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沟通——让数学教学更精彩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教学过程中师生和谐沟通是知识有效传播的重要途径,新课标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沟通在和谐的社会更显其关键性。本文主要探讨与“问题生”的沟通,以作业为纽带拉近师生距离,课堂上双边配合等问题,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加精彩。
【关键词】 师生;沟通;尊重;和谐;作业;评价;教学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去接纳老师。我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着对面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信任你——”。对面山谷的回音也会是“我尊重你,我信任你——”。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因此,现阶段的教学,想要学生喜欢你的数学课,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尊重你、走近你,要在学生心目中展示你的人格魅力。如果学生讨厌你,他一定会讨厌你上的课程,甚至不想看到你,从而放弃学业,因为讨厌教师而讨厌学校,因为讨厌教师而讨厌人生。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让我们的数学教更精彩。
一、真诚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生与优等生,问题生和优等生相比,身上会存在许多缺点,致使很多教师偏爱优等生,厌恶问题生。其实问题生也有自尊,心里特别渴望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比优等生更加迫切需要老师的关怀与呵护。
记得我刚接手小丰同学时,早有耳闻说他是个集抽烟、打架、逃学、扰乱纪律等恶习于一身的问题学生。全班同学避之不及,谈“丰”色变,对他一直小心翼翼,心怀戒备,处处提防,保持距离。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曾经几次亲自去到家庭家访,争取家庭共同教育,可我去了几次都没遇到家长,也没见到小丰他本人,去了第五次,见到他爷爷,爷爷已经很老了,看样子根本无法管教孩子。经了解,小丰父母迫于生计,常年外出打工,对孩子期望也高,但就是由于常年不在孩子身边,无法管教,出于对孩子的负罪感,总是试图用金钱满足,小丰则在家与爷爷同吃住,但据爷爷反映小丰很少按时回家,在外面用完钱后就回家问,反正人家父母寄有回来。我感叹:又一孤独无助、迷失方向的留守儿童。我立马向小丰爷爷要了他父母电话号码,并告诉丰爷爷不能老用金钱满足孩子,回到学校,我马上拨通小丰父母的电话,向他们汇报了小丰的情况,我建议他们不能用钱填补爱的空缺,他们确实很关心孩子的成长,最后说了一句:老师,你说怎样就怎样吧,我们小丰的教育全靠你了。争取家长支持后,我心怀真诚,主动去接近小丰,与他融洽相处,以心交心,用真情打开孩子的心扉,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经常在班上表扬激励他,还让他担任班上的体育委员,让他尽显其才,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体味成功的喜悦,做他的贴心朋友,帮助他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他开始接纳我、亲近我、喜欢我,从而把藏在心底的秘密告诉我。这样,我再适时地指出他的缺点,并表达出自己对他的期望,引导他积极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对于他的点滴进步,我都放大了再放大,及时给予表扬与激励。通过一学期的对症下药教育,小丰基本上改正了以前的恶习,回到了我们班集体的中间,开始喜欢学习,特别是我上的数学课,他学会了认真倾听,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注意力终于从以前的恶习转到了学习上,在期末检测中,他的成绩还达到优秀。我终于松了口气。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著名教育家卡连柯也建议我们:“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不管“问题学生”身上有多少问题,只要他是我的学生,我就要用爱去教育、用情去雕琢他们,让他们同样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二、通过对数学作业的评价,拉近师生关系
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用“√”或“×”来评价每道题的答案,最后以百分制或等级制对作业做总体评价,我认为这种单一的作业评价往往会对部分学生造成伤害,评价枯燥无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而且学生只看分数,懒于反思,没有达到评价的目的。新课程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我觉得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可以将有效性的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利用评语来弥补传统批改方式的不同,还可以通过评语加强师生间的和谐沟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精彩。
我的做法是每次批改作业时,不仅对作业给已对错批判和作业等级,还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每次作业的具体情况,在学生作业后面写下一句或几句评语,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评语不仅具有针对性,还饱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我给学生的评语,一般分为几类:第一类是鼓励性评语。如对作业书写整洁、认真、正确的优秀学生,我经常这样评价他们:“看你的作业就像欣赏书画作品,舒服极了。” ;“你对作业的认真态度真让老师佩服” ;“批改你的作业,老师觉得是一种享受。” ;“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好学生而感到骄傲。” 等等。对班上的后进生和进步较快的同学,我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除了在做课堂作业时口头表扬他们,还在作业本上写给他们鼓励性的评语,如:“你进步好快噢,加油﹗” ;“这段时间你的进步让老师特惊喜,努力吧,小男子汉!” ;“孩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完成作业,老师相信你最棒。”第二类是期待性的评语。例如对比较内向、缺乏自信的同学,我常这样评价他们:“你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把字写好来你就是最棒的。”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会成为很优秀的学生。” ;“你那么聪明,老师相信你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第三类是互动性的评语。发现学生出错了,我常在更正过或要更正的地方写上这样的话:“仔细看看,你一定会发现错在哪?” ;“开动你的小脑筋,你肯定能想出正确答案。” ;“如果还不行,请教下同学。”第四类是师生信息交流性的评语。例如:“你有什么想法,写在作业后面,好吗?” ;“你喜欢数学课吗?” ;“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等等。
改变传统作业中“勾叉加分数”的批改方法,采用“批改+评语+鼓励”的方法,教师的评语像一条涓涓溪流,带着老师的希望,带着老师的鼓励,带着老师的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理想……我认为,新型的作业评改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亲近感,从而喜欢写数学作业,喜欢数学老师,喜欢上数学课,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精彩。
当然,师生和谐沟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感情丰富,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能自己唱独角戏。对待学生的发言要多一点微笑,眼神多一点信任,口中多几句激励的话语。对于课堂上违纪的学生,应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讲究教育的艺术。让学生的学习有趣而愉快,让学生的学习有助而自主,让学生的学习有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这样,老师与学生才能相互信任,相互喜欢,师生的关系才能和谐融恰。教育教学的效果才会更好。
和谐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教学过程。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 师生;沟通;尊重;和谐;作业;评价;教学
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教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去接纳老师。我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一样,你对着对面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信任你——”。对面山谷的回音也会是“我尊重你,我信任你——”。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要有主动学习的愿望,强调学生要喜欢学习,有兴趣学习,做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因此,现阶段的教学,想要学生喜欢你的数学课,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你、尊重你、走近你,要在学生心目中展示你的人格魅力。如果学生讨厌你,他一定会讨厌你上的课程,甚至不想看到你,从而放弃学业,因为讨厌教师而讨厌学校,因为讨厌教师而讨厌人生。作为数学教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与学生进行沟通,让我们的数学教更精彩。
一、真诚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
在教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生与优等生,问题生和优等生相比,身上会存在许多缺点,致使很多教师偏爱优等生,厌恶问题生。其实问题生也有自尊,心里特别渴望阳光的照耀,雨露的滋润,比优等生更加迫切需要老师的关怀与呵护。
记得我刚接手小丰同学时,早有耳闻说他是个集抽烟、打架、逃学、扰乱纪律等恶习于一身的问题学生。全班同学避之不及,谈“丰”色变,对他一直小心翼翼,心怀戒备,处处提防,保持距离。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曾经几次亲自去到家庭家访,争取家庭共同教育,可我去了几次都没遇到家长,也没见到小丰他本人,去了第五次,见到他爷爷,爷爷已经很老了,看样子根本无法管教孩子。经了解,小丰父母迫于生计,常年外出打工,对孩子期望也高,但就是由于常年不在孩子身边,无法管教,出于对孩子的负罪感,总是试图用金钱满足,小丰则在家与爷爷同吃住,但据爷爷反映小丰很少按时回家,在外面用完钱后就回家问,反正人家父母寄有回来。我感叹:又一孤独无助、迷失方向的留守儿童。我立马向小丰爷爷要了他父母电话号码,并告诉丰爷爷不能老用金钱满足孩子,回到学校,我马上拨通小丰父母的电话,向他们汇报了小丰的情况,我建议他们不能用钱填补爱的空缺,他们确实很关心孩子的成长,最后说了一句:老师,你说怎样就怎样吧,我们小丰的教育全靠你了。争取家长支持后,我心怀真诚,主动去接近小丰,与他融洽相处,以心交心,用真情打开孩子的心扉,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捕捉他身上的闪光点,经常在班上表扬激励他,还让他担任班上的体育委员,让他尽显其才,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张扬自己的个性,体味成功的喜悦,做他的贴心朋友,帮助他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他开始接纳我、亲近我、喜欢我,从而把藏在心底的秘密告诉我。这样,我再适时地指出他的缺点,并表达出自己对他的期望,引导他积极改正缺点,不断完善自己。对于他的点滴进步,我都放大了再放大,及时给予表扬与激励。通过一学期的对症下药教育,小丰基本上改正了以前的恶习,回到了我们班集体的中间,开始喜欢学习,特别是我上的数学课,他学会了认真倾听,学会了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注意力终于从以前的恶习转到了学习上,在期末检测中,他的成绩还达到优秀。我终于松了口气。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著名教育家卡连柯也建议我们:“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觉得,不管“问题学生”身上有多少问题,只要他是我的学生,我就要用爱去教育、用情去雕琢他们,让他们同样书写自己精彩的人生。
二、通过对数学作业的评价,拉近师生关系
数学作业是教学的一面镜子,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是发展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我们对数学作业的批改,习惯用“√”或“×”来评价每道题的答案,最后以百分制或等级制对作业做总体评价,我认为这种单一的作业评价往往会对部分学生造成伤害,评价枯燥无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而且学生只看分数,懒于反思,没有达到评价的目的。新课程倡导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我觉得数学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可以将有效性的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利用评语来弥补传统批改方式的不同,还可以通过评语加强师生间的和谐沟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精彩。
我的做法是每次批改作业时,不仅对作业给已对错批判和作业等级,还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每次作业的具体情况,在学生作业后面写下一句或几句评语,用感情色彩鲜明的语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评语不仅具有针对性,还饱含着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实感。我给学生的评语,一般分为几类:第一类是鼓励性评语。如对作业书写整洁、认真、正确的优秀学生,我经常这样评价他们:“看你的作业就像欣赏书画作品,舒服极了。” ;“你对作业的认真态度真让老师佩服” ;“批改你的作业,老师觉得是一种享受。” ;“老师为有你这样的好学生而感到骄傲。” 等等。对班上的后进生和进步较快的同学,我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除了在做课堂作业时口头表扬他们,还在作业本上写给他们鼓励性的评语,如:“你进步好快噢,加油﹗” ;“这段时间你的进步让老师特惊喜,努力吧,小男子汉!” ;“孩子,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完成作业,老师相信你最棒。”第二类是期待性的评语。例如对比较内向、缺乏自信的同学,我常这样评价他们:“你是个勤奋好学的孩子,把字写好来你就是最棒的。” ;“你是个聪明的孩子,老师相信通过你的努力,一定会成为很优秀的学生。” ;“你那么聪明,老师相信你一定不会让老师失望。”第三类是互动性的评语。发现学生出错了,我常在更正过或要更正的地方写上这样的话:“仔细看看,你一定会发现错在哪?” ;“开动你的小脑筋,你肯定能想出正确答案。” ;“如果还不行,请教下同学。”第四类是师生信息交流性的评语。例如:“你有什么想法,写在作业后面,好吗?” ;“你喜欢数学课吗?” ;“能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吗?”等等。
改变传统作业中“勾叉加分数”的批改方法,采用“批改+评语+鼓励”的方法,教师的评语像一条涓涓溪流,带着老师的希望,带着老师的鼓励,带着老师的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找到自信,找到理想……我认为,新型的作业评改方式可以使学生对作业产生亲近感,从而喜欢写数学作业,喜欢数学老师,喜欢上数学课,达到提高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让我们的数学教学更精彩。
当然,师生和谐沟通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在课堂上,教师要精神饱满,感情丰富,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不能自己唱独角戏。对待学生的发言要多一点微笑,眼神多一点信任,口中多几句激励的话语。对于课堂上违纪的学生,应多一些幽默风趣,少一些说教,讲究教育的艺术。让学生的学习有趣而愉快,让学生的学习有助而自主,让学生的学习有成功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这样,老师与学生才能相互信任,相互喜欢,师生的关系才能和谐融恰。教育教学的效果才会更好。
和谐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策略体系,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因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教学过程。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 【发布时间】2019/4/8 11:28:11
- 【点击频次】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