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新探

 

【作者】 何春球

【机构】 广西容县杨村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教学活动中,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历史学科内容多(既有中国历史,也有世界历史)、跨度大、任务重、时间紧的特点,那么在有限的课堂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到底如何有效地实现历史课堂高效高果呢?
  一、创造高效课堂,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应该摆正位置,只起引导的作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是老师教了什么,关键是学生掌握了什么。一个小孩要喝水,你便去取一杯水给他,过了没多久他又要喝水,你又去取水给他,如此反复,他始终依赖于你,如果你在他第一次要喝水的时候就教会他怎样自己去取水喝,他便学会了取水这一技能,也就不会依赖于你了。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主的、探究式的、发现式的学习方法。
  怎样引导学生呢?课堂上既不能不讲,也不能一讲到底。所以从自己所教学生实际出发,根据教材内容、特点、知识结构,编写各具特色的导学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编导学案要注意:讲授新课,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复习课,必须注重知识的整体、系统性及运用能力。在编写导学案时,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总体印象,最好运用提纲形式,让学生自主学习解决。学生在根据学案整理知识点时,往往丢掉一二个,或先后错位,针对这种情况,在编写导学案时,学生容易“丢”“错”的地方变成“填空”,让学生填写,达到强化记忆的效果。学生在书上找到并划出知识点时就对当堂所学知识有一个大概的印象,对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来说,这一过程相当于复习一遍。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能积极参与,认真阅读教材,分析课文,寻找答案,并深入的思索和探讨问题。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已经明确的答案要及时进行巩固,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反馈。对于学生来说,仅掌握基础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上升到理解运用的层次。即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怎么用?这一部分应该是整节课的精华,这就需要教师帮助解决。
  二、预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基础
  预习这一教学环节虽然不是教学中最主要的环节,但它是一次新的学习的开始。如何让学生真正的自主预习,这是老师们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预习环节的学习,引导学生预习时要因人因内容而异,预习知识要指点到位。不同性格的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在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时也要从不同的角度引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选取不同的预习方法。
  三、用新颖多样的导入激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对一堂课的成功起着重要的作用。导入新课,我常常采用如下方式:(1)用故事导入。例如,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可讲塞尔维亚青年刺杀斐迪南夫妇的故事导入。(2)用诗歌导入。例如,教《美国南北战争》时,可以用惠特曼歌颂林肯的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导入。(3)用歌曲导入。如,教《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时,可以演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导入。(4)创设情境导入。比如,教《全国大动乱》(即文化大革命)时,老师可以描述红卫兵批斗所谓的反革命分子、学生给老师写大字报的场景导入。此外还有用谜语导入、用图示导入、用典故导入、用湖南地方文化常识导入等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开发历史高效课堂的源动力,使学生愿学、乐学、勤学,改变他们被动学习的局面,最好的办法就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培养学习历史的兴趣。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十分肯定地说:“成功地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这给我们历史教学活动提供良好的启示。可以说,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历史产生一种热爱之情,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这些又必然会反过来促进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开展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种相互促进,将会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发挥他们的巨大的潜能,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学习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充分体现。
  五、进行学法指导,构建高效课堂
  有的学生非常勤奋,每天见他忙忙碌碌,可学业成就却不太好;而有些同学没见他怎么努力,却能名列前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想这最主要的原因是后者掌握了很好的学习方法,所以学习方法很重要,平时在课堂上老师一定要经常进行学法指导。历史的学法指导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记忆方法的指导,另一类是解题方法的指导。先说记忆方法的指导,我觉得下列几种方法行之有效。
  1、顺口溜法
  顺口溜有简洁、形象的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便于记忆。那么我们不妨把一历史知识编成顺口溜。如:“夏商西周尽,春秋战国秦。西汉连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辽宋金,元明清。”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中国的朝代串连了起来,学生就会明了朝代的更替顺序。又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蒋介石、汪精卫,都在1927年叛变,四一二、七一五政变,引起人民来起义,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1928年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联系法
  学历史,不能只单一地、静止地识记,而应该加强纵向和横向联系。学世界历史,要善于联系中国历史,学中国近代、现代史,要善于联系中国古代史。只有经常进行知识的联系、综合,才能整体地把握知识。例如,学习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就要马上联系到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因为五四运动的导火线就是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的失败;又如,学习完日本的明治维新,马上联系中国的戊戌变法来进行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探究事件的本质,对历史问题理解得更透彻,更便于记忆。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学生主体的调动。作为教师,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转变并形成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踏踏实实做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追求每一节课的高效,才能帮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历史,才可能走向高效课堂的彼岸。
  • 【发布时间】2018/12/3 10:05:06
  • 【点击频次】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