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户外体育游戏“一物多玩”的教育策略

 

【作者】 魏兴菊

【机构】 四川省资中县重龙镇第一幼儿园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纲要》中提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那么如何开展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呢?在实验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教师常以“一物多玩”作为户外活动的重点进行研究,下面就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一点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一物多玩”让孩子“自信”起来
  (一)相互学习,激发兴趣
  我们的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天才”,会一物多玩。而是要在老师的指引帮助下学会创造,学会一物多玩。比如生活中孩子经常可以接触到的纸杯,孩子们可能只知道用纸杯来喝水、喝饮料,不知道纸杯还可以用来玩。为此,我设计了一节科学活动《好玩的纸杯》,通过这节活动,让孩子们知道了纸杯在生活中不仅可以用来喝水、喝饮料,还可以用来玩,而且可以玩出很多的花样,比如:用纸杯进行胸前传球、头顶传球;两人合作用橡圈来叠纸杯;多人合作用纸杯砌城墙等。在这个活动中我让孩子们逐步感受了“一物多玩”的乐趣,互相学习,尝试“一物多玩”。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大胆探索了纸杯的各种玩法,在团结合作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充分发展了幼儿动手动脑能力,体验和分享了探索的兴趣。
  (二)被称作“小老师”促自信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他们喜欢自己玩自己的,不喜欢与其他孩子交流,自信心不足,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把他们的不同玩法当众介绍给其他的孩子们,作为大家学习的“好榜样”,请他来当“小老师”,以此来促进孩子提高“一物多玩”的自信心。如教师看到孩子玩出不同的玩法时,立刻走到他身边,然后假装不会的样子问他:“你的玩法与他们的不一样,我也想学一学,你可以教教我吗?”面对老师诚恳的态度,孩子会略带羞涩的教你玩法,等看到老师很认真的学习,或是找来其他孩子一起学习之后,他的自信心便会增强,创造的兴趣也随之高涨。
  (三)自主玩出创意
  在活动中我们就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给他们自由的时间与空间去创造“一物多玩”。如在《有趣的纸箱》活动中,幼儿在同纸箱宝宝做游戏的过程中,有的幼儿想出了一人坐在纸箱中,另一人推着走的方法;有的把纸箱堆成漂亮的小屋,快乐地钻进小屋玩起了娃娃家的游戏;有的把纸箱砌成了城堡,玩起了炸碉堡的游戏。其造型之新颖、有趣,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在“一物多玩”活动中,每一件玩具不再是单纯的活动器具,而是成为孩子参与各项活动的钥匙。在活动中,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创造力、想象力、交往能力等多种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并在不断尝试获得成功的同时,自信心也不断的增强。
  二、“一物多玩”让体育游戏器材“活”起来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开发幼儿的智慧,利用废旧材料创设多样化的游戏,让体育游戏的器材真正“活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激发幼儿对游戏材料的兴趣,让幼儿既喜欢玩,又乐于探索,以挖掘出材料更多的功能,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比如引导幼儿对一些废旧材料进行创意,将矿泉水瓶和饮料瓶等制成保龄球、小车、小飞机等;将奶粉罐、易拉罐制成小推车、梅花桩、响筒等;将一些布类材料制成沙包、降落伞、尾巴等。通过不断丰富材料,让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性,促使每个幼儿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增强其对体育游戏的兴趣和乐趣。同时,我们还经常借助家长的力量,以家庭为单位开展“自制体育游戏玩具”活动,让家长和幼儿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创意,动手创作多元化的体育器材和玩具。通过这种教学,幼儿用自己制作的器材进行游戏,更能实现简单器材的“一物多玩”,让器材真正发挥其功能。 
  三、“一物多玩”让幼儿“乐”起来 
  在体育游戏中,我们常积极鼓励幼儿发挥自己的能力,引导幼儿独立或合作设计各种趣味性的游戏玩法。如在玩呼啦圈活动中,有的幼儿将自己扮成小司机,用呼啦圈做方向盘学开汽车;有的幼儿把呼啦圈放在地上做铁环来滚;有的把它放在地上排成一排来玩跳圈游戏;有的孩子钻进呼啦圈中和几个小伙伴玩起了开火车的游戏等等,这些真正实现了体育游戏的“一物多玩”。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仅保障了幼儿在体育游戏中体验游戏的乐趣、感受游戏的快乐,还促使幼儿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提高了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只有把游戏的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潜能,孩子的创造力才得以体现。通过“一物多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聪明智慧,发现了孩子的激情与挑战精神。我们要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相信孩子们在体育游戏活动中一定会体会到“一物多玩”的真正快乐。
  • 【发布时间】2019/8/7 16:27:27
  • 【点击频次】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