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合理设计初中数学课外作业

 

【作者】 梁书瑄

【机构】 广西那坡县民族初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执行新课改以来,在一片“减负”呼声下,多数老师都把精力放在备课、上课上,主要研究怎样从45分钟要质量,包括本人在内,在教学工作中忽略了作业、测试、课外辅导等其它环节的作用,导致课堂教学水平虽有所提高,但总体教学质量没有多大进步。在此本人呼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必须对学生作业有新的认识。
  一、布置学生课外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1.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思维的延伸,通过学生作业存在的问题,教师能得到有效的反馈信息。作业是我们教师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作业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自身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的途径。
  3.通过课外作业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容易让学生得到成就感,从而能提高学生对科学文化知识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布置作业容易出现的问题
  由于布置课外作业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加上部分老师对待作业不够重视,布置课外作业时,随意性很强。比如让学生翻开课本,布置第几页第几题作业了事。结果出现下面各种问题:
  1.对学生完成作业作业的数量和质量都要有统一的要求.
  2.形式过于单一,几乎全是书面上要写的作业。
  3.布置的作业并没有经过认真的筛选,有些作业学生根本无法完成。
  4.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上没有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5.作业评判的方式、标准都过于死板。
  三、布置作业应该遵循的原则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不是复杂的数字游戏,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才是“活”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因此,家庭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家庭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
  “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渐养成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勇于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上、书本里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得鲜活起来;只有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才能变得丰满、深刻。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也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信息和学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那样深刻,不如动手操作掌握得那样牢固,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行为和能力。因此,学生的数学家庭作业应该活动化、具有实践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受、探索、应用所学知识,自主完善知识建构。例如: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后,安排这样两道题:(1)通过度量、计算,求出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外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制造一个火柴盒的内盒又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2)如果每平方米墙面需2千克油漆,重新粉刷你的卧室,100千克油漆够吗?(本题学生要知道先测量出自己的卧室的长、宽和高,再求出自己的卧室四壁和天面的面积,最好还应扣除门窗的面积,然后再计算出100千克油漆够不够。)通过这两题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进一步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使学生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其思维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多元智能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是用各自独特的组合方式把各种智力组合在一起并以不同的智力来学习的。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而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必须有多样性。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富有个性地参与学习,家庭作业的设计增加了选择性、层次感,把作业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家庭作业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难易程度及数量各不相同的题目,一般可分为必做题(a类学生完成)、选做题(b类学生完成)、挑战题(c类学生完成)。
  综上所述,我认为布置课外作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布置课外作业必须遵循合理性和科学性。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老师布置数学作业绝不能犯下低级的科学性错误。因此对学生布置作业要和乎科学规律和认知规律。
  2.布置课外作业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是来自个人的生活实践经验,以及来自课堂上的教与学。他们在掌握知识过程中有共性特点,也有个性特点。教师布置作业要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力求所不知的作业绝大部分同学都能完成。布置作业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原则,同时体现了,我们应该遵循的循序渐进、作业有效性、激励性原则。
  3.布置作业要遵循多样性原则。一题多解,一题多问,题型的多样化,作业涉及科目知识,内容的丰富多样化,形式特色多样,不断翻新的作业。忽庸置疑让学生对数学作业的挑战都起到兴致勃勃的作用。通过做作业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对比、猜想、计算、验证等等操作,从中得到的收获和快乐,何乐而不为?
  4.布置课外作业要遵循分层性原则。分层教学,这个概念,大家都不陌生。其理论根据是来自教学对象具有个体差异性。也就是说,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着素质、智力、能力、体力、认知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这是客观的。初中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学要尊重客观规律,因材施教,遵循分层教学原则。我们在布置学生课外作业时,也要遵循这个规律。作业布置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而布,设计梯级度、多层次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助选择的空间和时间,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自主选择数量和难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四、课外作业的收缴、批改与评价
  众所周知,教师职业是一个工作繁忙,任务艰巨的职业。大家都说,教师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除了备课、写教案、上课、写教学反思、批改作业试卷、对学困生个别辅导、对违纪学生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不定期的学生家访、教师之间互听互评等教研活动外,还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研修课题等活动,是党员的教师还要参加各种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此外,还要迎接上级各种检查,忙于整理材料,这还不算,还要完成政府部门布置的诸如精准扶贫等任务。学生作业的布置、收缴、批改只是教师工作当中的一部分。因此,收缴和批改作业,要灵活多样。我们可以采用全收全改、全收选改、分组轮改、学生互改、高徒助改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处理已经布置的作业。教师不论有多忙,对布置完的作业,一定要有督促学生完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学习的积极性、自动性,同时,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作业时出现的各种错误和偏差。
  总之,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它应该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它应该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家庭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愿这个礼物能让所有的孩子都喜欢。        
  • 【发布时间】2018/7/31 16:10:23
  • 【点击频次】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