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探讨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面临全面的革新,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相关历史知识的同时,注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以此提升学生学习质量,进一步促进学生历史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需要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提高重视度,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基础,结合科学合理的措施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基于此,本文针对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
【关键词】 历史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作为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对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加深所学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当前学生学习现状为基础,结合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提升学生自身阅读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引导学生带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之中,进而为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以下几点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指导学生质疑阅读
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盲目的崇信教材内容无法起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学生自身阅读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指导学生阅读与质疑的有机结合,以此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避免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蜻蜓点水、不知所云”的现象。与此同时,阅读与质疑的有机结合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历史知识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此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进行《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知识点教学时,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内容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相关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质疑:“在西汉年代,为什会要和匈奴实施‘和亲政策’?”、“这种‘和亲政策’与汉元帝时代的‘昭君出塞’之间是一种性质吗?如若不是,那么区别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等到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至此,等到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质疑,以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加深对所内容的感悟和理解,进而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指导学生动笔阅读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相关知识内容阅读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做笔记、写批注,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的眼到手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此在提升学生阅读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学生在“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段文字旁进行批注“是改进而不是发明”等,通过这种动笔阅读的不断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强化自身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动笔习惯,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维空间拓展,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摒除多余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明确知识内容的重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美国的诞生》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内容文字的下方书写“开始”、“胜利”、“建军”、“独立”、“转折”等词语批注,因此让学生深入到知识内容的理解之中,强化学生的记忆。此外,通过动笔阅读的开展,可以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和概括能力的提升,进而发展学生历史综合素质。因此,加深需要重视对动笔阅读的开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指导学生对比阅读
当前,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中相关人物和事件,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教材中的人物、背景和事件。因此,在实际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教师通过对比阅读的开展来加深学生的感悟和记忆,并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时归纳和识别相关事物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区分出初中历史教材中相似的知识概念,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大一统的汉朝》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明确“文景之治”的主要方式,然后引导学生对比秦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和汉文帝修建露台和陵墓的做法,以此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对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高重视度,结合科学合理的促使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其盛.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6(32):122-122.
[2]陈庚.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基础教育论坛, 2016(25):48-49.
[3]蒋惠娟. 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 成才之路, 2016(21):43-43.
【关键词】 历史教学;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作为学生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对提升学生学习质量与效率,加深所学知识的感悟和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以当前学生学习现状为基础,结合科学合理的措施不断提升学生自身阅读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激发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引导学生带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主动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之中,进而为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以下几点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以供参考:
一、指导学生质疑阅读
在当前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盲目的崇信教材内容无法起到应有的学习效果,学生自身阅读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指导学生阅读与质疑的有机结合,以此帮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阅读,避免学生在历史知识学习过程中出现“蜻蜓点水、不知所云”的现象。与此同时,阅读与质疑的有机结合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需要在学生阅读历史知识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以此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进行《匈奴的兴起与汉朝的和战》知识点教学时,学生在进行相关知识内容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置相关问题,以此引导学生质疑:“在西汉年代,为什会要和匈奴实施‘和亲政策’?”、“这种‘和亲政策’与汉元帝时代的‘昭君出塞’之间是一种性质吗?如若不是,那么区别在哪里?”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思考和探究,等到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至此,等到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基础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质疑,以此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内容的学习之中,加深对所内容的感悟和理解,进而在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二、指导学生动笔阅读
常言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在相关知识内容阅读过程中,通过有效的做笔记、写批注,可以实现学生学习的眼到手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此在提升学生阅读效果的同时,提升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并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比如学生在“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这段文字旁进行批注“是改进而不是发明”等,通过这种动笔阅读的不断训练,不仅可以让学生强化自身的阅读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动笔习惯,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思维空间拓展,强化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有效摒除多余的知识内容,帮助学生明确知识内容的重点,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美国的诞生》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知识内容文字的下方书写“开始”、“胜利”、“建军”、“独立”、“转折”等词语批注,因此让学生深入到知识内容的理解之中,强化学生的记忆。此外,通过动笔阅读的开展,可以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分析、总结、归纳和概括能力的提升,进而发展学生历史综合素质。因此,加深需要重视对动笔阅读的开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三、指导学生对比阅读
当前,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其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准确理解材料中相关人物和事件,让学生全面掌握历史教材中的人物、背景和事件。因此,在实际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让教师通过对比阅读的开展来加深学生的感悟和记忆,并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较时归纳和识别相关事物的重要方法,学生通过对比阅读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区分出初中历史教材中相似的知识概念,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例如在进行《大一统的汉朝》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明确“文景之治”的主要方式,然后引导学生对比秦始皇修建阿房宫、骊山陵和汉文帝修建露台和陵墓的做法,以此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培养,对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提高重视度,结合科学合理的促使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进而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其盛. 探讨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 考试周刊, 2016(32):122-122.
[2]陈庚.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 基础教育论坛, 2016(25):48-49.
[3]蒋惠娟. 试论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J]. 成才之路, 2016(21):43-43.
- 【发布时间】2019/4/8 11:47:13
- 【点击频次】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