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简述小学童话文本的优质教学思路和方法

 

【作者】 杨晓慧

【机构】 新疆石河子第三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现代教学重视对学生进行能力和情操的培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把童话文本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来是有其现实意义“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写合适于儿童欣赏的故事。”可见童话是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深受孩子喜爱的文学样式。运用好小学童话文本教学能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探讨适合小学童话文本的优质教学课是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开拓创新。
  【关键词】 童话文本;表演童话;阅读感受 

  依据小学生心理特点喜欢幻想,因此童话是能帮助小学生展开想像,为儿童插上想象的翅膀。在整个小学阶段,童话文本的优质教学是尤为重要的。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心理特点运用好童话这种形式,概括出童话文本的优质教学策略如下:
  一、大胆创新,激发想象
  如何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文本,大胆创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收获丰富的知识,这是想象的知识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局限于书本知识,应从不同角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这样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激发。比如在讲《世界多美呀》时,可以给学生展示世界上美丽的自然风光,讲讲砍伐森林等破坏自然的现象。发散学生的思维,不仅使学生拓宽了知识面,加强了学生对世界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同时为破坏自然的行为感到可耻。其次,应创设鼓励想象的氛围,这是想象的情感基础。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愉悦的氛围,有时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鼓励的微笑,都可以让学生发挥无穷的想象。
  二、教学方式丰富多彩
  童话文本对学生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教师在童话教学时,要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1.复述童话
  没有记忆和想象就谈不上思维和发明创造。因此,记忆和想象的发展与培养是我们开发大脑潜能的第一目标。记忆力对儿童掌握知识至关重要,复述童话故事是培养学生记忆力的重要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复述的时候可采用多种形式,如详细复述、简单复述、创造性复述。无论什么样的复述,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锻炼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体会文章的语言情感色彩和艺术形象,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童话文本的理解程度。
  2.表演童话
  为了更有效地发挥教学的作用,可以将儿童语文能力的训练置于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去。表演就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宽松的心理氛围,化抽象为形象,突出重点。教师在进行童话教学时首先要注意,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体会人物情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表演才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方式。其次,教师应满足学生适当的个性化表演,把学生对于故事的体会表演出来,而不是生搬硬套的把表演作为一种形式。最后,还可以让学生互相点评,相互指导,及时反馈,多加鼓励,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更能深入地体会童话文本的内涵。
  3.续写童话
  孩子对于美好的童话,永远都是意犹未尽的。教师在教学结束的时候,要适当创设情境,让学生不自觉的联想童话的后续情景,为文本作个“续编”。比如《丑小鸭》文末,可以让学生想象丑小鸭变成天鹅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想象的能力续编故事,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提高,对文本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4.开展个性化的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采用个性化朗读能激发学生对童话故事的深刻感受和理解。
  (1)分角色朗读
  通过不同的角色去体会文章中不同形象的特点,能够加强与文本的理解和沟通,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文中去,领略其中的含义。像《狼和小羊》中,狼和小羊的言语都很有特色,因此在教学时我采用了分角色朗读的方式。通过师生朗读、男女生朗读、小组朗读等方式,使学生体验了不同形象的特征。
  (2)有感情有表情的朗读
  学生在朗读时可以加上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充分流露自己内心的真实情感,根据情节需要有感情的朗读,通过朗读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消化、吸收、运用与迁移。如《小露珠》中有这样一句话——她笑盈盈地说:“我明天还会来的”。学生在朗读时教师可以指导他们通过面部表情的运用,略带些笑容,读出小露珠当时的心情。
  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童话素养
  教师要教好小学童话,自身的童话素养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现。 
  1.童真的语言
  在小学阶段,学生是天真爱幻想的,教师必须认识到孩子的这个特点,不能像教中学生那样去对待小学生,那么学生学习的兴趣就会荡然无存。尤其在教童话文本的时候,教师就更应该用童真的语言与之交流、沟通。同时可以配上一些表情和肢体语言,学生随着教师富有童真的言语充分地发挥想象,让学生融入到故事情境中,走进童话的海洋。
  2.自身形象的打造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必须做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要求教师首先博学多才,为学生树立一个榜样。其次,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质,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再次,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仅要仪表大方,讲究卫生,还要严于律己,为人师表最后,教师应树立一定的威信。没有威信的教师只能跟学生成为益友,而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就必须树立威信。总之,教师注意自身形象的打造,才能使童话教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3.教学工具的恰当使用
  有研究表明,视觉神经对大脑的控制比听觉神经大25倍。因此,教师在童话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运用教学工具。通过试听设备,不仅可以节省时间,点明主题,还能吸引注意力,加深记忆印象。教师可以在白板上写字或画“图”“表”增加效果。也可以用投影仪、PPT、录像、海报等方式强调教学重点。但要注意的是应适时、适当、适度地使用教具,以学生理解为主,以教具为辅,以免学生分心。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者,教师的童话素养对于小学生的童话教学尤为重要。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通过自身的魅力不断地吸引学生。
  总之,童话是对小学生真善美永恒的追求。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都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教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在小学童话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各种有利条件,本着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宗旨,寻找到小学童话教学的最佳切入点。让童话教学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快乐的成长。
  • 【发布时间】2019/3/11 11:04:55
  • 【点击频次】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