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

 

【作者】 陈 弋

【机构】 四川省中江县凯江中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纽带。然而,当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师忽视实验教学、教师实验意识不强以及实验技能差。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完善化学实验教学评价体系,转变教师的化学实验理念,提升教师的实验技能。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实验意识;实验技能

  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是实验被选入特定的教科书之后才具有的功能,既包含实验作为客观事实为学生提供信息的“原生功能”,也包含实验作为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处理和应用信息时表现的功能。初中学生的学习以感性认识为主,他们往往通过亲自经历的事物变化过程思考世界的变化,探究和认识物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从形象思维跨越到抽象思维,实现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的统一,进而形成有关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观察与表达技能,以及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初中化学实验作为中学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使其养成求真务实的学习习惯的作用。然而,当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诸多局限,无法拉近化学实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时间紧张,教师忽视化学实验教学
  目前,在国家课程计划中,九年级化学周课时数为3课时,一般学校安排化学周课时为3课时,再加上1课时的自习。由于化学课只在九年级开设,化学新授课教学工作一般从前一年的九月初至第二年的四月底才能完成,留给中考复习的时间只有一个半月。而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按要求完成全部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完成全部探究实验、学生活动实验,同时完成知识教学和巩固检测,每周至少需要5-6课时。
  面对繁重的教学内容与课程时间的冲突,教师扩大了自身的课程权利,于是出现了“能不让学生做的实验尽量教师演示”、“能不做的实验尽量不做”等现象。这样的教学安排既浪费了教学资源,也剥夺了学生亲身获取知识、锻炼相关技能的权利,教学效果未必好。
  (二)教师实验意识不强,低估了实验教学的价值
  《课程标准》提到:“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创设以实验为主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做科学’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理念也强调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学习体验的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与交流中完成知识的获取和技能的习得。现实中,许多教师的新课程理念还较薄弱,对实验教学的价值认识不足,他们往往更重视考试结果与分数,而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在他们看来,只要能把实验过程与原理讲清楚,学生只要记住相关实验现象与结论,在考试中就会答题,就能取得高分数,而不必让学生亲自去做实验。
  在《课程标准》列举的89个课堂实验中,教师们普遍将其中的15个实验采用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组织教学,这部分仅占课堂实验总数的16.8%,大部分实验则由教师演示进行。在这些学生分组实验中,包括《课程标准》规定的8个基础的学生实验及蜡烛燃烧的探究、对人吸入与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化学实验基本操作、pH试纸的使用等相对简单的实验。既使是《课程标准》中规定的8个基础的学生实验,在有条件完成实验的学校中,教师组织实验的过程中也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完成。显然,由于教师对实验价值和功能的低估,《课程标准》中要求必须完成的基础的学生实验在学校教学中也并不能完全落实。    
  (三)教师实验技能差,因实验成功率低而放弃做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主要包括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其中,学生实验的开设要求化学教师具有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的技能,教师演示实验则要求教师具备过硬的实验操作技能,要保证实验的成功与实验现象的明显。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个别实验,对于一些教师而言操作难度较大,成功率不高,如面粉爆炸试验,大多数教师操作实验不能产生爆炸,甚至面粉根本不燃烧;有些实验现象也不很明显,如铜与硝酸银反应,大多数教师的实验现象都只能观察到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铜丝表面产生黑色物质,却无法观察到产生银白色物质,而且产生现象所需时间稍长。既然实验做不成功或现象不明显,教师们就常常放弃有关实验的操作。
  有一次听了一节“空气”的复习课。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是这节课探究的重点,教材上用了红磷完成该探究实验。由于是复习课,教师在原实验的基础上做了如下改动:将红磷改为小块木炭,同时集气瓶内壁涂上一层氢氧化钠溶液。从教师的出发点来看,这样的设计是比较好的。可以让学生明白某些燃烧生成气体的物质也能替代红磷,只需将产生的气体吸收就可以孔复习课应当有亮点,并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稍作提高。但该实验由于木炭燃烧较慢,从引燃到燃烧结束花了太长时间,导致这节课由于实验消耗时间长,没能完成教学任务。这说明教师在课前实验的准备工作上是不足的,事实上实验如果用自制的木炭,并且磨成粉末状,就可以缩短燃烧时间。教师若在课前将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做好充分的实践和准备,就能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也是使课堂顺利进行的保障。
  二、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实验教学评价系统
  实验教学是一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学生的感受、思维与习得技能。在《课程标准》的指引下,适当增大中考试题中化学实验的分值,或以化学实验为背景的知识考查,将学生课堂中习得的实验技能有机地反映在纸笔答题中,让真正动过手、思考过、有技能的学生获得相应的分值,以促进师生对化学实验教学的关注。
  (二)完善实验设备配置
  各级教育单位应加大实验投入,特别是学校应加强化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加强和保障实验仪器与用品的充足配备,形成完善的实验设备配置计划与使用计划,以保障化学实验的正常开展。同时,学校应配备具有化学学科知识背景的教师为实验教师,并对实验教师进行相关培训,以保障化学药品会管、化学仪器会用、化学溶液会配等,做好课堂教学的后勤工作。对于实验条件确实无法达到实验要求的学校,教师应尽可能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开发自制实验,以最大可能地保证实验的开设。
  (三)转变教师教学思想
  化学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要注重学生对实验的亲身体验。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增强学生对实验方案的理解,发展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一;要尽可能组织学生参与到实验的操作与观察过程中,仔细观察实验操作的步骤和产生的现象,准确、规范地描述实验现象,变多听为多做,变多看为多说,变多记为多想,真正将实验赋予学生的学习技能与思维还给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四)培训教师实验技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要求“完善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演示实验,必须保证实验的成功率和实验现象的明显,这就需要教师潜下心来,认真研究难做实验、易失败实验的细节,发现或发明实验成功的秘诀。保证实验成功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教师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如“铜与硝酸银反应”的实验,如果将硝酸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控制为3.4%,且加入适量酸使其酸化,此时再将铜丝浸入溶液中,铜丝表面就会迅速看到银白色的固体。
  参考文献:
  [1]何如涛. 活用教材内容 实施智慧教学——以初中化学“溶液的形成”教学为例[J]. 化学教育,2013.
  [2]缪徐. 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两类问题[J]. 化学教学,2013.
  [3]钱勤. 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策略[J]. 化学教学,2013.
  [4]周勇,布多.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调查[J]. 化学教育,2013.
  [5]耿虎.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
  [6]陆春华. 论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对策[J]. 化学教学,2014.
  [7]肖红梅.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低效行为的分析与对策[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
  • 【发布时间】2019/4/8 14:13:34
  • 【点击频次】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