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 ——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探析

 

【作者】 卢 芳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学方式方法发生着重大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弊端显露,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秉承先进的教育理念,利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初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初中物理;创新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适当加入创新元素,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初中物理真正成为一门“活”的学科,为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发展奠定基础。物理这一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理论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理论知识增加了初中生学习的难度,所以现阶段物理教学老师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创新物理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手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教师的教学模式不能如果是单一、枯燥型的将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要求在物理课堂中以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基础,引入创新的元素,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的意义
  (1)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
  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过于强调教师的权威,教学经常是“灌输式”学习,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阻碍了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与新课程改革内容相悖。对初中物理课堂进行创新教学能够使教师更加深入的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帮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美好品质。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好奇心强,由于受到传统物理教学模式的消极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在新课标的大力推行下,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优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生活出发,使物理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创设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情境,带动学生投入到物理学习中,使学生热爱物理学习,在课外主动地把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相互联系,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真正让物理课堂教学“活”起来。
  2.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对策
  (1)创新物理课堂教学形式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创新课堂教学形式,使课堂生动、活泼,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针对需要讨论交流的教学内容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也可以开展自主学习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提高自学能力。无论教师采用哪一种教学形式,最重要的是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切实的考虑的学生的需要,允许学生提出疑问和质疑。初中物理教师要经常总结课堂教学,在反思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发一根橡皮筋,让学生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互相讨论交流,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教育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手段要不断更新,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当今是信息技术水平高速发展的时期,中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要不断学习,创新教学手段,使教学跟上时代的脚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学变得更加有效,在物理教学中合理的利用多媒体,不仅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把抽象的物理知识形象化和具体化,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降低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摩擦力》这一教学内容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摩擦力的存在的现象,例如自行车的车阀、工人用涂有防滑粉的手工作中,通过音频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融入物理教学活动中。
  (3)优化实验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物理是一门操作性强的学科,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更需要加入实验操作练习,实验操作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物理知识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材料,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件着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比如在实验操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手体验一张纸掉下来的感受和一本书掉下来的感受,通过与生活相关的简单操作,既可以学习动能和势能的物理知识,又能让学生明白实验操作的广泛性,物理实验不仅仅局限于多种仪器的使用,生活当中常见的物品也可以拿来实验操作检验知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将物理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实现让物理教学“活”起来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凸透镜进行实验,让学生自己观察凸透镜成像的情况,发现其中的规律。通过学生自由实验得出像的虚实、像的大小、像的正倒,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物理综合素质高的初中毕业生。
  (4)教师有效发问,学生积极提问,开拓学生的思维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结合,过于注重教师的教会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单向的传递知识容易消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尊重学生主人翁地位的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积极主动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利用提问的机会使学生获得表现的机会,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位学生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物理学习中,通过提问也可以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继续教学。物理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的参与,创新物理课堂要引导学生积极提问,善于发现问题,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而在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需要及时的给出正确的解答或者是总结,发扬爱提问的学习风气。通过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同时还能够使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在思考的过程当中展现出来。所以在师生双向提问和解答的过程当中,不仅是思维的交流和碰撞,更是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人教版教材物理《重力》这一教学内容时,在教学开始前,播放一些下落的物体图片,向学生提问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引导学生自由表达想法,允许有不同的答案。在课程进行中也可以向学生提问,例如在重力的方向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下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球形的地球中,为什么也能站的很稳呢?
  3.讨论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让物理课堂“活”起来已经是势在必行的教育改革趋势,初中阶段的学生自主能力强,教师要善于抓住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教学方式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在物理课堂中,教师要善于发挥主导作用,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引导,多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林彬.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8):144.
  [2]马昭彬.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探析[J].中学理科园地,2017,13(03):45+47.
  [3]邓雪峰.创新让物理教学更“活”——初中物理课堂创新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7(03):33-34.
  • 【发布时间】2019/7/22 17:45:29
  • 【点击频次】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