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初探

 

【作者】 刘 勇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实验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物理实验教学评价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衡量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实验能力,促进学生创新实践的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评价存在的普遍现象是:注重纸笔测试,让学生死记一些实验现象或步骤,缺乏实验操作的考核,缺乏探究能力的考核,缺乏创新实践的考核等。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行实验教学评价,下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念
  在传统的评价中,由于评价内容不全面,过分关注实验知识的评价。评价内容单一,忽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察;评价方法单一,过于重视纸笔测验,对其他考察方式不够重视。由此引发实验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思想不端正,重理论轻实验。由此而引发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荒谬作法。二是教学目标不全面,重结论轻过程。有的教师不愿在实验教学方案的设计上下工夫、花时间,单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安排实验,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无计划、无目标、缺乏系统性。教师在实验教学中包办现象严重,学生最多只是机械模仿,缺少动手和动脑的机会,能力得不到相应的提高。三是教学方式单一。每次实验课教师都是先花相当长的时间根据教材讲实验目的、原理,然后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或跟着教师动几下,取几个数据,实验就算完成了。所以,只有从根本上转变评价观念和评价方式,才能引导实验教学健康地发展。
  为此,我们必须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着眼点,树立正确的现代评价观,努力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在评价的功能上,要从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功能转变。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过程,使每一个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和成功。二是在评价的内容上,要从单纯重视知识的评价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转变。三是在评价形式上,要从单纯重视笔试向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式转变。四是在评价主体上,要将学生从处于被动评价的客体向学生积极参与评价的主体转变。
  二、建立科学的评价目标
  课程标准对物理实验教学方面给出了描述性的目标。要对实验教学进行全面的评价,首先必须对课程标准所描述的目标进行具体化,形成相应的目标体系。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实验教学的实际情况,参考现阶段在我国教育领域应用较广、影响较大的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体系,实验教学也可分为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和情感领域三个领域的教学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1.认知领域目标。通过实验能掌握相应的实验知识,并将之迁移运用。
  2.技能领域目标。使学生初步掌握实验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会选择仪器、设计步骤;会
  按照实验要求,正确、安全地进行实验操作;会观察对象、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得出结论;会排除实验故障;实验完毕会对实验器材整理复原等。能对实验提出改进意见,设计新的实验;能进行误差分析等。
  3.情感领域目标。有通过实验来研究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有崇尚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等。
  三、确立具体的评价内容
  1.实验原理的表述。
  指能否根据实验课题运用已掌握的物理知识阐明实验的理论根据,其中包括仪器的工作原理、实验的设计思想和原理。
  2.实验器材的选取。
  指能否根据实验对象及各测量项目确定实验所需的器材及数量,其仪器的选取是否恰当,装配仪器的布局是否合理等。
  3.实验步骤的设计和编排。
  指能否根据实验对象和器材,设计编排的实验步骤是否科学有序,实验过程的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技术细节是否严密可行,方法是否恰当。
  4.实验操作的熟练程度。
  指实验操作是否规范熟练,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是否准确,数据记录是否正确,表格设计是否简明清晰,处理偶发事件和排除故障是否机动灵活。
  5.实验数据处理和结论分析。
  指能否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找出普遍特征,能否分析实验数据推断出合理的结论,能否恰当地用文字或数字表述和报告实验结果。
  6.实验误差的分析和实验方法的研究。
  指能否分析测量工具和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及其产生原因,找出影响测量准确性的因素,能辨析和纠正一些不规范的操作。
  四、选定多样的评价方式
  不同的物理实验具有不同的评价功能,如有的实验,可以测量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的实验可以评价学生资料分析、调查、观察、实验和制作活动,可以测试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制作能力;有的实验可以评价学生的调查和搜集资料的活动,可以测试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不同的实验内容具有不同的评价目标。不同的实验也应有不同的评价方式。
  1.纸笔测试。它是由教师把实验的基本理论、观察和操作技能,根据实验教学目标编制成试题,组成书面试卷,由学生进行笔答,根据答卷的成绩评判学生实验能力高低及教学目标达成度。其题型可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识图题、实验设计题、简答题等。由于纸笔测试不能全面反映学生实际操作技能水平,所以在编制纸笔测试题时,应注重试题的效度,防止测试与实验教学实际相脱离。我认为:命题要注重对操作过程、实验设计等方面的考查,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实验。
  案例1: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图。当蜡烛从P点左侧向F点移动时,调节光屏的位置,能观察到光屏上烛焰的像逐渐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蜡烛移动到F点与O点之间时,在光屏上就看不到烛焰的像了,这时,怎样观察蜡烛的像?说出你的方法:____。
  分析:第1空和第2空考查的都是实验观察过程,学生只要认真观察了就能答对,但考试结果统计得分率分别是75%和20%。两者的差距为什么如此之大呢?主要原因是第1空有很多学生是靠直接记忆实验结论答出来的,而第2空学生只有真正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观察了才能答出来。所以第2空更能考查出学生的观察能力。
  案例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需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大约多少,如果没有太阳光,怎样利用白炽灯粗略地测量出焦距?说出你的办法。(2)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先把蜡焰放在较远处,使物距大于2倍焦距,测出物距,然后移动凸透镜,观察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测出像距,并记录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请问他的操作方法正确吗?为什么?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正确的操作技能。其考试结果统计为:两问的得分率都非常低,这反映出课堂教学一是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比较差,不能将利用太阳光粗略测焦距的原理迁移到用白炽灯测焦距上。二是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不落实,动手操作不到位,死记硬背实验结论。
  案例3: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想,只要把光照到镜子上,观察它的反射现象再进行总结就行了。他边想边做。可问题出来了:光的路径看不到,探究无法进行。回忆你做实验时的情景,你是怎样将光路显示出来的?写出你的做法。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如果没有做过这个实验,只记住了反射定律是很难答对的。综上所述,对于实验操作题的考查,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查,而尽量减少考查实验结论的试题。
  2.实验操作评价。它是由教师根据操作领域的教学目标进行命题,学生按照试题要求进行操作测试。在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观察辅以口试,同时依据评分标准严格记录评定成绩。这种测试注意到实验考试的特殊性,实践性强,科学合理。只要组织得当,命题科学,能较全面测试考核学生实验操作技能。但此方式工作量大,易受仪器设备、实验条件等因素限制,且评分主观,随意性难避免。
  案例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50分)
  一、观察弹簧测力计,填写的量程和分度值正确(15分)
  二、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操作台上石块的重力。(15分)
  1.检查和调节测力计的指针,使其指“0”得5分。
  2.将石块拴在测力计的秤钩上,眼睛与指针的刻度平行,正确读出数值得10分。
  三、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15分)
  1.将石块拴在测力计的秤钩上,慢慢浸没在水中得5分。
  2.正确读出在水中的读数得5分。
  3.用空气中的读数减去在水中的读数得5分。
  四、按时完成实验,器材整理归位(5分)。
  3.实验操作与书面结合评价。为避免上述两种不足,教师可以根据实验教学目标进行命题,由学生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完成试卷,在操作过程中,教师按评定量表和观察量表,进行适当观察记录,然后综合评定成绩。这种方式包含了动手动脑的纸笔测试和动手操作,并使两者有机结合。
  案例5:小明为了用刻度尺测出一根细金属丝的直径,将金属丝紧密缠绕在铅笔上,如图所示,请你用手头上的刻度尺,实际测量一下图中的金属丝的直径是多少?




  (1)写出你的测量步骤。
  (2)此图中金属丝的直径为。
  分析:此题能将纸笔测试与实验操作考查有机结合,既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基本测量工具的了解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又有利于考查学生动手操作技能。
  • 【发布时间】2018/1/3 16:40:17
  • 【点击频次】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