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关于初中语文科体验式教学的研究

 

【作者】 郭三丽

【机构】 山西临汾市汾西县教育科技局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其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由此,足以证明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此探讨一下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注重的是学生的性格行为,正如新课标中提到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重点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其师生关系是通过教学中的交往、对话、理解而达成的关系,这与阅读教学过程不谋而合。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体验式教学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施。
  一、构建情境,激发体验
  阅读教学,是学生感受、感悟、思考的一个过程。阅读文本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有的是学生所没有接触过,没有经历过的时代,如:鲁迅的文章,其时代背景对于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再如,朱自清的《背影》如果不进行渲染让学生去朗读课文,学生会对文中父亲为儿子买橘子攀越栏杆这一段文字,感到好笑,很难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感受不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父爱。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就需要一个“引子”去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即:教学情境或者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与阅读内容相关的情境中,产生体验。正如伍蠡甫等在《西方文论选》选中说的:“艺术是这样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种外在的标志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也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此时,学生对阅读文本展开初步的思考,也就是说通过情境的渲染对阅读有个整体的感知。
  二、通篇阅读,深化体验
  古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阅读过程中,体验、感受作者的情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化体验。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如:朗读、默读、教师泛读等等。在这个环节,建议教师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去体验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方式,展开自己的思维想象。此时,教师可以对阅读文本进行一个整体的分解,促进学生对阅读的认识。之后,教师泛读(或者播放名师朗读),学生结合教师对阅读文本整体的分解,倾听教师的泛读,观察教师阅读时的表情以及声音的起伏,在对阅读文本进行朗读。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教学总得读”。不同时间阅读其体验结果不同,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体验收获,并且在逐步地深入。如,还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学生整体感知后,文章会有个大概的了解,即表达父爱。而在教师整体分解文本,聆听教师泛读之后,再进行阅读后,其感情就会得到升华,会从朴实的语言中,体会到作者的感受,尤其当阅读到作者“四次流泪”,以及父亲对儿子依依不舍的情感时,内心都会被触动,其体验会得到深入,阅读会有不同的感受,进而会通过作者联想到自己,或者自己和作者已经融为一体。
  三、拓展思维,表达体验
  通过反复的阅读文本,其体验会不断地深入,会体验到阅读真正的魅力所在。在不断的阅读和体验中,自我的欣赏角度也会随着转变,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强烈的共鸣,到了一定的极限,就会有想要表达,抒发自己情感的欲望。那么,其阅读可以说是成功的,他在无形中与作者的思想在交流、对话。通过阅读文本,将思维空间拓展看来,形成了思维迁移,通过体验阅读激发了自我的情感。而此时,教师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阅读文本的审美因素,诱导学生放开自己的思维,在想象的空间里尽情地渲染,保持高度的状态去体验、感受欣赏阅读文本,继而可以从中创新,以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为基准,拓展情境,深化情境。如:通过体验朱自清《背影》中的情感,可以拓展思维,表达自己所感悟的一切。
  体验式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做好引导作用,以确保学生的思想状态保持前进和体验中,这样才能使阅读教学质量得以保证。体验式阅读教学,不单单只是教师教学的一种方法,很大程度上也是学生进行阅读理解的一个方法,让学生一层层地去品味阅读,提高其审美眼光以及欣赏水平,同时对于写作材料也是一个积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阅读教学与写作相融合,通过对阅读的体验,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展开思维迁移,创作新作品。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韦志成.语文学科教育学[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4]伍蠡甫,等.西方文论选(下卷)[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 【发布时间】2019/4/8 14:16:55
  • 【点击频次】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