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作者】 王利民

【机构】 广西百色市那坡县教研室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巧”。学前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所有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关键。
  【关键词】 幼儿;自主;阅读

  早期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学前儿童的阅读。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阅读是学习的基础,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往往决定了他今后的学习成就。《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巧”。学前教育专家的研究表明,3-8岁是人的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所有是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关键。早期阅读是指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为幼儿提供图书阅读的经验、前识字经验和前书写经验的语言教育活动,被称为“终生学习的基础,语言教育的灵魂。”《纲要》指出:“幼儿园应培养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对文字符号的兴趣”。研究者发现,早期阅读对幼儿的语言教育有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
  幼儿自主阅读指幼儿在阅读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成人的依赖,由自己做出选择和控制,独立地开展阅读活动。它是一种幼儿自主阅读活动,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和有效性等特点。孩子不认识文字,很多人会自然地把早期阅读与看书识字画上等号,其实早期阅读的范畴很广,从图画绘本,从无字书到童话,早期阅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而要使早期阅读顺利开展,是离不开成人的指导。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针对老师指导幼儿开展自主阅读活动遇到的困惑,来探讨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针对幼儿园中大部分教师与家长把早期阅读等同于早期识字的误区,我们做了题为《幼儿自主阅读活动的研究》的课题。在课题开展的过程中,我们注重为幼儿创设适宜阅读的环境,让幼儿在阅读之前先喜欢上舒适温馨的阅读氛围。各班老师都结合本班幼儿特点设置了阅读区,幼儿园还设置了一个公共的亲子阅读室。
  我们在创设公共阅读室时,做好大小不一的图书架、适合幼儿使用的各种形状的桌椅、还有柔软的地毯和小抱枕、漂亮的墙饰等等。幼儿园的公共亲子阅读室为家长和幼儿亲子阅读提供场地。每天放学后,许多孩子都喜欢与家长在这个温馨的阅读室共度快乐的亲子阅读时光。在各班活动室,老师们设置的阅读区也很有特色,为了让幼儿有相对独立、安静的阅读区域,老师们把书柜、泡沫板或纸箱将阅读区域其他活动区隔断,确保孩子们有安静的阅读环境。
  (一)在区域活动中培养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自由轻松的阅读区域中,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最能自如养成。教师应十分注重在区域的自主阅读过程中坚持正面引导,辅以个别纠正,以培养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喜欢阅读图文并茂的书籍,教师可让幼儿自带一些最感兴趣的图书来园,然后把这些书放在语言区域中,幼儿看自带的图书的兴趣远远超过老师提供的图书,他们读着自己喜欢的图书,在老师正确的示范下知道了看书应从左往右看,一页一页地看,阅读后要把书放回原处。不需要老师大声说教,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培养了阅读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实践证明,在区域活动中,幼儿的自主阅读经验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
  (二)在语言活动中培养早期阅读能力
  1.趣味识字
  幼儿的汉字教学宜以丰富有趣的游戏为切入口,让孩子感受汉字的有趣与神奇,引发他们对汉字认知的欲望。例如《洗澡》一课涉及到“大”“中”“小”三字,教师可顺势在黑板上写上大小不同的“大”“中”“小”三字,并让幼儿看板书说说哪个字最大,哪个字适中,哪个字最小。幼儿在直观形象的板书中既理解了字意又识记了字形。幼儿汉字的习得可以不断提高自主阅读的水平。
  2.语言游戏
  在语言游戏中学习汉字,为阅读打下基础,比如在猜谜时涉及到“耳”字,教师可先让幼儿猜谜语:“左一片,右一片,隔座山头看不见。”当幼儿猜中是“耳”字时,再教学读音,学习效果会更好。
  又如用蛋糕盒制成“识字大转盘”,在玩具上用汉字贴上名称,让幼儿在玩玩、猜猜、看看、读读、说说、唱唱的过程中轻松学习语言。
  二、培养幼儿的主体能动性,是开展自主性阅读的基本条件
  自主阅读虽然要求幼儿独立地开展阅读活动。但是幼儿的自主阅读不是绝对的独立,在某些方面还是需要老师的帮助,比如阅读的时间的安排、内容的选择等等,所有我们教师要分清那些方面可以自主,那些方面不能自主,幼儿自主阅读程度有多大,做好相应的改善幼儿阅读的自主性。
  1.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所有阅读时间的安排很重要,由于幼儿年龄小,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阅读时间,比如早晨晨检后,午餐后、散学前后等时间段,教师课安排幼儿在本班的阅读区进行自主阅读。此外,老师还做好阅读前与孩子的沟通,跟孩子们讨论在什么时间阅读,阅读什么书,在什么地方阅读等等,体现了阅读的自主性。
  2.帮助幼儿选择图书
  在幼儿园工作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对图书阅读有不同的倾向。幼儿园的小朋友年龄小,不会预先选择某个问题、达到某个目的去选择图书,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看书。引导幼儿为答疑而去选择阅读的图书是培养幼儿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老师可以针对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去阅读相关书籍来收集资料来解难答疑。比如在开展传统的壮族“三月三”主题活动中,老师可以指导幼儿去幼儿园的阅读室、家里或者书店查找相关“三月三”民俗知识,从而达到解决问题,丰富知识的目的。
  3.对阅读活动进行调控与评价
  由于幼儿容易受外部刺激的干扰,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他们在阅读时,常常因受到外部刺激的干扰而停止阅读。老师通过谈话活动来教育幼儿在安静的阅读环境中不要大声喧哗,在阅读的时候不要去打扰别人。老师可以通过表扬坚持阅读的孩子,鼓励其他孩子向他们学习。同时在阅读前布置问题,让孩子带着任务去阅读,对完成阅读任务的孩子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此鼓励更多的孩子克服干扰,认真阅读。
  三、提升阅读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自主阅读技能
  (一)通过口头语言促进书面语言的发展
  幼儿最初语言是以口头语言为主,通过口头语言来发展书面语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随时都可以培养幼儿的口头语言。一日生活中,幼儿随时有表达意愿和感受的要求,教师应关注幼儿的想法,满足其要求,抓住生活中各种表达的机会,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幼儿有话能说,有话想说,有话愿说。
  1.晨间谈话,培养幼儿口语能力
  “一日之计在于晨。”晨间谈话是幼儿一日活动的内容之一,也是教师和幼儿语言交流的最好时机。教师要求幼儿在每天的晨间谈话中,不但要大胆发言,还要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小朋友听。有一次幼儿园晨间活动中,我倾听了一位老师与孩子的谈话,孩子说:“我妈妈告诉我,有一个小朋友去动物园想和鳄鱼拍照,结果被鳄鱼吃了。”老师问:“你妈妈怎么知道的?”孩子回答:“我妈妈是再手机上看到的。”老师又问:“你为什么把这件事告诉小朋友?”孩子说:“我想让小朋友们去动物园的时候注意安全。”在这轻松的谈话过程,让孩子不仅对幼儿掌握语言、词汇和口语能力有积极的作用,还会促进幼儿想象能力和概括能力的发展。
  2.区域游戏,发展幼儿语言交流
  幼儿在玩区域游戏时,教师应鼓励他们说话。例如在一次观察幼儿自选玩具区活动时,有两个小朋友在玩搭积木的游戏。他们搭了一座楼房,高兴地对我说:“老师,快看我们搭的高楼多好看呀!”我问他们:“这是一座什么楼呀?”他们打开楼层的窗户说:“这是超市。”我又问:“你们这儿都卖什么呀?”他们说:“这儿什么都卖,一楼是卖食品的,二楼是卖生活用品的,三楼是卖衣服的。小朋友想买东西可以到我们这儿来。”我笑着点点头,夸他们搭得很好。幼儿在游戏中边说边玩,推动了游戏情节的发展,扩展了想象的空间,同时,通过清楚地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其语言能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发展。
  3.随机交流,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各种有利的机会,丰富幼儿的词汇无疑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丰富幼儿的词汇。如:散步时,老师主动向幼儿介绍看到的自然景象。老师说:“看这花多漂亮,五颜六色的。”这时候,有个孩子大声说:“老师,什么叫‘五颜六色’”老师能抓住这个机会解释说:“‘五颜六色’就是花儿的颜色有很多,我们一起来数数花的颜色吧。”不知不觉中,一个新词立刻鲜明、形象地印在孩子脑海中。
  4.创设平台,鼓励幼儿语言发展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教师应多方位地为幼儿创设展现语言能力的平台,让他们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开展自主阅读后,我们利用讲故事比赛促进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根据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一些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有适当重点、结构简单、对话较多的故事,让幼儿练习复述。如《森林里的电话》、《小马过河》、《公鸡的一家》等。教师通过对故事内容的提问、启发,帮助幼儿理解和记住故事的情节、角色和对话,激发幼儿复述的兴趣和愿望。通过比赛评出优胜,可以激发幼儿阅读和语言学习的兴趣,展现幼儿的语言能力。这种形式还对训练幼儿的记忆力、说话的连贯性有很大作用。其次,通过绕口令比赛提高幼儿发音的准确性。通过评选识字大王培养幼儿的识字兴趣。再次,通过“亲子成语接龙”,让家长也参与进来,可以有效地达到家园共育的良好效果。
  四、分辨早期自主阅读误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早期自主阅读存在着一些误区,许多老师和家长都存在这样的误解。
  (一)自主阅读的误区
  1.希望阅读效果立竿见影
  早期阅读根据内容的不同,的确可以培养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或品质,但这种培养是潜移默化的,并不是看完一本书就会拥有某种能力。
  2.抛弃纸质读本。现在科技发达,电子读物普及广,有的幼儿园和家长把手机或平板电脑给孩子进行阅读电子书籍,这样对幼儿的阅读存在很多弊病。
  (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1.利用图片激发阅读兴趣
  成人在指导幼儿阅读时,可以用鲜艳的图片去吸引孩子的兴趣,可以描述孩子正在看的图片:“书上有哪些有趣的东西”而不用问孩子“书上有什么”这样才能有效激发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2.在阅读中融入情感。自主阅读首先要培养阅读的习惯,在培养阅读习惯中,适当的为孩子朗读是不够的,可以用夸张但不做作的声音、动作来配合故事情节,让孩子如身临其境。
  3.重复阅读,感受不同的体验。重复阅读同一本读物,孩子对读物的理解不完全,所以同一本读物每次阅读都是新的体验,随着阅读的次数增多,孩子对内容的理解越来越完全,这样也是培养逻辑思维的好机会。
  五、做好亲子阅读,使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发展得以延伸
  (一)通过家园沟通,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
  让家长为孩子提供一个充满情趣的家庭阅读环境。家长在家里有固定的阅读时间,树立喜爱阅读的正面形象,掌握正确阅读的方法,做好孩子的榜样,与孩子的亲子阅读,重视榜样作用和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可以通过家园联系平台,定期向家长布置家庭阅读任务,帮助家长科学、有序地指导幼儿在家中的阅读活动。同时,可以通过家长的反馈,了解幼儿在家的阅读情况,帮助家长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有效性。
  (二)家庭提高丰富的阅读资料
  为丰富幼儿的自主阅读,家长应在家庭中设置一个小小的阅读空间,放置能促进幼儿自主阅读的绘本、画报、图书等等,为幼儿阅读提供物质准备。
  (三)开展家园共读快乐书系列活动,提高阅读兴趣
  为了让亲子阅读有效开展,幼儿园每学期还组织一次亲子阅读视频比赛,家长们都踊跃参加,从而也促进了幼儿自主阅读的兴趣。
  总之,幼儿自主阅读能力要从小开始培养,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方式方法,同时还做到家园共育,有效第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为其今后学习奠定基础。
  • 【发布时间】2019/5/7 8:48:38
  • 【点击频次】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