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转化学困生的“持久战”

 

【作者】 闭雪新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实验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教低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主任在闲聊中,一聊到班级中的事情,聊得最多的就是班中的学困生了。学习困难的、纪律差的、没有良好习惯的,不管是哪方面,几乎每个学困生都有自己的“特色”,受家庭影响的情况也不同。可是,教了两年高年级,我们班主任在闲聊中很少聊学困生。是不是学生升上了高年级,就没有学困生了呢?不是的,那是因为学困生都在这个班集体中定型了,他的行为习惯老师与同学熟悉了,司空见惯了,不想议论了,也难以改变了。
  我刚接手现在的班级,马上有老师告诉我:你抽到“长签”了。他们班有年级鼎鼎有名的捣蛋大王覃浩南、杨漾,纪律差生罗海、陈冠言等,是有名的纪律差班。
  开学第一天,我就见识了覃浩南的“本领”。他课堂纪律观念很差,经常故意弄出些洋腔怪调,惹得同学哈哈大笑。果然,上第一节课,才上到一半,覃浩南就坐不住了,老师讲一句,他讲一句,请同学回答问题,同学回答不出来,他马上站起来,面向全班同学,用手指着同学说:“啊,真笨,你这个傻蛋,太笨了!”一边大声喊着,一边哈哈大笑,手舞足蹈的样子,眼中哪里有老师,哪里有课堂的存在。我可不能用一顿怒斥来解决这个突如其来的情况,因为,我早有心理准备,也知道这样的学生,他认为能惹老师生气了,他更来劲呢。我不讲课了,用严厉的眼神看着他。他意识到犯了错误,同学也都看着呢,马上安静了。下课了,我找他到办公室谈心,进行思想教育。他被老师批评多了,说愿意改正非常爽快。可是,哪有那么容易呀。我心里想,想要转变这样的学生,就要学会打“持久战”。从此,只要他出现一次违纪行为,我就找他谈一次,每次谈话,不是老师说理,而是学生自己谈自己的行为表现,谈认识。谈的次数多了,认识也深刻了:把自己管好也没有那么难,保证愿意自我改变。现在,不管上什么课,他都能安静地听讲。可是,为了学生的这个改变,我花了一年的时间,不容易呀。
  五年级的一次校运会,当很多男生都害怕参加1500米的长跑比赛,而覃浩南却愿意代表班级参加比赛。此时,我感到了教育的成功:他爱自己的班集体。魏书生老师说过:“要珍惜学生心灵中闪光的东西,以他们自己的光芒,照亮自己的黑暗。虽然一些学生落后了,但他们的内心要求进步的愿望没有改变,尽管他们有时表现出“刀枪不入”的外在形态,但这只是个假象,是一种保护自己、显示自己有意涂抹的‘伪装色’。”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学生,即使是常常得不到表扬、屡屡遭遇失败的,也有表现自己,特别是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才能的欲望。
  一谈到我们班的杨漾,全年级的老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莫副校长、政教处李主任连他的家长也很熟悉。为什么呢,因为他经常都到莫副校长那里“告状”,比如说:覃浩南想打他啦,有人想抢他的东西啦等等。据其他老师介绍,该学生的学习与习惯都存在严重问题,班上的同学也对他很有意见,他仗着家里有钱,经常在同学面前仗势,炫耀,如果他借了同学的钱都是赖着不还,同学称他“人品极差”。上课才两周,我发现他存在很多问题:上课坐在教室里歪着头,自娱自乐的样子,为人十分懒惰,上课不做笔记,不写作业,爱说谎话,而且脸不红心不跳,不思进取,以混日子为荣。
  这么多的缺点集中表现在他的身上,其实,真正的根源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没明白做人的道理。一天,我正在上课,他就转头找后面的同学说话,过了一会儿,还拿打火机出来玩,我批评他,他就说:“我就不学习,关你什么事?我玩打火机又没有烧到你,你凭什么要收缴?”我一听,火冒三丈。可是,我强压着怒火,下课了,才找他谈。他一上到办公室,歪歪斜斜地站着,头扭到一边,不停地抖动着双脚。我心平气和地对他说:“你知道老师为什么叫你上来?”他不以为然地说:“违反纪律哦!”我一听,气就不打一处来,违反纪律还光荣了?这样子回答老师。我说:“你违反纪律就是做得不对,你看看你的神情,能这样子对老师说话?不懂得尊重老师的?看来你爸爸妈妈还没有教育好你怎么做人,不懂做人的道理!”他听了,马上傲然地说:“当然教育好了做人的道理,教会我刷牙、洗脸、吃饭、去厕所……”这样的行为,这样的态度,发展下去还了得? 
  这样的事情当然不止一次地发生了。一次,上英语课,他上节课的作业没写,英语老师叫他写,他不听,也不肯写,老师就不理他了。可是,当老师布置当节课的作业,他不写,就在座位上随便讲话,影响同学。老师一批评他,他大声地说:“我就不写,猥琐,看你猥琐的样子!”老师听得火冒三丈,马上质问他:“你知道猥琐是什么意思吗?能这样对老师说话?”他不以为然,还反驳:“知道!就是猥琐喔!”在课堂上和老师争论了好久。杨漾哪里有尊重别人的意识?哪里有认识自己做错事?还有一次,上数学课,数学老师叫同学们拿出计算器来计算数学题,看到杨漾在那里不写数学题,还低着头不停地按,发现他带了手机来学校,老师立即收缴了他的手机。下课了,想叫他到办公室进行教育。当数学老师向我了解到,就在前几天,已经我明确地在班上规定:不可以带手机来学校。当老师批评他违反了规定,一定要没收手机时,杨漾不以为然地说:“看你能没收得多少?我家里还有很多!”对于学生这样的认识态度,不纠正是不行的。最后,还是通知了他的家长来,家长与老师共同教育。
  凡事皆有缘由,造成杨漾出现这样的性格特征,与家长前期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一直以来,他的家长从来不过问他的学习,他不完成作业已习以为常。可是,他爸爸说,不要陪他学习,让他练习自觉、独立,“自由”发展。可是,他就是不自觉!就像一棵小树,都长歪了,不去扶它,不理睬它,它怎能自己长直?成材?当家长看到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的时候,就逼他学习,要写作业。他当然不接受了,于是,他就反抗呀,不满、讨厌、烦躁一系列的情绪就表现出来了。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连做人的根本都歪了,哪能那么容易纠正呀!为纠正杨漾这样思想有偏差的孩子,我知道,也是要打“持久战”的。平时,上课时,我经常提醒他上课听讲,做笔记,不会做的作业都叫他到办公室单独教他。像前面提到的出现大的状况,就与家长共同教育。时时关注他,事事关心他,这样坚持了差不多两年了,杨漾的对人态度有了改变,有了正确的明辨是非能力,对老师也有礼貌了,和同学相处也注意分寸了。
  孔子说:“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只要做到这样,就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了。和其他学生比还会有差距,但是,作为学困生,他就算进步了。只要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就达到教育的基本目的了。作为教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和淘气、调皮的学生,应该用宽容的眼光看待他,把要求放得低一些,持之以恒,循循善诱。用毛泽东主席“论持久战”的理论来指导,转化每一位学困生,让他们在现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那就是成功。应该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塑之材可琢之玉,不能放弃任何一块顽石,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洒下润物无声的情,播下春风化雨的爱,关爱每个学生向学生洒下满腔的爱,收获的就是一个希望,一个奇迹!  
  • 【发布时间】2019/8/7 16:59:02
  • 【点击频次】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