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 伍晓丽

【机构】 四川省遂宁市船山职业技术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如何充分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价值,是高职英语教师需要关注与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在对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不同的教学环节,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信息化;高职英语;教学模式

  综合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程,该课程立足于帮助学生归纳、整理、巩固和扩充已掌握的词汇、语法、表达方式,使之系统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听、说、读、写、译、文化修养等方面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提高。所以,综合英语课程是高职英语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对于高职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信息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现了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许多教师已经依托各类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构建起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当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也会陷入误区。
  (一)广泛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大大减少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然而教学工作的开展却非常需要这种互动以及交流,师生间有效的交流可以大大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让教师可以准确直接地获得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开展针对性的教学,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师的学习目标以及重点。但是在信息化的多媒体教学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整节课安坐讲台上的情况,这是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多媒体展现出的强大资源能力,认为利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为了向学生展现内容更为广泛和深入的知识,不惜节约提问和互动时间来扩展学生知识面。 
  (二)教师过分关注多媒体教学模式,忽视自己的魅力展示。在当前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一些高職教师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过于注重打造生动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在日常教学中,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课件的制作上。课堂教学基本就是围绕教材和课件开展,而忽略了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对课堂内容进行补充与解释,教师在课堂中从最主要的讲述者变成了幕后的电脑操控者,让教学变得跟网络课堂别无二样,无形中疏远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难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难以让学生对教师的个人魅力和个人价值产生认同。 
  在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实现了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许多教师已经依托各类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构建起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当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也会陷入误区。一方面,一些教学工作者受制于自身所具有的信息素养,而忽略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依托信息技术开展英语教学活动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然而,部分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对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应用并不充分,這导致了信息技术难以在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成效方面充分展现出自身应用价值,同时也制约着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区的与时俱进的发展。另一方面,一些教学工作者在此过程中会出现信息技术滥用的问题。如在高职英语课堂中,一些教师无差别的使用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展示与呈现,而忽略了自身主导作用的发挥,在此基础上,信息技术不仅难以发挥出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成效的作用,而且会破坏原有的、良好的英语课堂生态,从而导致师生之间的交流减少,进而导致教师无法获取学生所提供的反馈信息,也无法有针对性的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整。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师生交流 
  在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时代下,更多的人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交换,促进个体之间的交流往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方便教师为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辅助工作。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充分利用课堂外的时间,通过与学生的良好交流,更为清晰全面地掌握不同学生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良好的交流也可以让学生看到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缺点,从而引发自我反省能力,激发自学意识。
  (二)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情境模拟
  培养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也是高职英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英语老师可以在英语教学拓展中加入情境模拟教学方法,让高职学生将英语知识与实际工作和生活相关联,培养并锻炼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经验和运用能力。例如英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学科,带领学生到其对应的专业实践操作教室进行英语课堂情境模拟教学。同时,英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专业学科搜集专业术语、专业名词、专业操作流程的相关英文资料,并将这些资料作为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扩展。在专业实践情境模拟英语教学过程中,由学生来进行专业设备以及相关操作流程的讲解,而英语老师则扮演外国技术人员,对学生讲解的专业术语进行英文翻译,并与学生进行英语交流。这种情境模拟英语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并尊重了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主体地位,提升了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自信心,同时,这种专业实践情境模拟的英语教学方法,也有助于将高职学生的英语知识与专业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了高职学生的专业英语针对性教学质量,促进了高职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
  (三)依托信息技术创建情境教学环境,全方位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
  1.在课前环节,高职英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制作长度较短的微课课件,对教学知识点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下载课件并依托课件开展预习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中包含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深入的认知。同时,引导学生掌握检索网络学习资料的方法,促使学生围绕自身难以理解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从而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学习。信息技术在课前阶段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前完成知识的理解与内化,而且对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2.在课中环节,进入课堂教学阶段之后,信息技术具有了更加广阔的(下转第77页)(上接第78页)运用空间,如展示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景等。由于学生在课前阶段已经对教学内容做出了一定的理解,因此,课堂教学需要以教学重点与难点为核心,没有必要将更多的时间花费在知识点的理顺与承上启下当中。当然,在信息化的课堂中,教师角色的转变至关重要,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监督者,避免出现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应用信息技术且忽略与学生交流沟通的现象,只有如此,信息技术才能够真正的融入高职英语课堂生态,也才能够充分发挥出在提升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成效方面的价值。 
  3.在课后环节,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中使用的课件进行下载以供学生开展复习活动之用。教师可以运用微信、QQ等新媒体软件为学生布置作业或者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这些软件进行学习反馈。教师也可以构建QQ群、微信群等,组织学生围绕作业或者学习任务进行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协作探究能力。在课后阶段,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学习英语的APP或者电影,确保学生具备更加多元化的自主学习平台。总之,信息技术在课后环节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强化师生在课堂之外的沟通与反馈以及为学生更好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自主学习提供良好平台,这对于英语课程教学的持续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 
  4.在教学评价阶段,教学评价工作能够更好的反映出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为高职英语信息化教学的持续优化提供依据。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学评价不仅需要以学生为对象,而且需要以教师为对象。从学生评价工作来看,教师需要对学生出勤情况、考试成绩做出考量,同时需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自身、对同学开展评价,从而确保评价结果的全面性与客观性;从教师评价来看,学生需要对包含教师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在内的教学能力做出评价,从而促使教师更好的发现自身在课件制作、课堂交流、课后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指明方向。 
  综上所述,虽然信息技术能够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提供不容忽视的助力作用,但是无论是英语课堂信息化教学中的“不用”倾向还是“滥用”倾向,都制约着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成效的进一步提升,为此,高职英语教师需要积极转变自身角色,在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在提升英语课堂教学成效方面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吴静.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模式改革探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余冯蓬.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失调问题及对策研究[J].亚太教育,2016(07). 
  [3]王琦,王维平.高职综合英语教学方法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5). 
  • 【发布时间】2019/8/7 16:29:37
  • 【点击频次】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