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语文教学切入点初探

 

【作者】 杜 丽

【机构】 新疆五家渠103团中学

【摘要】 初中语文课文虽然按文体分,只有几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古文。每篇课文各有千秋,表达的重点不同,每篇课文所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谋篇布局,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各个不同,怎可千篇一律,用“模式”来固定?而且教无定法,学生的情况也不同。所以我建议每位老师多点时间花在备课,备教材上,仔细读读要上的课,争取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进入文本。

【关键词】 题目切入;人物切入;背景入手;
【正文】有一次,我给一个班上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讲完后,我习惯性地询问学生:你觉得我讲的怎么样?没想到学生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我非常诧异地得知,这位老师每次上语文课,都是一个模式:先是写作背景,作者介绍,生字词,然后是课文讲解,最后是课后习题。
  我认为,语文课就像是花园里的花朵,每朵花都很美丽,颜色都很艳丽,但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独特之处,关键是我们从什么角度去欣赏它。所以语文教学也可以有很多的入手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深入文本,细细体会,认真琢磨,找出课文的切入点,以最简洁,最有效,最适合学生理解、学习的角度去把握。
  一、 从题目切入,一般适用于议论文
  比如,我在执教九年级上册,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是按照这样的步骤进行的。第一种方法:
  第一步:问学生,这个疑问式题目有几个答案?学生肯定知道是两个回答。一 个答案是:失掉自信力;另一个答案是:没有失掉自信力。
  第二步:请这两种答案的学生在书中找出
  (1) 持有这两种观点的分别是什么人?
  (2) 为什么他们会有这种想法,原因是什么?
  (这一问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以让学生组成兴趣小组,讨论,互帮互助;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组织辩论;程度实在差的,教师可点播具体段落)
  第三步:讲解什么是“国联”,它是如何建立的?有什么作用?被谁操纵?当时的中国和世界实际情况如何?即讲解课文的写作背景。
  通过这三步,课文主要内容已经显而易见了,教师只需引导学生跟上问题即可,重难点都解决了。
  第二种方法:
  第一步:从课文题目的“自信力”,利用语文的仿词修辞,找出“他信力”;再利用反义词,找出“自欺力”
  第二步,问题和第一种方法一样。我认为,这种切入法非常简便,易操作。还比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梁启超的《敬业与乐业》《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都可以从题目入手。
  二、从人物切入,一般适用于小说
  比如《我的叔叔于勒》,第一步:我让学生找出这课都出现了哪些人物?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答案,我把姓名板书在黑板上;
  第二步:我让学生找出这些人物都有哪些关系,并在黑板上简单画出示意图;
  第三步:组织学生讨论:谁是课文主要人物?这是这篇课文的中心环节。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动作、语言、外貌、心理等描写方法或文章主题着重表现哪个人物入手。
  这种通过人物找突破点的方法,还可以用于《故乡》《蒲柳人家》。
  三、 从读中入手即课文内容入手,这种方法广泛适用
  比如《傅雷家书两则》《致女儿的信》,学生可以从读中了解到家书内容,从内容中了解到写信目的,从而明确作者写作意图。这种文章往往语言平实易懂,学生理解起来也相对简单。教师只需点播学生应明白的思想感情即可。对于诗歌来说,更要多读,教师可点播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欣赏语言,可以从词语到句子再到诗歌的思想感情,循序渐进,逐步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从写作背景入手,比如雨果的《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学生首先要知道伏尔泰生活的时代特点,他在法国思想领域有哪些卓越的贡献,其次才能理解雨果为什么要盛情赞美他。还比如都德的《最后一课》,只有把文章的背景,普法战争的故事说清,学生才能明白最后一节法语课的真正含义,才能明白像韩麦尔先生这样的爱国人士的悲痛之心。学生才能真正明白:什么是最后一节课,它的意义何在?上完这节课后会发生什么事?
  所以,要想把握课文精髓,这样的课,必须先把时代背景说清,这是前提,也是讲好这篇课文的必要条件,这正如盖房子要先打好地基,道理是一样的。
  五、 从情节入手,适用于小说
  比如说《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根据狗主人的不同,四次判定的结果也不同。要想了解这个人物的善变,为什么要变,就要学生掌握故事情节,通过四次狗主人发生变化,奥楚蔑洛夫对于同一案件,狗把人咬伤这起普通案件,却有了四种判断结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原因何在?所以,学生只有通过情节判断警官奥楚蔑洛夫产生变化的细节、经过,从而才能揭示出俄国当时会发生这种事情,这种变色龙似的人的深刻的社会原因。再比如孔乙己的悲惨命运,也要通过情节来一步步展现。他是如何从“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到被人打折腿,爬着去咸丰酒店喝酒的,最后再也没见过了。当然,要想全面把握他的形象,还要结合社会背景,社会环境来全面分析。但切入点是可以从情节着手的,从情节衍生出相应的事情,人物,把握好人物的命运是和当时社会分不开的。
  六、 从修辞入手
  比如说,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双关的修辞,既指爸爸种的花儿谢了,又指爸爸去世了。这课可以让学生先读课文,掌握内容后切入,由花及人,两个方面进行讲解;再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土地怎么会发出誓言?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解决问题。再如光未然的《黄河颂》,主体部分通过三次反复“啊!黄河!”热情洋溢地赞颂了我们的母亲河坚强不屈的精神,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的精神,而且这个反复连接了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自然特点三个内容,不仅形成语言的节奏明快,而且营造了黄河画面美。
  总之,初中语文课文虽然按文体分,只有几种: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诗歌、古文,但是初中三年六册书,一百多篇文章,每篇课文各有千秋,表达的重点不同,每篇课文所用的表达方式,修辞方法,谋篇布局,社会背景,人物性格,各个不同,怎可千篇一律,用“模式”来固定?而且教无定法,学生的情况也不同。所以我建议每位老师多点时间花在备课,备教材上,仔细读读要上的课,争取找到最合适的切入点进入文本。正如李清照所说:暮然回首,那人(方法)就在灯火阑珊处。也只有我们苦思冥想,精诚所至,我相信就能到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我真诚希望:我们教师能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培育祖国花朵的重任,愿我们的孩子永远可爱,愿我们的工作精益求精!
  • 【发布时间】2017/12/5 14:02:27
  • 【点击频次】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