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理解

 

【作者】 薛婷新

【机构】 陕西省合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实施的几十年时间里,取得了前所未有成绩,也逐渐凸显出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未来影响的重大意义。尤其是近几年,整个教育界都在大张旗鼓的搞课程改革,随着课程改革创新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教育在高中教育的课程结构中所起到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此就高中信息技术教育该如何定位,进行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信息技术教育所经历的三个阶段
  从计算机技术教育到今天以培养信息素养为目标的信息技术教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计算机教育时代、计算机素养时代和信息素养时代。我们目前正处在信息素养时代。
  1、计算机教育时代
  从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计算机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算法语言、文件处理等,教学目标定位在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以及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上,主要以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这一时期对学生提出的目标是可以通过程序设计的学习学会利用算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计算机素养时代
  从90年代初到90年代末,计算机教学的重心转向于图形化的操作系统的使用,教育的内容变成了word、excel,access等应用软件的学习和使用。教学内容转变为学生对基本操作和常用办公软件学习。
  3、信息素养时代
  从90年代末到现在,信息技术分为二个方向:大众化和专业化;大众化也就是我们目前学生正在学习的内容,面对日常应用的各种软件和知识。这一阶段学生主要目标定为信息素养的培养,也就是怎样灵活运用信息。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位问题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对高中生的信息素养做了以下描述:“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加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目前把提高高中生的信息素养作为首要培养目标,一般都是根据高中信息技术课本为依据来实施对学生的教学,因为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实施教学的深浅程度也是不一样。面对很多基础非常薄弱的学生,就要求从基础开始一步一步抓起,我对每一级学生都会做一个信息技术基础的调查,发现我所面对的学生计算机基础差距很大,有的同学对计算机基本软件和操作非常熟悉,但是大部分同学仅限于打字和最基本QQ聊天,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开关机都不会。我们制定课本的时候是否可以制定两种面对不同学生层次的课本呢,或者制定两种标准呢?这样是不是更有利于学生提高,当然我们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也要根据自己现实面对的问题,实行分层次教学,但是我感觉还是会限制一部分基础好的同学的拔高,目前我们对教学信息化都做了很大的投入,“班班通”工程圆满完成,每个班级都有多媒体,学校都配备学生微机室,教师办公室每人一台电脑,但是学生每个星期只有一次接触电脑的机会,每周一节课上完,下节课再上的时候上节课内容都忘的差不多,还需要再回忆,我们能否在每周的课余时间再找个机会让学生巩固练习一下呢?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解决这个问题,只有这样,高中学生才会真正的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目前我们都在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我也参加过几次这样的培训,怎样在各学科中自然的应用信息技术,更愉快的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怎样让信息技术成为教学中的助推器,并且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这是我们所要探讨的关键所在。
  我认为整合的过程中有几个方面要注意:
  1、信息技术固然重要,但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手段
  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有自己的优点,但是传统的教学工具也有自己的优点,比如:粉笔、板书、小黑板、三角板、背诵、朗读、默写、挂图等等,我们应该根据各科的特点,根据知识点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教学工具,或者几种教学工具互相穿插,促进它们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不管哪种方式,都要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消化和吸收。
  2、不能过高和过多使用信息技术,忽略学科整合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目的重点在“教学效果”,并非技术含量越高越好。教师过多依赖信息技术工具,不管内容和时机是否合适随便加入,容易造成学生观看时间过长,相应思考、实践的时间太短,影响学习效果。所以要有选择性的使用信息技术。
  3、用信息技术做实验
  做实验不是只验证最后的结果,还重在体验变化过程,以及对实验仪器的操作和观察,从做实验这个过程中体会和感悟,包括总结经验。这些事用信息技术做实验所达不到的。如果条件不允许,可以适当的演示。
  4、教师和学生位置互换
  大部分的课件都是根据教师怎样上课来制作的,我们是否可以做成以学生主动思考呢?这样是否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呢?不管怎样,都要坚持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主线。
  四、信息技术教育课本改革几点建议
  从事农村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满五年了,面对很多高中毕业之后直接就业的学生,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对于职业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导致了他们毕业之后再去学习,而且有很多常规性的硬件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也不能够满足平常学生的需求。面对以上问题,我提出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1、对所有的高中学生来所,日常使用的计算机硬件知识还很欠缺,可以适当加入一些职业学校里面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比如计算机的硬件名称和作用、计算机的组装、日常电脑的简单故障的排查和维修等等。我们的课本中是否可以引入这方面的知识,让同学们在课堂中学会这些以后肯定会用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对这方面知识非常感兴趣。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2、在高中课本中是否可以加入:计算机的日常应用关于注册表、组策略、鼠标、声音、用户设置方面的知识,他们学会了这些知识,才会对计算机有个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面对平时多遇到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了。
  3、信息技术老师可以把最前沿的关于计算机的信息告诉学生,包括系统、硬件的更新和大体价格、已经笔记本和台式电脑的主流配置等等,当然这个要求上课老师要时刻关注计算机市场的前沿动态。
  • 【发布时间】2018/10/10 9:32:51
  • 【点击频次】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