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激活小学音乐教学课堂策略初探

 

【作者】 谢 攀

【机构】 四川省南部县太华乡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音乐课堂上如何使我们的音乐教学变得更加自由、更加灵活,能始终让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积极的学习音乐,从而真正地喜爱音乐、理解音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氛围中,主动参与学习音乐,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音乐的主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
  【关键词】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跃策略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新课堂理念下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仅应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方法,更应使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高,应从生命教育的高度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课堂才是充满认知情趣,这样的课堂才能放飞学生的个性,这样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是实施美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优美的旋律中,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其中的诗情画意,而且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让孩子们在音乐课里尽情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如何让音乐成为孩子们的最爱,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坚持不懈的追求。那么,怎么让小学音乐课堂真正地“活”起来,让音乐课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呢?
  一、创设轻松愉快氛围,让音乐课“活”起来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我总是保持良好的自身情绪,注重自己的语言艺术,将自己的快乐情绪“传染”给学生:幽默的语言,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有趣的动作都毫不吝啬地奉献给学生,让学生和教师走得更近,这样学生才能更喜欢音乐课。同时,教学中,我还根据教学内容,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在教学中亲身体会到学习音乐的快乐。例如:我在教学打击乐器时,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让每位同学都有机会上来演奏, 为了能满足他们的演奏欲望, 我让同学们自己从身边找一找, 敲击哪些东西可以发出与鼓类似的声音? 同学们很快找到了桌子、凳子、手、脸盆、水桶等物品,全班小朋友兴致很浓地打出了节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得每位同学都愉快地得到了体验和感受。
  二、将游戏引入课堂,让音乐课“活”起来
  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爱玩、对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的特点,将游戏融入教学之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快乐。例如,在教学《理发师》这首歌时,我在游戏前介绍相关游戏规定,向学生介绍理发的常用工具后,把同学们分成剪刀、花洒、吹风机、喷雾四组,让他们分别感受这四种工具的声音并有节奏的模仿,使学生感受到节奏变动所蕴含的感情。游戏中,全班学生都感受到游戏的乐趣。之后,我表扬胜的一方,且鼓励失败的一方。通过游戏,把枯燥的课堂变成多彩的课堂,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音乐游戏的乐趣。
  三、将竞争引入教学,让音乐课“活”起来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我将竞争引入教学,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兴趣。 例如,在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歌曲时,我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曲进行创编,并提出组与组之间要评比评奖。为了完成创编任务,各组都展开了激烈讨论,并纷纷根据歌曲的主题、内容、情感特色来编排舞蹈动作、创作旁白、制作道具、设计人物造型等。在各组的“汇报演出”中,每位学生尽管在其中担任了不同的角色,获得了不同经验,但都能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最大程度地接受艺术的熏陶。学生在这种自编、自导、自演的实践活动中,既激发了对音乐的浓厚兴趣、树立了自信心,又发展了创造性思维。虽然学生们的“作品”质量高低参差不齐,重要的是学生已能在课堂中自主地获取知识,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这时则变成了整个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伴奏、放音乐、组织评比等)。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音乐课“活”起来
  教学中, 使用集声像动漫于一体的多媒体,能让音乐课堂“活”起来。因为,学生的眼、耳、大脑都不听的受到刺激,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身心都有愉悦的体验。例如,在教学《嘀哩嘀哩》这首歌,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春天的美,课前,我让学生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上课时,我导言入题:“都说春天是五彩缤纷、百花齐放的季节,那么,春天到底美在哪儿?小朋友,你们找到春天了吗?”因为有过切身体验,孩子们发言踊跃,迫不及待地向大家介绍自己找到的春天。接着,我使用多媒体展示春天的景象画面,并富有激情地朗诵:山青了,树绿了,小草偷偷地探出小脑袋,柳树吐出了新芽,小鸟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春姑娘把鲜花撒向大地。春天再次映入孩子们的眼帘,他们被这迷人的景色深深地吸引住了。至此,学生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并将这种情感带到歌曲学习中,在美的情境,美的享受中学会了这首歌,真正体会到歌词美,旋律美,春天更美。
  五、指导剧本舞蹈创编,让音乐课“活”起来
  在教学中,我根据儿童好动、好游戏的心理特点,我和孩子们一起创编剧本、舞蹈,让少年儿童过自身的活动,把听、视、触等各种感觉活动和运动、唱歌、表演、游戏、舞蹈等结合起来,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例如,在教学《小动物走路》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出很多优美的舞蹈动作。这首歌的歌词是这样的:“小兔走路,蹦蹦蹦蹦跳,小鸭走路,摇呀摇呀摇,小乌龟走路,慢吞吞,小花猫走路,静悄悄”。歌词具有很浓的生活气息。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模仿小鸭走路时,有一个小孩抬起屁股,左右扭动,双手还放在嘴边“嘎嘎嘎”叫,他的这一举动,全班同学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在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动作时,孩子们个个猫着腰,脚步很轻巧地走着,还作出安静的手势提醒伙伴不要说话。这时,我及时对他们进行生活常识教育,让他们知道在别人休息、学习、工作时,我们走路应放轻脚步,说话也要小声点,不要去打扰别人,力争做一位文明好小孩。当孩子们的动作有一定的协调度时,我把孩子带出教室,在操场上进行表演。孩子们很兴奋,都争着表演不同的角色,而且他们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甚至有些同学还创作对白,设计动作造型。在这种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孩子们通过歌唱、表演、创作,达到对歌曲的体验,师生之间平等互动,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他们完全沐浴在优美的情境中,充分感受音乐的趣、音乐的美,激化和深化学生心中对音乐美的熏陶。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让孩子们多动口、多动脑、多动身体,我们就一定能让小学音乐课堂“活”起来,就一定能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学习美,欣赏美,感悟美,创造美,从而让孩子们热爱音乐,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 【发布时间】2019/8/7 16:19:43
  • 【点击频次】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