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生课外阅读之我见

 

【作者】 曹 航

【机构】 湖北省十堰市东风21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学生在少年时期,我们教师必须教会他们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单凭语文教材那仅有的几篇课文,不足以使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学生吸收和储备大量的语汇,拓宽知识面,提高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具备较好的语文素质。因此,面对《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阶段“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如何落实,笔者在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本文就从“指导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科学的阅读方法”“持之以恒地坚持课外阅读”四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和尝试:
  一、指导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
  课外阅读的质量首先来自于课外阅读书目的保证。小学生年龄小,鉴别能力低,好奇心强,面对纷繁的课外读物,学生顺手拈来就读,或为猎奇而读,甚至读一些不健康的读物,这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读什么样的书对小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
  第一,向学生介绍优秀的课外读物。语文新课程标准确定了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必读书目,这些文章都是中外文学的精华,文质兼美,其语言经过千锤百炼,优美典范,可以让学生们在阅读中吸收、积累,这是学生应读课外书的首选。教学实践中语文老师还应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指导学生多看一些文学类之外的书籍,如科普类、史地类等,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思维和视野。当然,语文课标中不少于145万字的“课外阅读总量”,从低段到高段呈递增状,我们在学生阅读的内容的选择上也应有层次性。
  第二、紧扣课本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让学生把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学生在课本中所学到的课文内容,这时可向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冬阳.童年.骆驼队》后推荐阅读《城南旧事》;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学《最后一头战象》后推荐阅读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等动物小说;学习《再见了,亲人》后,让学生阅读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抗美援朝为题材的作品等。有些课文只是节选部分在课内学习,如能够让他们阅读该全本书,了解全貌,学生会更有兴趣,这样,学生的兴趣由课内迁移到了课外。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自觉去读,甚至于手不释卷,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之中。
  结合小学生年龄的认知特点,把每一个学生领进书籍的世界,优化阅读的环境,让学生可选择、能选择,会选择,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内需,达到自主阅读、“乐读”的目的。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主动地探索它。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阅读课外书籍,在阅读中品尝读书的乐趣,明白读书的意义,真正发挥课外阅读的效用。
  第一、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活动,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水平,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以活动促阅读,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学会阅读,提高阅读能力。如组织学生阅读、背诵《唐诗三百首》《毛主席诗词》后,开展赛诗会活动,孩子们在会上争先恐后地吟诵名诗佳作。学生阅读了《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童话故事后,让学生讲童话、写童话。另外,“手抄报”“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一系列的读书竞赛活动,也为孩子们提供了展示舞台,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阅读成果,品尝到了在书的海洋遨游的乐趣,阅读兴趣、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第二、发挥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作用。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它给学生对网络世界是极其感兴趣的,而网络资源也是极其丰富的。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作用,把它与语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其一,在课前让学生在网络上阅读,了解文章背景及相关资料。
  三、培养科学的阅读方法
  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是一项“授之以渔”的工作,实践证明,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才能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学生读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应教给学生哪些阅读方法呢?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阅读不得法”的问题,我们主要培养学生以下方法:
  第一、采用默读、朗读、诵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多种方法阅读,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文章的内容选择阅读方法。
  第二、在阅读中要思考,要带着问题阅读。因为阅读过程本身就是思维过程。在孩子们阅读的过程中,必须培养他们阅读思考的习惯。要指导孩子读书时常问“为什么”的习惯。针对文章的内容和写法,问自己“为什么”,可以由表及里,深入思索,培养创造性思维。
  第三、阅读后要与别人展开交流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见解。交流中既要积极参与讨论,又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加深阅读理解、感悟,当然,还应鼓励学生积极把从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学习生活中,如作文、黑板报等,不断不提高阅读质量。
  第四、作好读书笔记。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笔记的形式多样,“圈划批注”“摘录好词佳句”“概括主要内容”“写读后感”等不一而论。
  四、持之以恒地坚持课外阅读。
  学生课外阅读不能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连续性。我们老师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课外阅读时间,养成每天坚持读书看报的习惯。从而使孩子的阅读习惯自觉养成。这一习惯最好从一年级做起,在孩子学完拼音后就可以开始进行,让家长为孩子准备带有音节的书籍,每天固定一段读书时间(如晚饭后、睡觉前等),一到时间,开始阅读,天天如此,最后形成孩子的自觉行为如此,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坚持每天阅读。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积才能薄发,让课外阅读成为孩子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书香伴随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
  • 【发布时间】2018/5/3 19:58:31
  • 【点击频次】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