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语文课

 

【作者】 朱朝方

【机构】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对坪镇中心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以参与式教学为主
  对学生的求知、困惑,教师不应该直接给予具体知识和现成答案,而应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接受能力,以互动式问答来启发、诱导学生知其不知、知其所知。纵使学生偏离正确的知识,老师可以以旁敲侧击的方式将其导入正轨,鼓励学生一步一步地思考,主动发现自己的错误,同时也发现问题的正确结论并获取新知识。如此循环后,学生不仅在互动教学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教师所传播的知识和思想,不断充实了自己的知识,而且也由于掌握了解决问题的逻辑进程,增强了认知的迁移能力,能够在学习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极大地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而教师的教学也能因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这一课时,教学开始前,为了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每一位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活动,同时享受参与课堂集体活动的快乐。我用“智力游戏”贯穿整个教学活动。游戏规则:把全班同学分成两个大组,对老师和同学所提的问采取抢答,谁回答正确就给该大组加一分。一篇课文讲完后哪个大组累计获胜我就给他们颁发奖品。快乐氛围营造好了,开始揭示课题。通过预习,请同学在文中帮我找到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同学踊跃举手找到“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就这句话开始提问:“本篇课文中詹天佑的爱国表现现在什么地方?他的杰出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同学们针对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一会儿工夫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回答——詹天佑的杰出表现在修筑京张铁路时针对“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他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针对“八达岭”的长,他采用竖井开凿法;针对“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他设计了“人”字形线路。学生的回答很全面、很透彻,此时我只是用心去倾听他们的发言,做他们思维的引路人。在回答詹天佑的爱国表现在什么地方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本篇课文直接讲詹天佑的爱国句子很少,而讲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要挟和描写环境恶劣的句子较多,我有点不明白?”趁着学生思维受阻的时候,我及时设计一个问题加以引导启发,“作者写这些内容的意图到底是什么?”同学们又激烈地讨论起来。过一会儿,有个同学举手说:“作者采用了衬托手法,是为了更加突出詹天佑的爱国。”教室里顿时响起热列的掌声。从学生的掌声里我体会到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给他们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何等重要。
  二、以传统教学为辅
  教师对课文适时适度地点拨完全是教师职责内的教学行为。教师的使命就在于对学生自主学习基础上有步骤地精心“导学”,
  适时地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例如,我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钱学森》这篇课文时,我按参与式教法组织教学,课文讲到尾声时,我问同学们:“学了《钱学森》这篇课文,还有弄不明白的问题吗?给你们一分钟的提问时间。”有几个同学立即举手说:“老师,钱学森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就想回国,为什么到1955年9月17日才踏上归国的航程?课文里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周恩来总理是怎样关怀的?”就学生所提的问题,我备课时答案早就成竹在胸了。但我还是反问道:“在坐的同学有谁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呢?”同学们想了片刻后直摇头“不知道”。韩愈曾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质疑解惑本来就是教师的职责之一,在学生遇到困惑时教,在学生遇到困惑时导,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针对上面两个问题我就顺理成章地给他们讲述:当时美国政府是怎样阻拦钱学森回国的,周总理在日内瓦会谈上所起到的作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相信他们记牢了。那么,什么时候采用讲授法最为恰当呢?在学生学习遇到困惑时,在课堂教学启而不发时,在学生理解出现错误时,在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表面化时,在学生对问题了解不全面时。采用讲授法最为妥当。
  三、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贯穿始终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控制力,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教学活动纳入预定的轨道和环节,维系正常的教学秩序对学生实施教育,完成计划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能力。例如,我在教学小学六年级上册朱熹写的《观书有感》这首古诗时,我板书课题后,让学生自主学习,我看看板书的课题,又看看语文课本,满脸疑惑的说:“诗的题目是《观书有感》,可是诗中连个‘书’字都没有,写的全是池塘和池塘中的水,我看诗题不如改成《观塘有感》,你们同意吗?”同学们仔细读完古诗后,感到很吃惊。他们通过片刻思考,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古诗中没有提到书,可是诗人是在池塘边读书,我估计当时诗人在读书,有一个地方想不明白,看到池塘里的景色恍然大悟,就写下了《观书有感》这首诗”。看同学们对这问题的答案已有一丝的线索,我趁势接着发问:“诗人看到了什么景色?恍然大悟,悟到了什么?”此时,安静的教室立即变得沸腾起来,他们思考着、讨论着、不大一会儿答案就被他们揭晓。试想,假设这堂课我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活动都依照学生所提议的进行。那么,对这首古诗的理解,重点就不能突出,难点就不能突破?这首古诗的教育宗旨就不能达到。因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一点也不能忽视。
  • 【发布时间】2018/12/4 11:44:58
  • 【点击频次】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