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点文献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 ;
【正文】 【摘 要】 学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是有所区别,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应当是让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发展,都能收获知识和智慧的课堂。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新课标为指导,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实行分层指导,努力构建高效的分层教学课堂,让学生既收获知识,又培养能力。本文在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现状中进行分析,了解分层中的问题,并且提出在分层中的措施与方法,从而实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教学质量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将全班学生视为同一发展水平,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大体相同,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安排一样的教学进度并讲授统一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看似合乎情理,但却忽视了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人,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可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很容易造成学优生的求知欲望无法满足,而学困生难以消化所学教学内容的尴尬局面。为了提升语文教学,目前许多中小学正在积极推进新一轮课改,倡导“三分”教育。通过对分层教学的课题研究,不仅能解决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问题,而且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还将构建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编写出能指导不同类别的学校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问题,可实现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这对减轻教师的过重的备课负担,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高效卓越的课堂改革也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是顺应教育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发展需求中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小学语文在教学上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分层教学就成为了其最主要的有效手段。经过几年的发展,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在目前出现了以下现状:
(一)分层教学得以普及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对23所小学进行分层教学统计,对是否开展语文分层教学进行了调查,其中有20所小学在语文分层教学工作上都得到了落实,这说明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得以具体实施。语文与其他学科教学不一样,语文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素,因此语文教学在分层上也就比其他学科显得比较困难。但是通过本次调查也发现了,小学语文分层教学虽然还有三所学校没有得到落实,不过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却得到了实施。这充分说明分层教育这一教育形式在教学中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受到了家长支持,也受到了学生的喜爱。这对分层教学目标的实施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分层教学呈现多样化特点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在当前的具体实施中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因为当前对下雪语文分层病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同学校也有不同的分层方法。有的学校是按照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分层;有的学校是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分层;还有的学校是按照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分层。不同的学校分层不一样取得的效果也不同。例如按照学习成绩进行分层的学校,能够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归类与发展,对学生的劣势有充分的弥补,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则是在分层中对其进行拔高教育,让其能够有更多知识的吸取。这样在不同的层次教学中实现了学生不一样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提升的方面也不一样。由此可见,当前的分层教学在分法上可以说是百花盛开的状态。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分法最终还是以实现学生的更高发展为目的,以学生为教学的基础。
(三)分层教学有反思
本次研究对分层教学反思也有相关调查。分层教学是教学中的新手段,分层教学中不仅没有具体的要求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因此对分层教学没有明确的指导。不过几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认识的加深。小学语文分层教学也在具体的操作中有具体的指导,小学语文分层教学也有着反思性的成长。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践中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会阻碍到分层教学的实践效果。不过目前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在实践中有反思、有思考,并且还能够从思考中对分层教学有发展。这也促进了小学分层在发展中的不断自我完善。
二、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是满足于当前小学教育要求的一种主要形式,分层教育能够让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不过小鱼语文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却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以下问题,严重影响到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质量:
(一)分层形式化严重,失去教学本真
无论是那种形式的教学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教学形式是手段,是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形式。分层教学就应该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所进行的分层。不过目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并非如此,如今小学语文的分层也只是流于形式的一种分层。由于师资力量的影响,由于教师教学安排的限制,由于教学中时间运用的不足等因素,小学语文的分层都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仅仅是形式上的展现,并没有落实到教学实际中。很多时候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外还有很多学校事务,对语文分层教学就很难落实到实处,更不能让分层真正作用于学生之中。
(二)教师对语文分层认识不够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分层教学中的认识是不够的。近年来,新课标的落实,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上课形式与手段在当前得到了广泛运用。不过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并不能够对分层有明确认识,分层教学在具体过程中也没有得以实现。尤其是在一部分老教师中,这种固有的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是根深蒂固。很多老教师并不愿意转变教学模式,对新的教育形式比较排斥。因此也难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分层教学得以有效落实。
(三)分层教学方法不科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分层教学中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十分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不过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很多时候在分层上却取得的效果不大。就有效统计,虽然很多学校也进行过分层教学,但是分层的最终目标并没有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分层教学中的方法运用不科学。许多小学语文教学对分层教学只是依据自我经验或者是借助于网络资源或者图书资料进行零碎化的吸取,对分层教学缺少一种统一的体系的学习,因此在具体的方法运用上也就显得问题较多。从如何分层到分层后如何针对性授课,以及后期的分层反馈等都存在不同问题。这些问题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开展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小学语文分层教学虽然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得以落实了,不过也还呈现出了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实现最终的针对性教育目的,也没有能够让教学的能力得以增长。因此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就需要能够有进一步标准。
三、如何解决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有较多问题,需要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才能够促进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提升整体语文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在部分教师上认识不足的问题,就需要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让教师了解分层,得知分层教学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区别,让教师能够从思想上接受分层教学。而且也只有此才能够让分层教学落实到实处,可以真正在教学中综合发展学生,促进学生成长。
(二)分层布置预习题
预习是语文课文学习的第一阶段,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能否学会的关键,它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个过程,仅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来掌握新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而,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小学生受家庭环境、智力因素等的影响,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程度差异较大。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题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来布置预习题,为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语文这门学科来说,程度好的学生一般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强,所以在布置预习题的时候可以加深难度,既要掌握新课中出现的生字词,还应该理解文章大意和课后习题;而对程度一般的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课后题方面则应放宽要求,了解即可;对程度较差的学生则要求能掌握生字词,能熟读课文即可。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
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晏子使楚》这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这样布置预习题:
思维活跃、程度较好的学生既要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还要读懂文章内容,并思考晏子是如何一步步为自己和国家赢得尊严的,还要能说出晏子使楚的故事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启示;对程度一般的学生,也要求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在文章内容上则要求能理解晏子的语言智慧;对程度较差的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因此,预习时能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能了解文章的脉络即可。
在这里教师把预习题分层布置,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分层提问
由于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想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就要分层提问,看他们是否完成了预习目标。因为是分层教学的语文课堂,所以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既能考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如在《女娲补天》这一课里,针对“女娲补天”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教师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女娲补天”的故事有何现实意义;对程度一般的学生可以提问“这则故事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体现了女娲补天的艰辛和不易”这样的问题;而对程度较弱的学生则应侧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问,可以让他们说一说“女娲补天的过程”,考察他们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提问,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使“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得到充分贯彻,并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断地探求与交流合作中使问题解决。
另外,要提高提高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为学生回答问题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思维方式不同。因此教师要为孩子们思维的发散提供一个宽松的、民主的氛围,对程度中等和较弱的学生的创造性回答,教师不能简单的答复,而要尊重他们的观点,鼓励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在发挥思维的最大潜能的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四)分层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要照顾好学生的自尊心,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情境
1、照顾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身心愉悦的人才会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对于天真活泼、已经具有自尊意识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平等相待和同学们的相互尊重能为他们带来愉悦的心境,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激情。
尽管在的小学生中实行分层教学是为了倡导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但从根本上来说,分层教学实际上是按成绩对学生划分了等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行分层教学,就要照顾好学生的自尊心,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一种隐性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和提问,避免一些涉及到学生学习程度的字眼,调动其学习兴致。
2、分层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为全体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愉快的课堂能为枯燥的语文知识华丽变身,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充满欢乐,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可以结合小学语文课本的特点,把语文知识设计成一个个富有竞赛意义的小游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快乐学习,为分层教学的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注入活力。
小学语文课文多是富有情节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又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活动的内容需要,把语文课堂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设计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巩固知识。如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太阳是大家的》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把这首小诗的第二小节的几句诗歌设计成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表演“洒、拔、戏水”等动作,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充分理解这几个动词使用的准确性,进而感悟太阳带给大家的温暖和太阳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在愉悦的玩耍中领悟课文的主旨。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游戏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所以,教师切勿让游戏和教学目的相脱离,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学会思考、积累活动经验才是目的。
(五)分层教学小学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做学生的鼓励者和参与者
分层教学小学语文新课堂,应是给每一个学生都能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因为有学习层次的划分,因而需要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期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改变思维、转换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1、教师要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上做学生的鼓励者
教育是鼓励的艺术。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许多家长关心的只是孩子的考试分数,对孩子平时的学习缺少关心,使得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心。因此,小学的孩子们更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来增加信心和学习动力。尽管有些孩子们自尊心较强,对分层教学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有抵触,但绝大多数学生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上会有比较旺盛的求知欲,渴望自己的表现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但毕竟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经验有限,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同,为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鼓励,尤其要对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这种能力进行鼓励,促使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2、教师要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上做学生的参与者和陪伴者
由于语文本身的开放性特征,使得许多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而小学生又受到年龄和学习经验的限制,他们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因此,在分层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时时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另外,由于一些程度较弱的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弱,在遇到问题时多缺乏安全感,有时会有逃避心理,因此,教师要时时关注这部分学生,做他们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陪伴者,提高其学习的信心。
总结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是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但探索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分层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来依循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需要教师结合当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程度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提高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它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教育者为之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 刘丽娜.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6)
[2] 吴爱萍.探究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
[3]王莉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4] 盛慧.分层教学:适应性教育的艺术[J].新课程:综合版, 2010(11)
[5]?曹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分层教学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3(10)
[6] 王应雪.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乐趣[J].知识窗(教师版) 2014(5)
[7] 许佳燕.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2)
[8] 刘海霞.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 2015(24)
[9] 龚忠英.梦想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J].新课程(中) 2017(9)
[10] 樊士玉.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J].好家长 2017(39)
[11] 张利敏.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 2017(41)
[12] 刘佳欣.新课标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发展方向[J].考试周刊 2017(87)
【关键词】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教学质量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将全班学生视为同一发展水平,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接受能力大体相同,而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安排一样的教学进度并讲授统一的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看似合乎情理,但却忽视了学生是具有个体差异性的人,其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可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很容易造成学优生的求知欲望无法满足,而学困生难以消化所学教学内容的尴尬局面。为了提升语文教学,目前许多中小学正在积极推进新一轮课改,倡导“三分”教育。通过对分层教学的课题研究,不仅能解决课堂教学中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问题,而且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还将构建分层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模式,编写出能指导不同类别的学校的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方案,解决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问题,可实现教学过程的全面优化,这对减轻教师的过重的备课负担,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和全面性,为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实施高效卓越的课堂改革也都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现状与分析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是顺应教育要求以及学生的具体发展需求中而产生的一种教育形式。小学语文在教学上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分层教学就成为了其最主要的有效手段。经过几年的发展,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在目前出现了以下现状:
(一)分层教学得以普及
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对23所小学进行分层教学统计,对是否开展语文分层教学进行了调查,其中有20所小学在语文分层教学工作上都得到了落实,这说明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得以具体实施。语文与其他学科教学不一样,语文具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因素,因此语文教学在分层上也就比其他学科显得比较困难。但是通过本次调查也发现了,小学语文分层教学虽然还有三所学校没有得到落实,不过目前这种教学形式却得到了实施。这充分说明分层教育这一教育形式在教学中得到了教师的认可,受到了家长支持,也受到了学生的喜爱。这对分层教学目标的实施是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分层教学呈现多样化特点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在当前的具体实施中呈现出多样化特点。因为当前对下雪语文分层病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同学校也有不同的分层方法。有的学校是按照学生的基础水平进行分层;有的学校是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分层;还有的学校是按照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分层。不同的学校分层不一样取得的效果也不同。例如按照学习成绩进行分层的学校,能够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归类与发展,对学生的劣势有充分的弥补,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对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则是在分层中对其进行拔高教育,让其能够有更多知识的吸取。这样在不同的层次教学中实现了学生不一样的学习能力,对学生提升的方面也不一样。由此可见,当前的分层教学在分法上可以说是百花盛开的状态。不过无论是哪一种分法最终还是以实现学生的更高发展为目的,以学生为教学的基础。
(三)分层教学有反思
本次研究对分层教学反思也有相关调查。分层教学是教学中的新手段,分层教学中不仅没有具体的要求也没有明确的规划,因此对分层教学没有明确的指导。不过几年来随着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认识的加深。小学语文分层教学也在具体的操作中有具体的指导,小学语文分层教学也有着反思性的成长。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践中肯定会存在一些问题,问题会阻碍到分层教学的实践效果。不过目前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在实践中有反思、有思考,并且还能够从思考中对分层教学有发展。这也促进了小学分层在发展中的不断自我完善。
二、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是满足于当前小学教育要求的一种主要形式,分层教育能够让学生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更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不过小鱼语文在进行分层教学过程中却因为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以下问题,严重影响到小学语文的分层教学质量:
(一)分层形式化严重,失去教学本真
无论是那种形式的教学最终目的是发展学生,让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教学形式是手段,是提升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形式。分层教学就应该在这样的一种状态下所进行的分层。不过目前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并非如此,如今小学语文的分层也只是流于形式的一种分层。由于师资力量的影响,由于教师教学安排的限制,由于教学中时间运用的不足等因素,小学语文的分层都在当前的小学教育中仅仅是形式上的展现,并没有落实到教学实际中。很多时候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外还有很多学校事务,对语文分层教学就很难落实到实处,更不能让分层真正作用于学生之中。
(二)教师对语文分层认识不够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分层教学中的认识是不够的。近年来,新课标的落实,教学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上课形式与手段在当前得到了广泛运用。不过有一部分语文教师并不能够对分层有明确认识,分层教学在具体过程中也没有得以实现。尤其是在一部分老教师中,这种固有的传统的教育方式更是根深蒂固。很多老教师并不愿意转变教学模式,对新的教育形式比较排斥。因此也难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让分层教学得以有效落实。
(三)分层教学方法不科学
分层教学是一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分层教学中能够根据自己不同的特点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十分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手段。不过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很多时候在分层上却取得的效果不大。就有效统计,虽然很多学校也进行过分层教学,但是分层的最终目标并没有实现。这主要是因为教师在分层教学中的方法运用不科学。许多小学语文教学对分层教学只是依据自我经验或者是借助于网络资源或者图书资料进行零碎化的吸取,对分层教学缺少一种统一的体系的学习,因此在具体的方法运用上也就显得问题较多。从如何分层到分层后如何针对性授课,以及后期的分层反馈等都存在不同问题。这些问题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开展都有着不利的影响。
综合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小学语文分层教学虽然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得以落实了,不过也还呈现出了较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学生的发展并没有实现最终的针对性教育目的,也没有能够让教学的能力得以增长。因此对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就需要能够有进一步标准。
三、如何解决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有较多问题,需要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才能够促进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实施。
(一)提升整体语文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
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在部分教师上认识不足的问题,就需要从整体上提升语文教师对分层教学的认识。可以通过教育、培训让教师了解分层,得知分层教学的优势,与传统教学的区别,让教师能够从思想上接受分层教学。而且也只有此才能够让分层教学落实到实处,可以真正在教学中综合发展学生,促进学生成长。
(二)分层布置预习题
预习是语文课文学习的第一阶段,也是学生课堂学习能否学会的关键,它对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小学生受年龄的限制,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需要一个过程,仅仅靠课堂上的时间来掌握新知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而,课前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小学生受家庭环境、智力因素等的影响,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学习程度差异较大。因此,教师在布置预习题的时候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来布置预习题,为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语文这门学科来说,程度好的学生一般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较强,所以在布置预习题的时候可以加深难度,既要掌握新课中出现的生字词,还应该理解文章大意和课后习题;而对程度一般的学生在理解文章内容和课后题方面则应放宽要求,了解即可;对程度较差的学生则要求能掌握生字词,能熟读课文即可。这样,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
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晏子使楚》这一课之前,教师可以这样布置预习题:
思维活跃、程度较好的学生既要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还要读懂文章内容,并思考晏子是如何一步步为自己和国家赢得尊严的,还要能说出晏子使楚的故事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启示;对程度一般的学生,也要求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在文章内容上则要求能理解晏子的语言智慧;对程度较差的学生重在培养他们的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因此,预习时能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能了解文章的脉络即可。
在这里教师把预习题分层布置,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要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分层提问
由于课堂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想要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就要分层提问,看他们是否完成了预习目标。因为是分层教学的语文课堂,所以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要既能考察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
如在《女娲补天》这一课里,针对“女娲补天”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教学难点,教师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对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回答”女娲补天”的故事有何现实意义;对程度一般的学生可以提问“这则故事从哪些具体的词语体现了女娲补天的艰辛和不易”这样的问题;而对程度较弱的学生则应侧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提问,可以让他们说一说“女娲补天的过程”,考察他们对文章大意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来提问,为学生提供了展示的空间,使“因材施教”这一教育理念得到充分贯彻,并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断地探求与交流合作中使问题解决。
另外,要提高提高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还需要教师为学生回答问题创造民主的课堂氛围。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思维方式不同。因此教师要为孩子们思维的发散提供一个宽松的、民主的氛围,对程度中等和较弱的学生的创造性回答,教师不能简单的答复,而要尊重他们的观点,鼓励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在发挥思维的最大潜能的基础上,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四)分层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上要照顾好学生的自尊心,为学生提供愉悦的学习情境
1、照顾每个学生的自尊心。身心愉悦的人才会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对于天真活泼、已经具有自尊意识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平等相待和同学们的相互尊重能为他们带来愉悦的心境,提高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和激情。
尽管在的小学生中实行分层教学是为了倡导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但从根本上来说,分层教学实际上是按成绩对学生划分了等次,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而,教师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行分层教学,就要照顾好学生的自尊心,把握住学生的心理,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一种隐性的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和提问,避免一些涉及到学生学习程度的字眼,调动其学习兴致。
2、分层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为全体学生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愉快的课堂能为枯燥的语文知识华丽变身,结合多种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充满欢乐,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可以结合小学语文课本的特点,把语文知识设计成一个个富有竞赛意义的小游戏,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快乐学习,为分层教学的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注入活力。
小学语文课文多是富有情节的小故事,这些小故事又来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语文教学活动的内容需要,把语文课堂和日常生活相结合设计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巩固知识。如在人教版的小学语文《太阳是大家的》这一课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以把这首小诗的第二小节的几句诗歌设计成一个小游戏,让学生表演“洒、拔、戏水”等动作,用自己的亲身体验充分理解这几个动词使用的准确性,进而感悟太阳带给大家的温暖和太阳的无私奉献精神,使学生在愉悦的玩耍中领悟课文的主旨。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游戏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所以,教师切勿让游戏和教学目的相脱离,让学生在快乐中收获知识、学会思考、积累活动经验才是目的。
(五)分层教学小学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做学生的鼓励者和参与者
分层教学小学语文新课堂,应是给每一个学生都能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长的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因为有学习层次的划分,因而需要教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期待,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改变思维、转换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1、教师要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上做学生的鼓励者
教育是鼓励的艺术。尽管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们开始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但许多家长关心的只是孩子的考试分数,对孩子平时的学习缺少关心,使得孩子们普遍缺乏自信心。因此,小学的孩子们更渴望得到教师的鼓励来增加信心和学习动力。尽管有些孩子们自尊心较强,对分层教学这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会有抵触,但绝大多数学生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上会有比较旺盛的求知欲,渴望自己的表现能够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但毕竟小学阶段的孩子们经验有限,不同层次的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也不同,为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及时鼓励,尤其要对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这种能力进行鼓励,促使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2、教师要在分层教学的课堂上做学生的参与者和陪伴者
由于语文本身的开放性特征,使得许多问题并没有固定的答案,而小学生又受到年龄和学习经验的限制,他们在学习中常常会遇到困难。因此,在分层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时时参与学生的活动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帮助。另外,由于一些程度较弱的学生基础差,理解能力弱,在遇到问题时多缺乏安全感,有时会有逃避心理,因此,教师要时时关注这部分学生,做他们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和陪伴者,提高其学习的信心。
总结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是需要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但探索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分层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来依循的,它需要教师不断创新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需要教师结合当地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程度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和策略。提高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它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个教育者为之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 刘丽娜.小学语文分层教学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2(6)
[2] 吴爱萍.探究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32)
[3]王莉娜.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J].西部素质教育.2016(22)
[4] 盛慧.分层教学:适应性教育的艺术[J].新课程:综合版, 2010(11)
[5]?曹艳.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分层教学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3(10)
[6] 王应雪.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充满乐趣[J].知识窗(教师版) 2014(5)
[7] 许佳燕.对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5(2)
[8] 刘海霞.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 2015(24)
[9] 龚忠英.梦想课程理念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J].新课程(中) 2017(9)
[10] 樊士玉.论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动起来[J].好家长 2017(39)
[11] 张利敏.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 2017(41)
[12] 刘佳欣.新课标视野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发展方向[J].考试周刊 2017(87)
- 【发布时间】2019/8/7 16:27:14
- 【点击频次】3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