散思维可以体现在从每一个角度的回答上,如从科教兴国战略的角度来解答,就可以从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发散联想到科学技术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此,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还可从如何落实科教兴国战略,以及青少年应该怎么办等方面继续进行发散思维。
  五、按照题的要求,对症下药
  在切入点中,选准知识,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注意要从材料的情境、中心进行归纳起笔,再切入理论观点、原理展开分析,才能做到有理有据。同时要注意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做到层次分明。还应注意要点齐全,重点突出,表达清楚,最末作简要小结。
  总之,要做好材料分析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即要掌握课本最基本的观点和知识,而且解题有法,准确完整地组织答案,要做到:一是点题切题;观点、论点亮在本题或本角度的最前面;二是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把观点送到老师眼中;三是术语要到位,取舍要得当(含最新观点),切莫走江湖。四是每个角度应扣紧材料分析,不要两张皮。五是进行“开放性”思维,多角度组织答案。只有在多练中积累,在探索中形成切合实际的解题技巧,才是过好中考关的有力保障。
  • 【发布时间】2017/11/1 11:00:34
  • 【点击频次】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