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

 

【作者】 胡晓帆

【机构】 广西全州县黄沙河镇中心小学

【摘要】 班主任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主任则是学生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因此,班主任在学校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关键词】 班主任;学生;个性;家访;
【正文】班主任工作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班主任则是学生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连接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在认真落实学校的各项活动,保证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能够迅速及时、准确无误,畅通无阻地传达到班级,并积极带领全班同学,通过各种组织和教育手段,使学校各项工作得到很好的落实,并取得良好的成绩。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学校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教学中和学校的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当好农村地区的班主任和干好班主任工作呢?我从多年的实践中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深入了解,细心观察。
  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基础,班主任工作是否有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学生的了解是否深入。在广大的农村小学、中学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是来自偏远的落后山区,大多数家长外出打工或在家务农,由于他们在家就已经疏于教导,养成了一些坏习气,如缺乏自觉性,学习马虎、纪律松散。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各方面,用多种方法尽早了解学生情况。从实际情况出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问题学生引到正确的道路上来。作为班主任,认真的考虑班级管理的各种问题,让每件事情都精益求精的完成,我会经常转一转,看一看,看看班级情况,学生的活动安全,室内外的卫生等,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及时处理。课余时间多走进学生中间聊一聊,玩一玩,以拉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细心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每个学生来自哪里,和哪些同学关系较好,爱好什么,家庭情况等等,我常告诉学生:上课我是老师,生活中我们是朋友。除了注意学生的个人特点,我还经常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习惯,生活情况,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想状况、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才能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有针对性的去对待不同的学生。
  二、要客观对待学生的过错,培养孩子的健康情操
  “在老师的眼里,没有坏孩子,只有犯错误的学生”。的确,作为教师,我们在教书育人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学生,应该树立允许学生犯错误的教育观念,因为学生只有在犯错误之后、在自己亲身经历之后,才会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老师讲的再多也不如他们经历一次的效果要好。但是宽容并不是纵容、放任自流,并不是缺乏必要的批评和指导。我觉得,当学生犯了小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冷静处理。这就要求班主任克服工作中的急躁情绪,而要具备很强的耐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深入调查了解,不能一蹴而就,一暴十寒,要尽可能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耐心疏导,通过目标激励,兴趣吸引,培养同学们的健康情操,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从而达到“千淘万滤虽辛苦,吹尽沙底始见金”。对于大错,我们一定要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先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从而达到学校、家庭齐抓共管的目的。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学生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的很多,因此他们的独立意识非常强,容易陷入迷茫,对外界事物很敏感,很容易走向极端。如果我们老师不能宽容,过分苛求,违背生理成长规律,我想我们的孩子也许就被我们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给毁了。
  三、搞好家访,积极争取家长配合,使教育有的放矢
  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重要性在于可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和交流,互通学生(子女)在校、在家情况,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好学生。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的做法不够科学,有的过于溺爱孩子,有的教育方法粗暴简单,望子成龙心切,结果产生了负面效果。大量学生家长的外出打工,产生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辈形成“代沟”,由于缺少交流,会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从各方面理解学生,帮助学生,不“告状”,不当面揭短,因人而异采取先“扬”后“抑”让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 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家长改变粗暴的教育方法,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融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受到良好的教育。
  四、结束
  总之,班主任和班主任工作既是光荣的又是艰苦和艰巨的。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献身农村教育事业”的心,并且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新的理念和新的知识,敢于实践,敢于探索有效的工作方法,使班级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我们也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
  参考文献:
  [1]胡明根。影响教师的100个经典教育案例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145
  [2]余正平:唐诗宋词M,广州:广州出版社,2001:26
  [3]阳金周:农村教育的转型机制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4:127
  • 【发布时间】2018/3/12 11:15:00
  • 【点击频次】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