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提高农村学生美术素养的途径

 

【作者】 黎崇彪

【机构】 广西陆川县温泉镇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作为一名农村美术教师,我深知,在美术课程资源的平台上,农村学校的资源与条件相比城市中学而言处于劣势,但在素材性课程资源方面有着自己明显的优势。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充分开发和利用农村特有的课程资源,弥补农村教学资源的不足,缩小城乡课程资源的差距,从而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初中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于陶冶情操,提高美术文化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把教学目的定为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那么,教师怎样做能提高农村美术素养呢?以下浅谈几点。
  一、深入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了解他们的内心。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在初二独特的风情的“人体的基本比例”的美术课上,老师要求作业画头像时,同学们一定会说难画、怎么会画,作为老师的这时要从学生们身边熟悉的、能画的教画起,我的教法是让他们从画自己的手入手画,会画的写生,能力低点按着手来画,这样让学生们个个都能画了。如不是这样的话,就使学生的绘画热情受到挫伤。因而有时应该给他们创作自由,让学生从兴趣开始,可以先画自己喜欢的,正所谓爱因斯坦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往往会产生“阶段性”的成果,我们要把握好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及时的给予表扬和肯定,他们得到了甜头再画教师布置的作业,从而学生乘胜进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正确的引导,才能培养其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二、转变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农村中学美术课受很多因素影响,学生基础差异性很大。学生眼中的世界,描绘的水平绝对不可能和成年人一样,因为他们所表现的视觉形象是直觉与想象的综合,只有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提高,才能渐渐使其变为直觉与理解的再现,才有可能变为主动的再创作。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陶冶情操,培养各种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因此在教与学中,不能以太高的准则来评价学生。而是看在画中是否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内心感受,是否有独特性、新颖的表现。要多表扬,少点的指责。
  三、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积极性。传统教学影响,教书非常“认真”,把课堂教学当成只传授知识的场所,没有做到教书育人、培养才干、开发智力。而是教法简单化,墨守常规,老一套,教师讲,学生听,老样子,导致学生思想僵化不开窍,造成学生失去兴趣,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所以,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改革。美术教育,形象生动,鲜明直观,在对学生进行美育,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等方面,有它特有的优势。然而如何发挥、扩大它的优势作用,关键在于任课教师能否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勇于创新,根据学生兴趣特点与认知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学习压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比如在初一“乡土艺术的瑰宝”的一课中,不妨让他们再回到儿童的童年时代的红领巾面具“雷神像”游戏教学,剪眼睛、贴舌头等,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在游戏中了解雷神、图腾的五官位置关系,掌握是由人的五官的“三庭五眼”的比例关系而来的。因为农村学校条件的限制使很多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是复式教师,有的课堂教学内容只能是简单的讲讲,甚至让学生自己看看书,我们应该利用农村现有的条件尽量开展好课堂教学。使学生更真实的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样的课堂才是培养农村孩子兴趣的乐园,这样让学生在兴趣中吸取知识和掌握技能,就能收到最佳学习效果,充分发挥课堂活跃的优势作用。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现代化教育不能局限在死板的传授知识,应该是以兴趣为引导,利用情景教学的模式创设兴趣的课堂氛围,达到美育的目的。
  总之,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应利用现有的条件和资源,努力开展好美术教学,作为农村美术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农村中学生的美术素养的提高贡献一份力。
  • 【发布时间】2018/5/3 17:15:42
  • 【点击频次】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