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之我见

 

【作者】 段晓芸

【机构】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甸阳镇中心小学

【摘要】 网络学家曾预言过这样一个情境,要学习知识吗?回家去;要玩吗?请你到学校去。网络确实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影响了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本文客观的分析了网络给小学德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网络环境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应对之策,希望我们的小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也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关键词】 网络环境;小学;德育工作;
【正文】在信息高速运转,互联网日新月异之时,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该怎样开展,如何开展逐渐落入人们的视线之中。教育必然教人为善,德育是教育无法回避的领域,在网络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顺应时代趋势,我们应充分利用其优点,弃其糟粕,让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媒介为我们所用。 
  1.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意义 
  1.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小学生阶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在此阶段的学生心理、生理等都处于未成熟的阶段,需要人们适度的加以引导,而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则是人们引导的重要手段之一。德育具有导向功能,通过持之以恒的德育渗透,将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1.2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美国的M.S斯特那夫人曾经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得到行为的收获……播种品德的种子,就会得到命运的收获。”[1]小学阶段的学生意志力薄弱,但模仿能力则极强,通过规范的德育教育及其教师的榜样示范,对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3使我国的优良传统得以继承。德育时刻在我们学生的周围。孝亲敬友、勤俭节约、惩恶扬善、廉洁奉公、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都是我们国家永久的宝藏,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的将之传承下去。德育教育是其传承的主要手段与途径。 
  2.小学生德育工作在网络环境下所面临的挑战 
  2.1不道德的网络信息腐蚀了小学生的心灵。小学阶段的学生辨别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差,而网络上的信息又让人们目不暇接,一些不法分会利用网络向外界传播不良信息,以赚取高额利益。这些不良信息对于未经世事的小学生来说危害是极大的,很容易腐蚀小学生那稚嫩的心灵。 
  2.2网络的虚拟化是小学生迷失自我。众所周知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社会上的各种有关网络的负面报道层出不穷,使人们不禁会问“这到底怎么了?”,是网络使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不能自拔,严重的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是网络使他们迷失了自我。 
  2.3弱化了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小学生的道德意识本就薄弱,自控能力差,网络又是一个具有强大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东西”,小学生很容易被其所吸引。网络上的色情网站、赌博网站、暴力游戏网站等,会使小学生身心受到影响,道德素质下降,从而弱化了小学生的道德意识。 
  3.网络环境下小学生德育工作的对策 
  3.1提高教师的网络素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德育工作方面,教师具有着心灵启迪的作用,小学生的向师性很强,因此教师应该把塑造自我放在工作的首位上。在网络时代的大环境下,教师需与时俱进,跟上网络时代的发展步伐,提高自己的网络素养,逐渐改变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不断强化网络中的德育教育,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能够使孩子们剔除那些不良信息,吸收那些先进的、优秀的信息,达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教育目的。 
  3.2培养学生由“他律”积极向“自律”过渡。道德教育就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小学生能够自觉地、真心地接受教育比我们强迫、压制的效果要好上几万倍。低年级的学生多以“他律”为主,受其他人的影响很大。网上的学习资源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地利用其资源是关键。因此我们教师要提高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教师也要利用自己的威信,严肃地向孩子声明上网的最基本原则,使他们能够逐渐的从“他律”向“自律”过渡。 
  3.3加强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网络意识。网络是把“双刃剑”,小学生运用网络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与影响,但网络上的信息有好有坏,因此我们要加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我们应该在小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规范小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提高小学生的网络意识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可以增强他们的辨别是非的能力。 
  3.4为小学生建设一个绿色的网络环境。泡菜理论认为,泡菜缸里所泡过的萝卜白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缸里泡菜水的味道,因此环境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网络环境也是如此。良好的网络环境不仅对小学生的学习有利,也对社会的发展有利。我们要呼吁全社会来关注网络上的问题,用自身行动去抵制那些不良信息,建立健全法律机制……严厉打击网络犯罪事件,如网络诈骗、网络赌博;清除网上的有害、垃圾信息等等,还有许许多多需要政府来监管和监督的事项,[2]为我们祖国未来的栋梁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3.5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3]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且小学生上网的时间多数是在课后与家里,完全抵制小学生上网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不利的;过于放纵的话,小学生又容易犯错;因此我们的家长同样也要提高自己的网络意识,要正确的引导与对待小学生的上网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致和复杂的任务。”[4]因此学校要利用一切有利资源像孩子传播知识,培养其才能,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网络气息愈来愈浓的时代里,坚决把好小学生的网络道德意识关。社会是一个大家庭,要把德育工作着眼于长远的利益,而不是当前的小恩、小惠,要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邵国柱.育人[M].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10页,第9页,第51页. 
  [2]吴丽云.信息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科学时代.2011年第09期,264.
  • 【发布时间】2018/4/2 18:03:38
  • 【点击频次】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