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培养创造力,从思维训练做起

 

【作者】 于梅香

【机构】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曲阜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浅谈低年级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之工作。
  把小孩子的头脑、双手、嘴、空间、时间都解放出来,我们就要对小孩子的创造力予以适当之培养。——陶行知
  创造力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培养有赖于富有创造性的环境,而培养创造性认知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经验比较少,在数学学习中,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如何在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让学生的思维水平得以稳步提升,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地发展?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重视直观教学,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
  小学低年级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启蒙阶段,学习的加、减、乘、除的一步计算,看起来很简单、很容易,但计算方法比较抽象,真正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这样计算,是有一定难度的。低年级学生乐于模仿,什么都喜欢动手试一试。动作是思维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从直观入手,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启智和催化作用,通过动态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结合具有针对性的启发式提问,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1. 直观演示。低年级的教材,非常重视从直观演示图入手,帮助学生理解
  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我注重把书本上的演示图由静变动演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直观形象的效果。学生在认真观看演示的过程中,引发思考,调动了思维。
  例如,在教学“5+1=6”时,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少,理解算式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让学生通过摆小棒的方法来理解算理。同桌两个同学从不同的角度看桌上的小棒,分别写出5+1=6,1+5=6两个算式。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两个算式不一样?得数为什么一样?学生通过观察实物演示,抽象出算式,再由算式的比较,看出“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这样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同形象的实物演示结合起来,学生既容易接受,又发展了动作思维。
  2. 动手操作。操作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
  作用。在低年级教学中,我总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材的设计,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并通过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手、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例如,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我首先出示学生熟悉的三角板,请他们指出角在哪里,再去摸摸三角板上的角,学生通过指和摸,初步感知了实物角。再让学生利用两个小木条和一个图钉作成一个活动的角。学生通过动手做角,加深了对角的组成的认识。在教学画角时,我先不讲如何画角,而是鼓励学生自己画。开始,学生画出了各种各样的不规则的角,其中,有的没有顶点,有的边不直等等。针对画角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鼓励学生小组内寻找答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并再次给他们创设条件,让他们用笔和尺画角,效果非同一般。“角”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几何图形。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培养学生的动作思维和抽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是十分有益的。
  二、加强语言训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会发现,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掌握的词汇量有限,在表述问题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加强语言表达能力方面的训练,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有耐心,更要注意循序渐进。首先,用词要准确。如一“棵”树,一“支”笔等,单位名称要求学生使用准确。其次,表达的语句要完整。如提出数学问题“谁比谁多多少?”等等,要用完整的句式来规范学生的语言。最后,要求学生在表达上连贯、有条理。例如,教学“比多、比少”的问题时,“第一行摆了5个圆,第二行摆了3个三角形”,我要求学生先看图,说两句话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圆和三角形一共摆了多少个?”“圆比三角形多多少个?”或“三角形比圆少多少个?”“再摆几个三角形就和圆同样多?”
  学生在规范组织语言、完整提出问题的同时,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
  三、倾力方法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会”,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学生对于某些知识往往能够说出,也能机械地运用,而实际上并不一定真正理解。教师只有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积极地思考,才能让他们在日积月累中,学会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等。教师要把知识与方法一起教给学生,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得到有效的训练。
  例如:在教学“6+6=12”时,书上的插图是凑十后的图。为了弄清算理,在观察这幅图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图形原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这样移动?6+6=12是怎样想得数的?学生通过思考,分析出移动4个白圆到黑圆那边是为了把左边凑成十,把6+6转化成10+2就容易想出得数了,所以这样移动。类似的教学过程,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注重方法的引导,使学生把思维方向转到正确轨道上来,既理解了算理,又教给了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再如,计算100-32=?时,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说明算式所表达的意思:100比32多多少?32比100少多少?100减去32剩多少?比100少32的数是多少?什么数加32得100?等等。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判断,训练了发散思维,发展了思维模式,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巧设练习题目,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
  开放性数学题综合性强,知识容量大,它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根据教材内容,挖掘题目中的开放性因素,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综合性问题,选择适当的时机,以灵活的方式渗透到教学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放性题目:“有44块糖,拿走几块后,余下的糖就可以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先引导学生从“顺向”思考解答:即从去掉2块开始,依次增加6块,得到:去掉2块、8块、14块、20块、26块、32块、38块,余下的糖就可以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再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解答,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分1块,则只需要6块,需要去掉44-6=38块,如果每个小朋友都分2块,则只需12块,需要去掉44-12=32块,即从38开始,依次减少6块,就得到:分别去掉38块、32块、26块、20块、14块、8块、2块后,余下的糖就可以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这样的练习,不仅能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和灵活性,而且有效地启迪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需要在强化练习中实现。这就对教师的练习设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学生在学习了十几减九、十几减8的知识后,我设计了这样两组练习题:11-9=、12-9=、13-9=......18 -9= ;11-8=、12-8=、13-8=......学生口算后,提示学生,观察这两组题中的差与被减数,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刻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利用观察、比较的方法,经过讨论,总结得出规律:一个两位数减9,差就比被减数个位数多1;减8,差就比被减数个位数多2。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在掌握思考方法的同时,发展了创新思维能力。
  创造力须以知识储备为基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与指导。抓住教材的重难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重视实践操作,注重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思维方法,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造。在积极有效的思维训练中,使学生逐渐形成符合科学规律的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升思维水平, 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文集》

  • 【发布时间】2018/6/4 19:12:00
  • 【点击频次】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