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吴瑞驹

【机构】 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乌石镇初级中学

【摘要】 当前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开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当今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是每一个教师都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也不例外,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

【关键词】 初中物理;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
【正文】什么是创新思维呢?是指个人在头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新关系,新联系或新答案,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它要求个人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合产生新的前所未有的思维结果,并创造出新颖的具有社会价值的产物。当前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融入到教学环节中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就是学生对于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过程,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初中物理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思维的主体性,创新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日常的物理教学工作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精心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一般来说,学生对物理产生了兴趣,就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能主动地学习,积极地思维,执着地去探索。所以,为了使学生能从旁观者、被动的接受者变成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的主体者,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是能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能激发其浓厚探索兴趣的问题。那么如何把那些平淡的、抽象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构建变成一个个能使学生睁大眼睛、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呢?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的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分子”这个概念时,为了使学生发现“物质是由一个个小微粒构成的”,可让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一支长约一米的一端密封玻璃管、一个橡皮塞、一个注射器、一小杯红色的水、一小杯酒精、一根细铁丝,先让学生在玻璃管中注射约一半体积的水,然后在上面再注射满酒精,塞紧塞子,让学生把玻璃管上下颠倒几次,实验结果是混合液体的体积变小了,根据现象,让学生猜想其中原因。又如,上初二电路课时,给学生两只小灯泡和两只开关,以及必要的导线、电池,让学生自由连接,最后由老师一一讲评,分析各种所接电路的优缺点,从而得出电路的连接方法和各自的特点,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二.指导观察,扩宽学生思维    
  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是预备,可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发现,更不能有创造。观察是最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观察是信息输入的通道,是思维探索的大门。科学观察不仅要通过眼睛看,而且要调动耳朵、手等感觉器官的参与,还要进行积极的思维。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的。在课堂中,尤其是物理这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指导学生学会观察更为重要,观察现象是探究过程得以实现的前提。适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展开丰富的想象,是让学生获得物理发现、锻炼物理思维的有效途径。想象不是胡思乱想,一定要有迅速摆脱现象表面干扰的敏锐的洞察能力,使想象成为知识飞跃的联结。例如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我在探究之前,先让学生猜想:声音究竟是怎样产生的,使学生明确探究目的、内容;再根据猜想设计方案,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实验器材,验证自己的实验方案,验证中,指导学生注重观察所产生的现象,将科学的观察方法渗透给学生。这样既拓宽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又培养了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三、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按照教材上规定好的实验步骤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在台下观察,对照教材进行验证,缺少思发挥维的平台与空间。实验教学过程若只停留在看到现象这一水平,那么离新课标的实验教学要求还相距甚远,只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实验,对现象进行分析,突破教材,大胆设想,充分发挥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达到加强实验教学的目的。教师在设计试验时,应努力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的情景,将学生始终置于探索者、发现者的位置。比如将许多物理课移到实验室去上,就可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简单的材料,开展“低成本实验”,主动地去探索未知世界。当创造和发现伴随着学生学习过程时,学习将会充满乐趣,将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欲望,发挥创新思维的强大动力。如教师在上“比热”课时,启发学习提出“猜想”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的水、煤油同时加热,对温度升高有三种预测:水比煤油升得快或慢或相同,到底如何?请大家做实验,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学生猜测的过程就是思维的散发过程,再经过一定的实践验证,从而可以完成整个创新思维的开发。又如讲解牛顿第一定律时,学生看到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滚下后分别在不同表面上滑行不同的距离,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得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距离越远的结论后,这时就需要引导学生发挥思维去思考: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小车的运动会出现什么结果?由此推导出牛顿第一定律。这样的思考过程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都十分有益。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改进实验,对实验进行反复设计、修改、完善,不仅能有效地强化学生对原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探究欧姆定律时,实验电路图中原先是没有滑动变阻器的,但后来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串上一个滑动变阻器。然后让学生充分地进行讨论,完善实验步骤,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 
  四、创造教学契机,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什么是教育契机呢?契机就是教育者在实施教育时选择的一种最佳时机,也可以说是实施教育的最佳切入点。心理学和教育学都告诉我们:良好的教育效果是知、情、意、景的共同参与和相互作用产生的,只有抓好契机,也就抓住了这几个因素相互作用的凝聚点,使教育的内容显得博大精深,使教育形式显得生动形象,不拘一格,把一个严肃而重大的教育主题,用生活、学习中的小事件、小场景、小问题等凸显出来,学生看的见,摸得着,有感受、有体验、有联想、知情、晓理、明事、辨非、触动学生心灵,弹拨学生的情弦,收到“空头教育”收不到的效果。教育的契机很多,关键就是在于我们能否抓住。爱因斯坦说:“一切创造性劳动都是从创造性的想象开始的。”创造想象力的培养是创新精神培养的关键,想象是创造性的翅膀。有了丰富的想象力,你的创造性就可以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翱翔在理想的天空中。想象力不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但每个人都可以在点滴的生活中,在不断的学习中去培养。我们应引导学生每做一件事、每发现一种现象、每遇到一个问题都要展开想象的翅膀。
  总之,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持之以恒,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很好的开发。我们还要从多方面入手,在不断改革的,新的教学实践中寻求、探索,为培养创造性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马丽娜.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2012(04).    
  [2]赵志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中学课程辅导.2012(27).    
  • 【发布时间】2018/10/10 9:47:44
  • 【点击频次】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