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于细微处见真章 于平常处悟真谛

 

【作者】 吕 洋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第一小学

【摘要】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本文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和平时听课所得,以阅读教学为例,展示不同的词性、语境、情感的具体“品词”教学过程,浅谈一下“品词”教学的落足之处。

【关键词】 阅读教学;品词析句;体悟文本 ;
【正文】

——浅谈“品词教学”


  阅读一篇文章,只有品对词,才能真正窥得其文精髓。那么,什么词是值得一“品”的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和平时听课所得,以阅读教学为例,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品打破常规用法的词,体悟语言的灵动感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多是语言运用规范,能为学生所模仿、习得的语言范例,但很多常规的用法并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情感,在阅读中我们往往会被一些打破常规用法、精妙地表情达意的词所吸引,对这样的词细加玩味,才能真正见识作者语言的灵动,体会个中情味。
  1、语境存在强烈反差的词
  四上《母鸡》中的两句话:
  我一向讨厌母鸡。(开头)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结尾)
  这两句话出现在同一篇文章里,我们能感觉到作者的感情变化是多么明显。何以“一向讨厌”的母鸡“不敢再讨厌”了呢?“不敢”一词大有意味。一个“不敢”就掺进了“畏惧”的因素,但这里是因敬生畏,是对母爱的敬畏。由极尽轻蔑到无比敬畏,作者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变得纯洁高尚。这一情感变化折射了母爱的伟大和不容亵渎,无需多说什么了,所有的母亲不都是这样的吗?对“不敢”的品味,既体会了词语的表达效果,又使学生的情感在对比中得到了熏陶感染。
  2、注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动词
  动词在一篇文章中的重要性向来被大家认同,而我们在阅读文本时不仅要关注那些显而易见的表达准确的动词,更应关注的是注入作者主观情感的动词。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中有这样几句:
  小水珠躺在荷叶上,说:“荷叶是我的摇篮。”
  小蜻蜓立在荷叶上,说“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小青蛙蹲在荷叶上,说:“荷叶是我的歌台。”  
  小鱼儿躲在荷叶下,说:“荷叶是我的凉伞。”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而言,诗中跃动的童趣和生机不是刚入学的小不点儿所能感悟的。但就置其于不顾,一读而过吗?我在教学中是让几个孩子分别担当“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然后让他们做出在荷叶上的样子“躺、立、蹲、躲”。台上的孩子各自展示,台下的孩子起身模仿,这使得文本不再是单纯的文本了,而是跟他们一样活泼泼的生命了,每每读到这里,他们的脸上就会流露会心的笑,也自然理解了每个小动物把荷叶想想成不同的东西,还进行了仿文创作。
  二、品联结语句的关联词,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我们看学生的作文,常会有一种感觉:很多孩子的词语运用得很美,也不乏灵动之感,但通篇语句显得七零八落,没有有机地串联,就像无数的珍珠散落一地,却没有适合的丝线串起来。这迫使我们反思阅读教学,是否失落了对学生语言、思维逻辑性和缜密性的培养。关联词在词句的联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教版三上《赵州桥》有这样一段:“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如果我们只是从中知道了“这种设计”的两个作用,就只局限于课文内容。而语文教学,要“言而得意”,却万不能“得意忘言”。因此,我紧扣关联词“既......又......”展开了教学:
  师:这种设计有哪几个好处?
  生:好处有两个:一是......而是.......
  师:你用上了“一是.......二是.......”,把两个作用表达得非常清楚。我们来看看文中又是用上了什么词来表达清楚的呢?
  生:(齐)既......又......
  师:我们知道“既......又......”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也就是说前后的关系是并列的,平等的,那既然如此,我是不是可以把这两句话的位置互换一下?
  生:(不假思索)可——以。
  师:读一读,比较一下,是不是确定可以互换?
  (生反复读,片刻有生举手)
  生:我觉得不可以,“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是主要目的,“节省石料”是次要目的,应该先说主要的,后说次要的。
  (有生点头认同,有生恍然大悟)
  师:“既......又......”虽然是个并列关系的词语,但在表达作用的时候,还是应该区分主次的。
  关联词不如形容词那么有画面感,不如动词那么灵动,却是句子联结的重要纽带,尤其是在进入中段开始学习将句成篇之时,经常品鉴这类连词,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准确,更有逻辑性。
  三、品辐射全文的词眼,感受文字的张力
  前面两点还只是对个体的词语的咀嚼,一味重视,容易陷入“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赏读误区,因而寻找能辐射全文的词眼,则显得尤为重要。
  名师王崧舟教学《慈母情深》时将作者梁晓声对母亲的感佩之情聚焦于文中毫不起眼的一个词“鼻子一酸”:
  师:孩子们,“鼻子一酸”是什么反应?什么感觉?什么滋味?
  生:难过,难受。
  生:伤感,伤心。
  生:心里堵得慌。
  师:“鼻子一酸”是这样复杂的感觉、滋味。可孩子们,这不对呀!“我”那么渴望买书,母亲也毫不犹豫地给了钱,拿到钱的“我”,应该是怎样的反应呀?
  生:高兴。
  生:兴奋。
  生:激动。
  师:对呀!应该是满心欢喜呀!可为什么会“鼻子一酸”呢?
  当学生陷入了困惑之际,王老师充分展开了对文本的品读,而当每个片段品读结束时,都回扣这个“鼻子一酸”,极尽渲染、挖掘之能事。
  “一切景语皆情语”,其实我们更应该理解为一切词语皆情语。作家的笔触,是千姿百态的:有的深藏不露,有的含蓄委婉,有的汪洋恣肆。每个词语的选择,必浸润着作者的情感,我们教师在解读文本时首先要能敏锐地感知到他们的存在,更要在课堂教学中引领孩子斟酌那个最值得斟酌的,定格于此,放大于此,体验于此,于平凡处领略不平凡的风景,悟得文章的真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沉入词语——南帆书话》 南帆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7年7月 352页
  [2]《王崧舟 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王崧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5月7月 385页
  [3]《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 宋运来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9年5月 314页
  [4]《课程实施与教学创新》 张廷凯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2007年7月   235页

  • 【发布时间】2018/3/12 14:19:44
  • 【点击频次】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