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读、思、用”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 张凯凤

【机构】 黑龙江省富裕县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中心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语文教学中尝试“读、思、用”的教学方法,使我感觉到这一教学方法就是从训练和应用的角度,对课文要素构成、写作技巧和其他信息进行收集、梳理、加工和运用的过程。这种方法不受昂贵的教学硬件的制约,一般的教师和一般的学生均可操作,在课堂教学中比较好地体现了素质教育。
  我们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第一学段向第二学段过渡时期,孩子们一年多的学习生活,使他们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较浓,下面我就将对于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简单地说一说。
  一、“读”的环节。
  “读”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整个教学过程。
  课前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让孩子们预习文本,一般采用朗读、会意、发疑三步完成。朗读就是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扫除文字障碍;会意即大概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发疑是对反复的读文中对不理解、有疑问的地方画出来。通过这一环节的读,教师可以利用晨读、课前三分钟或小自习课等进行检测预习情况及学生学习本课知识的准备情况,是了解学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堂上,学生再次读文对课文内容进行二次加工整理,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解决语言障碍与知识疑难,使学生掌握文章的层次结构,进行理解性阅读。抓住重点词、句、段的领悟和分析,进行积累性、鉴赏性、创造性阅读。一般采用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使孩子们情感得到升华,与作者进行思维地碰撞。
  课后,借助《资源与评价》课外阅读等教辅资料进行拓展性阅读,扩大学生的识字量,丰富学生的知识、语言积累。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也很有帮助。
  二、“思”的环节。
  “思”是对课文内容加工整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将课文中精彩的部分串成线,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寻找答案,然后互助协作学习,找到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交流,读出自己的感受。教师进行巡回辅导,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有差异的帮助,把学生的疑难问题记下来。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给学生充分说的时间、空间,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分析,师生共同解决完成。
  第二种方式,学生读书中解决的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教师根据学生求知的需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安排教学活动,如在教学《爱护书籍》一文时,我在课前备课时,准备从文中的最后一句话“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展开教学,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鲁迅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读完课题后,提出了这样的两个问题:①鲁迅是怎样爱护书籍的?②我们应该向鲁迅学习些什么?我想了想这两个问题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问题,也是文中要我们去理解的问题,为什么不从学生的需求去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呢?于是,我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写在了黑板上,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去感受鲁迅“爱书—惜书—护书”的具体表现,最后总结成一句话“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还总结了本课的写作方法“分—总”。整节课学生是主人,教师只做适时的补充、引导,使教学环节流畅自如。再加上适时的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参与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三、“用”的环节。
  这一环节的主要内容是,在学生自学、互学、汇报评议、交流等基础上进行语文知识、技能和智力开发的综合训练。
  1、教学内容
  (1)在语文学习中尽可能地融进自然、社会、数学、思想品德、艺术等多种学科的综合学习。
  (2)结合学生以前学过的有关内容和后续教材的有关内容,学生可以进行扩写、续写、仿写等练习。
  (3)语文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
  (4)语文教学结合阅读能力的间接训练,向学生的课外生活开放。如:引导学生观看优秀的电视节目,开阔他们的视野,为他们提供广泛的语文学习智力背景;留意观察生活,挖掘出生活中的语文元素,作为学习语文的素材;指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为父母做一顿饭,洗一次脚,帮助邻居的老人做一件好事等,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扩展语文学习的资源。
  2、教学过程
  (1)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如:学习了《丑小鸭》一课,请孩子们站在丑小鸭的角度说一说:当丑小鸭受到别人欺负时,会想些什么?当他变成白天鹅后又会想些什么?体会丑小鸭受人欺负时的心情和他追求美好境界的精神。
  又如:学了《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后,给孩子们推荐作业:看着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个都落了,这时种葫芦的那个人会说些什么?先请学生说一说,再写出来。
  (2)教学前和教学中让学生充分自学教材,给学生主动探索、支配的时间,收集课外课程资源,互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在每节课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民主、和谐的氛围,学生可以大胆说、大声说、人人说、想说就说。同时,渗透德育、美育等多学科的综合学习。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哪一个环节都应与其他环节紧密配合,以求达到最佳的组合效果。在语文课堂中,只有真正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课堂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 【发布时间】2017/12/5 10:15:56
  • 【点击频次】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