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谈谈小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小学生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作文教学中,为让学生乐于作文,提高写作能力。作为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的写作兴趣,以课文为体,指导学生观察,做到听说读写相结合,重视讲评,学生的互批互改,并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给予成功的体验。
【关键词】 激发兴趣;激发想象;读写结合;体验成功
在小学阶段一提到作文,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点“谈文色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辛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四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重要地位,现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问题,本人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写作兴趣的激发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真实、自然、愉快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在乐中学写,愉快作文。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题目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2.引领学生走进生活
学生的写作应走进自己的生活,表现自己的生活体验,展示真实的自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主观感受、独特体验。”可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让学生写作走进自己的生活,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产生了写作的动机,有了写作的东西,才能写出自己的作品,展现真实的自我。以往作文教学,学生的写作都是为了作文而作文,远离了生活,所以学生作文很难找到活泼、天真,聪慧、可爱的个性。只有让学生写作走进自己的生活,才能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笔端流出自己喜、怒、哀、乐的泪水,这样的作品,才能是感人的作品,有魅力的作文。为了真正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语文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去热爱生活,用心去感悟、思考生活。这样学生的笔下才会有灵性、有活力的作文,文中才有真实的自我。
3.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优秀作品或是读读从课外书上看到的好文章,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学生会在课外时间积极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在班级中多开展作文竞赛,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提高习作质量。
二、指导学生观察,自由拟题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在教学时,要学生观察生活,如何观察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如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英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1)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2)学生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你喜爱的一种植物,观察后写下来。又如教学生《你喜欢什么动物》一文时,利用插图和范文,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狗的外形、神态……观察与说是分不开的,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求他们思考:小动物们的外形、动作、神态等等,然后要他们将观察和思考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完成口头作文后,要求学生自由拟题,写一件类似于小狗,也可以写猫,写小鸡,写小鸭,写小牛。因为通过前面的观察,思考以及口头表达,在自由拟题这个环节上,学生基本能做到胸有成竹。自由拟题是学生喜欢的习作方式,不受题目的限制,具有想像空间。当然,指导观察是自由拟题的前提,小学生用他们的双眼去观察缤纷的外部世界,用他们的童心去感知真实的生活尤为重要。
三、读写结合,练说练写
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学的基础,听、说、读、写协调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下转第99页)(上接第100页)提高,这也是做教学的基本途径。
1.学习课文构段结构,让学生“有样”可循
为了培养学生在作文时能言之有序,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构式结构,掌握组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有承接式,有因果式,还有总分总式,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学习描写方法,训练“言之有物”
阅读教材文质美,情文并茂,里面有很多方法值得学习模仿。如《珍珠鸟》,全篇文章按照从外形、动作等方面,十分逼真地描绘出人与鸟的和谐相处的场面。让人想象到珍珠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学习这课时,我把注意力放在学习鸟的外形和动作描写,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写作技巧,指导模仿写一种动物。
3.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积累”
(1)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读分析,可以给学生课外阅读示范,指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
(2)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是积累,要求学生阅读时把优美的词句或精彩片断分门别类摘抄在读书笔记中,日积月累,丰富词汇。二是仿写。每读过一本课外书后,让学生练笔,如写心得体会,或模仿文章的精美语段进行仿写等。
4.紧扣生活,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特别是在农村,缺少课外读物,见闻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农村优势,挖掘作文源泉。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看,所见、所做、所感。如田园四季景色、庄稼、农活和花草树木……,关键要善于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5.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
作文所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是真情实感。对此,我在指导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第一: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第二: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第三:创设自由表达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
五、重视作文讲评、批改、修改,并给予成功体验
首先作文的教学是在不断地讲评,批改、修改等一系列过程中完成的。
1.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写作能力。
2.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发现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
3.呵护学生作文中的童真。在作文讲评修改中,我们应去维护和发挥孩子在作文中的无邪童真,不能扼杀孩子的童真。
综上所述,我深深认识到:不管以前的应试教育,还是现推行的素质教育,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以“练”为主,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言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编委会编;
[2]《小学语文教学论》江平、朱松生;
[3]《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
[4]《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个问题》林润生。
【关键词】 激发兴趣;激发想象;读写结合;体验成功
在小学阶段一提到作文,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有点“谈文色变”。教师教得辛苦,学生也学得辛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并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四此可见,写作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重要地位,现就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问题,本人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写作兴趣的激发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自觉性积极性的核心因素。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便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勤奋的探索,执着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动笔,乐于表达”。仔细研读《语文课程标准》,我认为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真实、自然、愉快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在乐中学写,愉快作文。
1.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
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紧紧围绕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或事、景或物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想说的意思表达出来。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题目为《××,我想对你说》。又如根据学生最喜欢做游戏的特点。我们可以精心设计游戏内容,游戏前,告诉学生要留意游戏的过程,注意同学的言行和表情。游戏后组织学生说过程,讨论从游戏中懂得的道理。学生玩得兴高采烈,自然会说得兴致勃勃,写起来就不难了,而且有兴趣了。
2.引领学生走进生活
学生的写作应走进自己的生活,表现自己的生活体验,展示真实的自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提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对生活的主观感受、独特体验。”可见加强写作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是新课标下作文教学的新理念。让学生写作走进自己的生活,只有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产生了写作的动机,有了写作的东西,才能写出自己的作品,展现真实的自我。以往作文教学,学生的写作都是为了作文而作文,远离了生活,所以学生作文很难找到活泼、天真,聪慧、可爱的个性。只有让学生写作走进自己的生活,才能有事可叙、有情可抒,笔端流出自己喜、怒、哀、乐的泪水,这样的作品,才能是感人的作品,有魅力的作文。为了真正调动学生的写作欲望,语文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去热爱生活,用心去感悟、思考生活。这样学生的笔下才会有灵性、有活力的作文,文中才有真实的自我。
3.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
小学生好奇心强,爱表现,形式多样的习作活动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到讲台宣读自己优秀作品或是读读从课外书上看到的好文章,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为了表现自己,学生会在课外时间积极地寻找或写出自己满意的习作。又如,在班级中多开展作文竞赛,竞赛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手段,开展竞赛活动给他们更多的参与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调节以往习作所形成的氛围,激发学生“我要写”的兴趣。还可以大面积提高习作质量。
二、指导学生观察,自由拟题
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在教学时,要学生观察生活,如何观察生活?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如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英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1)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2)学生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观察你喜爱的一种植物,观察后写下来。又如教学生《你喜欢什么动物》一文时,利用插图和范文,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狗的外形、神态……观察与说是分不开的,在指导学生观察时要求他们思考:小动物们的外形、动作、神态等等,然后要他们将观察和思考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完成口头作文后,要求学生自由拟题,写一件类似于小狗,也可以写猫,写小鸡,写小鸭,写小牛。因为通过前面的观察,思考以及口头表达,在自由拟题这个环节上,学生基本能做到胸有成竹。自由拟题是学生喜欢的习作方式,不受题目的限制,具有想像空间。当然,指导观察是自由拟题的前提,小学生用他们的双眼去观察缤纷的外部世界,用他们的童心去感知真实的生活尤为重要。
三、读写结合,练说练写
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学的基础,听、说、读、写协调发展。《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作文教学时,要指导学生灵活运用阅读中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利于学生从读学写,促进写作能力的(下转第99页)(上接第100页)提高,这也是做教学的基本途径。
1.学习课文构段结构,让学生“有样”可循
为了培养学生在作文时能言之有序,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构式结构,掌握组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有承接式,有因果式,还有总分总式,在教学中持之以恒地把写作指导渗透到阅读教学中,通过长期的潜移默化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2.学习描写方法,训练“言之有物”
阅读教材文质美,情文并茂,里面有很多方法值得学习模仿。如《珍珠鸟》,全篇文章按照从外形、动作等方面,十分逼真地描绘出人与鸟的和谐相处的场面。让人想象到珍珠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学习这课时,我把注意力放在学习鸟的外形和动作描写,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写作技巧,指导模仿写一种动物。
3.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积累”
(1)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讲读分析,可以给学生课外阅读示范,指导学生学习并运用,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
(2)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是积累,要求学生阅读时把优美的词句或精彩片断分门别类摘抄在读书笔记中,日积月累,丰富词汇。二是仿写。每读过一本课外书后,让学生练笔,如写心得体会,或模仿文章的精美语段进行仿写等。
4.紧扣生活,练说练写丰富多彩的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我们身边每天都会发生很多事,对此我们要善于做生活笔记。特别是在农村,缺少课外读物,见闻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农村优势,挖掘作文源泉。在训练时,要积极引导学生捕捉所看,所见、所做、所感。如田园四季景色、庄稼、农活和花草树木……,关键要善于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5.练说真话,练写真情实感
作文所说的就是真人真事,写的是真情实感。对此,我在指导习作时,注意培养学生在练中养成说真话,写真事的习惯。第一:对于写“真”的作文,给予高分鼓励,肯定表扬。第二: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题材,在生活,在回忆中找真。第三:创设自由表达空间,让学生在交流中细细品味,体验真情实感。
五、重视作文讲评、批改、修改,并给予成功体验
首先作文的教学是在不断地讲评,批改、修改等一系列过程中完成的。
1.讲评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抓好讲评这一环节,努力提高讲评的质量,从而促进写作能力。
2.引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发现缺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修改能力和写作能力。
3.呵护学生作文中的童真。在作文讲评修改中,我们应去维护和发挥孩子在作文中的无邪童真,不能扼杀孩子的童真。
综上所述,我深深认识到:不管以前的应试教育,还是现推行的素质教育,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以“练”为主,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整个语文教学中,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语言教学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编委会编;
[2]《小学语文教学论》江平、朱松生;
[3]《小学语文教学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室编著;
[4]《作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五个问题》林润生。
- 【发布时间】2019/4/8 11:40:05
- 【点击频次】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