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作者】 梁新泽

【机构】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赵集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阅读教学是用来提高小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的最佳工具。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将富有强烈情感性、语言创造力的各国文学作品带给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丰富小学生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小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创设优美语言环境的学科,其主要的审美目标在于将中国语言的魅力传递给小学生。因此一直以来,教育界都认为阅读教学是用来提高小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的最佳工具。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主要在于将富有强烈情感性、语言创造力的各国文学作品带给学生,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来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一、要注重感悟阅读,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在长期阅读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在感悟的基础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整个感悟过程需要他们自已完成,而不是老师包办代替,给学生心灵以自由。当然,老师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而要适时加以指导。老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指导:(1)为学生指导思考的方向;(2)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想问题;(3)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入;(4)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在学生已充分感悟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展开对话,并引导学生对不同看法加以辩论,让学生在互相交流中取长补短,发展思维;(5)充分利用文本阅读,促进写作。小学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大都文质兼美、文情并茂,并和生活紧密联系。不仅有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还凝聚着强烈、丰富的情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
  二、教会阅读方法,促进阅读有效性
  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才处于形成阶段,一部分学生还不会阅读,更无从谈起阅读方法,所以,我们语文教师首先要把一些科学的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教会学生怎么阅读,读什么内容,从这些内容中我们会学到些什么,哪些内容是要我们记住的,哪些句子好,好在哪里……这些教师都要一一对小学生说清楚,讲明白,使小学生在你的精心教育下,初步学会如何进行阅读,才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了方法,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自然会提高的。例如:阅读伊始,首先要对所读作品及其作者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社会环境进行充分了解,现在是网络时代,为相关知识的寻找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渠道,这非常有利于及时掌握一些背景知识。在阅读过程中,以探索精神去发现问题,一切新奇的内容,哪怕是一段精彩的描写,小到一个生字,不懂的内容,难以理解的内容,感兴趣的内容……都要一一做好阅读笔记;第一次基础性阅读过后,教师组织学生对于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值得研究探讨的内容,一起开展研讨会,总结探索得出一些最关键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第二次深入阅读,这时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鼓励探索、思考,进一步提高阅读效率。以听说读写结合为主要渠道,把重点字、词、句、段再进行精读,并且深入研究一些值得思考和记忆的内容。
  三、创设有效阅读环境
  创造适宜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和谐的阅读教学环境,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融入文本、人情人境,诱发和唤醒其情感体验,直接感受情境的冲击力,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在有效的阅读环境中,学生自觉进入课堂和文本角色,沉浸于真情的忘我境界,文世界的博大与深邃已经转化成为学生内心世界的灵动与激情。心理学家罗杰斯曾指出,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其感觉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大限度的表现和发展。同样,语文阅读教学也只有在师生共同营造的和谐、愉悦、开放的环境中才能获得更有效的效果。
  四、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要想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还要不断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因为,学生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的提升仅仅依靠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作为其强大的后盾。而语言积累并不能通过短时间的课堂教学来提高,这是由于小学语文教材的文章篇幅较短,且课堂教学时间仅有40分钟,学生只能获得极其有限的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尽心讲解的同时,还要多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通过让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再加上教师课堂上的补充,使学生丰富自身的文化底蕴。
  另外,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指导,可以通过向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或者对问题进行解答的方式来进行,使学生对课外书籍的相关内容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准确、生动的表达自身看法,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别人的理解能力,真正做到下笔有神,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
  五、运用多媒体渲染,拨动学生的心弦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涉猎广泛,日月星辰、冰霜雪露、花鸟鱼虫、神话传说等不胜枚举,这些文章都是精品,无不让学生沉醉其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这些画面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如:在教授《鸟的天堂》一课时,利用多媒体出示“群鸟飞翔图”,随之温婉地向同学们介绍大榕树被称为“神树”的原因,此时大屏幕上播放着鸟栖息在大榕树上的视频,到此,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呼之欲出,在这种情形下学习巴金老人的《鸟的天堂》,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虽已有所改观,但教学环节中的不合理现象、问题仍然存在,从而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学过程中诸多方面的具体实施。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驱使我们必须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从而寻求出切实可行的策略,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刘玉红.浅析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2
  [2]刘小兰.浅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J].《吉林教育》2011.11
  • 【发布时间】2019/8/7 17:13:48
  • 【点击频次】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