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学困生”的指导策略

 

【作者】 洪晓强

【机构】 江西省玉山县第一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一、物理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修养,增加亲和力
  从育人方面来看,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向学生展现自己高尚优雅的风度和修养,对学生施以正面影响。我们常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言传不如身教”。央视播出的一则公益广告表明:小男孩看到忙碌了一天的妈妈还给姥姥打洗脚水,自己也摇摇晃晃地给妈妈打来洗脚水。许多问题不用说教。老师在学生面前灰尘满面,抠鼻孔,掏耳朵,搔头皮,随意乱扔垃圾等,都会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教师如果“不拘小节”,不能成为学生的行为楷模,那么,他的形象就难以在同学心目中立起来,学生带着诸多的心里困惑,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则不易养成。当学生对某个老师产生厌恶情绪时,自然对该老师讲授的课不感兴趣,这就会导致教育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在注重言传身教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心理状态的细节。由于物理是一门十分抽象的学科,起初学生学习必然会产生许多困惑,这就要求老师能因势利导,善于把握时机进行最佳教育。
  二、改变教师教学方法单调,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1、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物理教学就是要多练,在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总结上也很容易看到把精讲多练作为一个法宝,甚至认为多练是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唯一途径。有的学生要用近二个小时才能完成作业,在题海中挣扎,疲于应付作业,根本没有时间进行自我消化,解题规律没有掌握,硬着头皮接受,心理压力过大,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只好抄袭,时间一长,造成学习的困难。教师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设计难度过高,“学困生”为了完成,抄袭成了家常便饭,教师又难以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效率,从而导致恶性循环,致使“学困生”增加。
  2、在课堂教学中要提倡教学方法灵活多变、因材施教,作业的布置也不能千篇一律,对“学困生”要有所照顾。作业布置要有梯度,每次作业都适当安排基础题、扩展题、思维训练题等,“学困生”起初可选基础题做,慢慢地视做基础题的情况而适当提高要求。进而引导鼓励他们向扩展题、思维题“跳一跳”,让学生在“跳一跳”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
  三、重视物理模型的运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消除学生思维障碍
  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对实际问题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能够对自己从生活中形成的朴素物理概念分析区别,抛弃错误概念,形成科学概念。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在“洛仑兹力”教学中,对于洛仑兹力公式的推导,其中I=nqv是难点。但在建立导线中电流流动的微观图象的物理模型后,问题便简洁多了。再如我在讲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提出了人船模型和子弹打木块模型,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先对知识有个宏观的了解,这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该部分知识的信心。
  四、实施激励性评价是实现转化工作的催化剂
  在教育评价中运用激励性评价,以学生的学习起点为依据,以发现学生的优点为出发点,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以改善学生不良的自我概念,重新建立学生的自信为目的的学生评价机制,对于高中物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注意多运用激励和表扬的评价方式,引导物理学困生正确认识自我,发现自己的长处,改变在长期挫折中形成的不良心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使学生在正确、全面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自己。同时,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因此要反对评价的标准化,提倡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五、让物理教学从课堂走向生活
  由于平时在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大多都是模型与生活实际相差比较远,学生学了之后,不能马上见到效果,会产生一种想法,现在学的若考不上大学,到了社会上均是无用的理论。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了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象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应用。有了这种想法,学困生就会破罐子破摔。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去实践。比如:讲了变压器理论,就带学生去就近的变电站参观、讲了超声波知识,就联系就近的医院去参观与超声波相关的诊疗设备。讲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的运动就让学生以电视机为器材,亲自用示波器做实验,等等。让学生感觉物理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学不好物理,就可能不能好好的体会生活。这样学困生对物理的学习就从原来的被动变为主动。
  尽管转化物理学困生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只要我们物理老师尽心尽责,从情感上必须一个一个地主动和他们交知心朋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真诚相待,不歧视,不训斥,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从而激励物理学困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物理学困生勇于拼搏的精神。矫正物理学困生的厌学心理,唤醒他们学好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填平心理上的鸿沟,得到心理平衡,建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实行必要的优惠措施,使物理学困生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采取统一授课、分组练习、分别辅导的方法。对物理学困生实行“五多一优先”:多鼓励、多提问、多扳书、多检查、多辅导,优先批改作业。课堂练习、布置作业和考试命题时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帮助他们消化书本知识,帮助解答疑难,指导解题方法,及时补齐知识上的缺陷。在他们熟练地掌握大纲规定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提高。抓住物理学困生的闪光点,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条件和机会,保证他们与优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平等地位,采用各种形式或途径,进行表扬鼓励,实行激励评价,激起他们的成功欲望,使他们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逐步提高,这样在中学阶段减少物理学困生已不是梦想。
  • 【发布时间】2019/4/8 11:32:56
  • 【点击频次】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