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 宁林萍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大桥镇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建立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 
  依据心理学研究成果,学生置身于较为紧张、压抑的氛围中,会对其想象力与创新能力的发挥产生较为显著的压抑作用。反之,较为宽松活跃的氛围,则有助于学生活跃思维,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环境条件。为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营造较为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通过师生之间的友善交流,降低学生发言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参与发言的积极性与信息。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想法中的发光点,给予及时表扬,引导学生认识学习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并开展探究性学习。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前提,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方可敢于发言,能够将其创意性思维与看法表达出来,为发展学生创新思维提供基础。 
  二、立足于教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语文教材中,存在着较多的人文内涵与一定的历史文化,而在一些文字介绍中则隐藏着创新素材。以《核舟记》为例,不足一寸之长的核舟,竟然刻下了五个人、八扇窗及其他物件,这种巧夺天工的“核舟”,本身就是技艺创新的成果,蕴含着浓重的创新气息。在教学中讲述其内容的同时,还应对学生创新意识进行培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创新所带来的心灵震撼。也可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实践,如安排学生扮演《核舟记》中的角色,想象与体现“泛舟赤壁”的情怀。在课堂空间中,学生可以通过表演来展示核舟记中的内容,并通过参与,更为真实的感受创新技艺的高超,对于拓展学生思维与想象十分有利。 
  三、体现与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营造创新空间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充分体现与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发挥引导者与协调者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打破教材局限,将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郊游活动,或鼓励学生在自然或生活中搜寻写作素材。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看法及观点,无论学生见解水平高低,教师都应给予保护与客观评价,让学生有勇气来表达自我。给予学生创新空间,是初中语文课堂焕发生机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 
  四、充分认识学生学习差异的客观性,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为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师应充分调查学生个性、情绪及学习状况,如通过课堂表现、笔记与考试及学生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依据学生差异,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安排,采取差异化与针对性教学策略,以帮助弱势学生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与自信。在教学环节,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应用各种学习工具,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与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突破课本局限,不断拓展学习视野。而教师则应紧随时代发展,不断吸收新型的教学理念,推动教学方式创新。如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学情景设置,将语文课程中的内容体现在教室环境之中,引导学生置身于文章描述的环境来感触文字的情感与内涵。以朱自清《背影》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择情境导入方式,如播放关于《背影》的视频短片或朗诵,引导学生去感受到文字之中隐藏的父爱,在了解父爱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如父母送自己上学,或父母送别他人时的情境,仿写一篇文章或故事。通过模拟与创新,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此外,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还应充分重视学生想象力。想象力是实现创新活动的重要基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了解文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并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如在诗词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想象诗词中所描述的意境,感慨古人的风情,了解诗词背后的历史沧桑。培养学生想象力,是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五、结语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变革,教育对学生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首先应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以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创新为依托,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现实条件。重视课堂氛围营造,关注学生主体性地位,以教材为基础积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采取针对性与差异性教学策略,重视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同时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创新空间,拓展学生想象力,从多个层面入手,为达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服务。 
  • 【发布时间】2018/6/4 17:41:14
  • 【点击频次】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