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八年级数学活动课 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作者】 闫 娜

【机构】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十六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当前的数学教学重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思考问题、提出猜想、验证猜想、归纳总结、形成结论、运用结论来获取新知,从而解决问题。若能积极有效地开展初中数学活动课,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贯穿其中,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数学知识,这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轻松地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推理分析的能力。
  【关键词】 八年级数学活动课;实践能力;有效性

  1、目前的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最为薄弱的一个环节,关于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教法研究以及如何考察等资料也没有,平时也不怎么开设数学活动课,原因有四:一是教材中供学生研究的素材不多,要上一节课,老师感到困难;二是对于这种活动课究竟怎样组织教学?教师不知所措;三是平时供教师参考的课例很少,一些公开课、观摩课大都选择某个知识点的新授课,对于这种活动课很少涉及;四是中考试卷中没有涉及“数学活动课”的试题,即使有也是非活动内容的实质,换句话说,不开设数学活动课照样参加考试。由于评价的滞后,许多老师误认为教材中的活动课可有可无,甚至视而不见,束之高阁。数学活动课在教研活动时也往往被忽略,其实教材中的活动课内容,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和教育现状,改“学数学”为“做数学”,与国际教学接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通过数学活动课的有效开展,让学生手脑并用,获得直接经验,扩大视野,合作提高,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2、数学活动课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1)数学活动课自主性很强。数学活动课是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进行,学生至始至终处于自主动态状态,是活动的直接实践者,居于主体地位,符合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的理念和宗旨。
  (2)数学活动课实践性很强。数学活动课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从而亲身体验、尝试数学的实际应用。新课程改革重强调教学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人的发展的联系,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
  (3)数学活动课创造性很强。数学活动课通过学生的自主实践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得出数学的结论。而新课程改革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以八年级数学十一章《三角形》数学活动课为例:
  如在设计《地砖的镶嵌》这一节数学活动课中。首先要求学生准备好硬质做的边长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及正八边形各20个,活动过程如下:
  (1)使用同一规格的正多边形进行镶嵌,哪些可镶嵌成功,哪些不能,由此可得出什么结论。学生实践后易得出结论:如果用一种正多边形进行镶嵌,那么共顶点的各个角的和必须等于360 度。因此,这种正多边形的角度必须是360的因数,所以只可能是正三角形,正方形和正六边形。
  (2)使用不同规格进行混合镶嵌,可由小组成员合作完成。学生多次试验后发现以下几种组合方法:(A)2个正三角形和2个正六边形;(B)3 个正三角形和2个正方形;(C)2个正方形,1 个正三角形和1 个正六边形(有两种不同图案);(D)2个正八边形和1个正方形。
  (3)由学生各自设计一种美丽的镶嵌图案。教师提供两种样式作参考。完成后,各小组选择不同的镶嵌图案,进行展示评比。
  这一节数学活动课研究了铺嵌地砖中蕴含的数学知识,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对自然界中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思考,就会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并加以探索和解决。本节课的学习也为下一章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了一定的铺垫。
  3、有效的数学活动课能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和素质
  (1)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认识水平。从数学教材中挖掘题材,设计巧妙的数学活动课,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同时启发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其过程能有效提高教师对数学活动课认识水平,同时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在深度上得到加深,广度上得到拓宽。
  (2)能有效提升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加强对数学教师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数学观念的教育,能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活动课的设计对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是一种检验,教师要具有从日常生活和教材中挖掘出新颖的题材、设计出数学活动课的能力,这种数学活动课既要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又要启发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很强的实用性、教育性和可操作性。?
  (3)能有效形成家校共教的氛围。教育是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共同承担的一项任务和责任。数学活动课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社会对学生的活动给予支持,家长对学生的数学活动课给予理解,教师积极设计较好的数学活动课,使内容广泛而丰富有趣,能共同营造共教的氛围。
  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用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活动中学到知识,能力得到锻炼,素质也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 胡国枢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13
  [3]董林伟 孙朝仁 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研究与开发[M] 南京: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12
  [4]顾广林 初中数学活动板块的实践与认识[J]教学月刊2011.10
  • 【发布时间】2019/11/7 16:03:41
  • 【点击频次】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