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生物教学多样化与素质教育的探究

 

【作者】 彭代辉

【机构】 广西北流市西埌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 初中生物教学方法宜多样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运用实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生物教学;方法多样化;综合素质 ;
【正文】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初中生物课的教学应如何具体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主攻方向。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将是21世纪的领先科学之一。如何生物教学方法多样化并在生物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放在首位
  在具体的教学中,首先要认真学习大纲、教材,明确划分教材知识要点,认真组织教学。其次,把握重点,对于重点知识,在知识的内涵上挖掘要深,外延联系上要广, 教学中突出重点,重点知识重点教,杜绝照本宣科, 死记硬背的不良倾向。第三、要加强双基训练,认真做到讲练结合,练考配套,力争做到基本概念,原理掌握逐步深化,基本技能和方法能熟练运用。第四、教学中要克服将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分割的倾向, 杜绝不考虑学生双基掌握的实际水平,盲目地加大加深教学难度,训练中杜绝怪题、难题、偏题的误导。
  力争让学生全面熟悉教材内容,做到双基掌握到位, 增加和丰富学生掌握的知识信息总量,为能力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在重视知识传递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学生自身的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学生读、背为主要教学活动模式必须加以改变,传统的讲法在课堂教学中有其合理和有效的一面。但对学生自身素质发展的需求显然是不相称的。因此,在教学中,尽可能地使用直观教具,引入课堂讨论,进行问题研究,组织小组活动等形式,不限于课本,关注社会的科技的发展和学生生活中的事件,将这些信息引入教学活动中,使学生获得较为完整的科学知识,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这是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
  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根据生物学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以校园文化为主体,举办一些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竞赛,文体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爬山;或组织学生改造小环境种草栽树养花。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改造自然打下基础。寓教于乐,既发挥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了能力,又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同时,又能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加热爱生物学,从而树立从事生物学事业的远大理想。
  四、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正确传授生物学教材中众多的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我在讲授《人体生理卫生》第五章“消化和吸收”中的营养卫生和饮食卫生时,向学生讲清一日三餐的热量比为三四三;偏食、挑食、暴饮暴食带来的危害;饭前饭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的道理;常见的有毒动物、植物。第六章“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中用鼻呼吸的三大优点,种花、养草与呼吸的关系,让学生在了解这些卫生知识的前提下,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健康成长。
  五、在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1.在生物教学中运用实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我在生物《绪论》部分教学中,给学生介绍现代生物技术进展时要求学生调查近期报纸杂志等媒体对我国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的报道,并相互交流,学生从中不仅获取生物技术发展的知识,而且感受到我国生物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如我国水稻专家袁隆平多年来致力于水稻研究,其成果已经居于世界领先水平。在《植物分类》一章的教学中,通过对植物种类介绍及本地植物资源的调查,裸子植物中的银杏、水杉在鄂西地区广泛分布,但在其他国家已经灭绝,为我国特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自豪感,以及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生物与环境》一章中,通过讲述环境对于生物及人类的影响,教育学生要保护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2.生物教学中,列举各国生物学家不畏艰难,不畏舆论献身科学研究的实例,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介绍进化论的奠基人达尔文的事迹: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曾经过历时5年的环球科学旅行,冲破神创论的束缚,提出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其《物种起源》的问世给神创论以巨大打击,是人类对生物界认识的巨大成就……教师结合生物学知识的传授,大力宣扬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以激励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立志献身科学的决心。
  六、确立完整性的素质教育目标
  完整性的素质教育目标,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二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
  义务教育生物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为本学科制定了明确的教学目的要求,主要包括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三个方面。依据新大纲确立的教学目的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就能落到实处。
  对于知识教育,既要摒弃单纯传授知识的传统观念,又要明确知识教育对学科教学来说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没有知识教育作为基础,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都没有依附,也无从谈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教育要有所倾斜(就中学的整体教育来说,自然德育是首位)。
  对于能力培养,既要知道能力培养必须以知识教育作为基础,更要明白培养学生的能力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以渔”,新大纲提出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正是打开生物科学殿堂的四把金锁匙。切实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必将使他们终身受益。
  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如果说前一个目标是衡量教学内容及质量的尺度,那么,这个目标则是教学的着眼点和归宿。与应试教育面向少数尖子学生相比,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困难要大,而这种困难与应试教育下师生之间所形成的不正常交往不无关系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不同的态度:对优等生给予良好的激励和较多的指导;对一般学生给予一般的指导;对差生给予的是鄙视或漠不关心。学生在与教师的这种交往中相应的态度是:优等生为了保持教师对自己的良好印象和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就加倍努力学习,力争好成绩;一般学生感到争取优良无望,但又不甘心落到下等,因此只付出一般的努力;差生则由于受到鄙视,认为自己再努力也是白费劲,结果心思根本不用在学习上。
  为了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教师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思想上行动上真正树立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生物的信含,并把帮助中差生的提高与培养尖子生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满腔热情地帮助中差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促使他们的学习水平不断地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汪忠 刘恩山 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5月.
  • 【发布时间】2018/4/2 18:17:52
  • 【点击频次】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