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正面管教

 

【作者】 何 荣

【机构】 湖北省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关注于解决问题

  传统的管教方式关注的是教给孩子不要做什么,或者因为别人是“那么说的”而去做什么,孩子出了问题或是犯了错误,我们的做法是惩罚孩子,让孩子在惩罚中长记性,改错误(为问题付出代价),这样做貌似有直接效果,孩子很快就能承认错误,并在家长或老师的诱导下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于是满足了家长尊严,教师的威严,也许下次孩子也真的不敢再犯了,于是我们皆大欢喜,我们的教育有效果了。但长此以往,我们会发现,类似的错误总有人还在犯,犯错的孩子总会在不经意间又犯错了,于是惩罚的力度不断加大,起初孩子们确实怕了,改了。过一段时间又犯了,且屡犯不改了,于是我们只能给自己找台阶下,自己软一软,或冷处理,或放低架子以友好的方式谈心,交流,找到问题根源,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会有惊喜,孩子真的不再犯了。回顾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方法,简单粗暴,着眼与问题的表面,关注的是问题的本身,关注的是惩罚,而不是解决问题,没有真正的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而考虑。
  正面管教关注于解决问题,它强调的是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而非为问题付出代价,关注于解决问题我们必须遵循3R1H的原则,即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在这个原则下,首先改变固有的观念和方法,抱着解决问题,帮助孩子的思想,让孩子集思广益(利用头脑风暴)大家一起讨论规则,制作解决问题方案而不是惩罚方案。正面管教给我们呈现了两种方案方法所带来的两种不同的效果,那个爱拿别人铅笔的小女孩体验了两种解决方法的感受,一个是当同学们想办法惩罚她时在班里渐渐“缩小”,另一个是大家想办法帮助她时慢慢“涨大”,我仿佛亲眼看到这孩子在两中截然不同理念下的“暗淡无光”和“闪闪发光”的眼睛。前者是我们惯用的方法,可我们却从没看到这对一个孩子的伤害。
  尊重孩子,让孩子有归属感和价值感。“所有人的首要目的都是归属感和价值感。”这句话在这本书中反复出现,孩子的四种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当每个人都有了这种感觉,就会喜欢一个集体。
  当我们了解,就会理解,当我们理解,就会尊重。只有真正尊重,才会给人归属感和价值感。
  我们并不了解孩子一旦被惩罚后会怎样,不理解孩子,就做不到真正尊重孩子。出现问题每人都积极参与是对的,但孩子们会受老师的耳濡目染,(要为错误承担后果)现在知道上述例子中孩子们找的全是伤人的方法,只能排斥孩子,让孩子受到伤害,关注于解决问题才是再帮人,让孩子获得归属感。
  当我们关注解决问题时,孩子们就能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这正是我们期待的教育。我们一直想把怎样教会孩子与人相处作为工作重点,现在才明白不是你告诉他要与人友好,发脾气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就能学会怎样与人相处。在班会中共同就学生的问题一起讨论,并相信孩子能想出帮人的方法,在让孩子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就会明白尊重,爱护会怎样,打击、伤害又会让人怎样。一定会营造出一个健康、和谐、自律的班级氛围。
  把书中观念当做知识来接纳是一回事,要把它付出实践是另一回事。要先改变思想(关注于解决问题而非关注惩罚),再学习方法(制作帮人方案)学会一些技巧(积极的暂停,启发式的问题)遵循一定原则(3R1H),在实践中先改变观念,再改变做法,一点点,一步步的来达到正面管教的目的。

  • 【发布时间】2018/1/3 14:27:43
  • 【点击频次】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