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在化学教学中初中与高中知识的衔接性

 

【作者】 吴正诚

【机构】 贵州省三都县高平凤凰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在整个化学教学设计与安排上,除了教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把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的链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目的要求等方面都要为学生到高中学习好化学知识作好铺垫。
  【关键词】 初中化学;高中化学;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衔接

  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化学教师,在整个化学教学设计与安排上,除了教学生掌握初中化学知识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把初中化学知识与高中化学知识点上的链接,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目的要求等方面都要为学生到高中学习好化学作好铺垫。本人任初中化学教学十年,又任高中化学教学将近十年,本人认为作为一名优秀初中化学教师,要让高中学生学好化学做到抛砖引玉的必要性。通过本人二十多年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怎样才能做好初中与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
  初中化学教育是化学的启蒙教育。初中化学知识内容大多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其知识层次以要求学生“知其然”为主;在能力培养方面,以定性分析、形象思维为主;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初中化学教育则是化学的基础教育。高中化学的知识内容逐渐向系统化、理论化靠近,在知识层次方面,要求学生对其中相当一部分知识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在能力培养方面,由定性分析逐步向定量分析迈进,思维能力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并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具体生活问题,且能在实际应用中有所创新。
  例如:2010年温州科学中考卷:有些汽车安装了安全气囊,气囊中装备“叠氮化钠”( )等固体粉末。一旦汽车发生强烈的意外碰撞,传感器将激活特定的电路放电,叠氮化钠迅速分解生成钠并放出氮气( ),使安全气囊打开,起到保护作用。此后气体通过气囊上的小孔迅速消散,气囊收缩。
  (1)写出叠氮化钠在放电条件下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安全气囊中选用叠氮化钠的理由。
  在(1)中,虽然初中生没有学过叠氮化钠,不知其分解产物,但题目已给出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同学们只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就可写出化学方程式。在(2)中,考查相关物质的性质。初中学过氮气,知道其性质稳定,钠单质的性质是高一才开始学习,因此完成本题时学生不会从钠的角度思考性质,只会从氮气的角度来看问题,这样就可以较容易作答。由此可见,本题考查点侧重于理解层次。
  二、提高专业素养注重初高中化学知识联系性
  教师都应认识到,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也是教师学习和发展的基地。然而现实生活中本人看到很多初中化学老师加强自身学习的紧迫感和动机水平在逐渐降低,能力发展进入高原阶段,教学方法的固定化和教学内容的狭义化使他们早早进入教育生命的“倦怠期”。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面对优质生和特困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有的知识该拓展就拓展。
  ????听了一次初中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的优质课。评比中,有位老师表现非常突出,但最终没能拔得头筹,只因为授课过程中他指着铁和稀盐酸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试管中的液体强调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但事实上,由于氯化亚铁容易被氧化,此时试管中液体的颜色已不是浅绿色了。科学性的错误导致了该参赛老师的失利,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如果我们初中老师关注高中化学,在必修1的专题3的第二单元《铁、铜的获取与应用》中就能找到正解。初中化学老师熟悉高中化学,特别是必修1的内容,有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初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处理素质教育和高中升学的关系,可以利用初、高中知识的内在联系,适当地拓宽延伸一些概念和规律。如讲解燃烧、氧化还原反应等概念范围时可以适当的进一步扩大自己感触颇深,越发觉初中化学老师有必要学习一些高中化学知识,提高自己专业素养。
  三、调整教师角色,思考发展源泉
  初中化学新课程表明初中化学教育是提高公民科学素养的化学启蒙教育。它没有以高中或大学化学专业教育的预备教育为目标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学的知识内容大都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实际,遵循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于是相当一部分老师还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教学观念要改变,在课堂上应该采用新课改模式进行教学。上学期听了一位新聘来老师的一堂课,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单元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的第1课时,内容是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简单地反映酸和碱能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从而说明酸和碱作为不同类物质具有不同的性质,使学生对酸和碱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执教老师在演示[实验10-1]时,“石蕊试液遇酸变红”现象非常明显,但是没有成功地看到“石蕊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石灰水变蓝色”的现象,老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只告诉学生“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这个结论。事实上,类似的“意外”在其他化学老师的课堂上也在发生,他们以种种理由搪塞学生,或干脆就不做这个实验,只告诉学生结论,这种空口说白话的行为,久而久之就成了老师们的心病,但先去思考,去解决。且在教学中发现放置在试管架上的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后红色又褪去了,有些学生也注意到了,但执教老师没有留意这个现象。这样的一堂课,且不说其他问题,教学程度是不高的了。而以上两个问题也不是简单的初中化学知识就能解决的,它需要我们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究。前者我们不妨借鉴江阴市临港新城实验学校的姜跟华老师在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吴星教授的启发下试验成功的五种石蕊溶液的配制方法(详见《化学教与学》2012年第5期)。后者就需要我们的初中老师去学习一些高中知识,从而知道控制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是关键。我国著名的特级教师于正认为,思考是“在宁静中找智慧,”他说,一节好课是思考的结晶。由此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教育家”与“教书匠”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思考。以谋生为手段的教书匠,常常不思而教,就像蜡烛,燃尽了就没有了。一个优秀的教师往往能把“思考”作为自己发展的源泉,靠“思考”来激发自己去永恒进取,去成为太阳,不仅给学生以知识,同时成就自己的事业。
  总之,初中化学与高中化学既是知识的衔接,又是教法、学法的衔接,我们初中化学教师有必要去研究高中教材,要注意把握时机和尺度,要想尽一切办法搞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综合运用各种科学方法使初中学生尽快提高知识和能力,为初中生升入高中学习高中化学做好铺垫。
  • 【发布时间】2019/4/8 14:05:07
  • 【点击频次】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