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如何让集体活动成为孩子交流合作的摇篮

 

【作者】 周金花

【机构】 浙江省浦江县七里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人,需要人际交往,就像需要空气、阳光、水份一样。21世纪的教育,需要的手段之一是平等对话、互相交流、合作共处,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将取决于一个社会网络之中相互交流合作的质量。然而,现代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交际范围却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局限,孩子之间的交往合作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要尽一切力量加强对小学生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为小学生的交往合作创造条件, 可以拓宽小学生交往合作的途径,有效地促进学生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教师精心组织有趣有益的集体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学会用赞赏的眼光看人,学会用热情的方式说话,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待人,学会用用真诚的心态做人。集体活动,成为孩子交往合作的快乐摇篮。
  【关键词】 赞赏;热情;宽容;真诚

  古人说:“人生不能无群。”人要享受正常的社会生活,只有在人群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才能获得。美国教育家卡耐基说:“十个孩子,有九个因交往而聪明”。今天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更需要合作的社会,少年儿童要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关心,学会创造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交往合作是小学生学会生存的关键内容。试想,一个不善交往,不会合作,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怎么能不被社会淘汰呢?因此,面向21世纪教育的需要,我们要尽一切力量加强对小学生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不过,现在的家庭多为独生子女,他们不但已根本无法体验传统的手足之情,而且居住状况已脱离了“公用空间”,进入了“独门独户”状况。独生子女之间的交往变得越来越狭窄,越来越局限。孩子之间的交往合作存在令人担忧的现象。
  一、交往合作中的不良现状
  (一)夜郎自大,不愿倾听
  【案例描述1】:班里的小A学习成绩优异,父母亲都是浙大老师。由于父母工作忙碌,小A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他平时喜欢看书,兴趣广泛,能言善辩,每次上课,他总喜欢把手高高举起,发言欲望强烈。可是,小A性情浮躁,从不耐心耐心听取别人的想法;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对别人的见解不以为然;不认真听,表述内容总是重复。这也致使班级学生不太喜欢他,每次班干部竞选,得票率不高。
  分析:这样的孩子往往在家是“小家长”,父母比较溺爱,在家说话比较随性。孩子的性格比较固执,在处理事情时,不愿倾听别人的意见,常常自以为是。这样的孩子没有学会与同学沟通,久而久之,同学对他也就缺乏信任,不愿与他交往。
  (二)固步自封,不懂沟通
  【案例描述2】:小B是一位被大家公认为“最会打小报告”的女孩,她也是老师办公室的常客,经常会为同学间的一些小事来报告班主任,如:作业本被某某同学弄脏了,同学不让她玩游戏或是某某同学不和她好等,每次,她总是想着别人的不是,谴责别人的言行,从不说自己的不是,似乎她是天底下最委屈的人。她的爱打报告,自以为是,很不受同学的欢迎,特别是班里的男生,都不愿和她一起玩。
  分析:像小B这样的孩子,与同伴间观点不一致或发生矛盾时,只知诉诸于老师或家人,不懂得互相交流想法来进行沟通、解决矛盾。碰到问题时,他们总是想着别人的不是,谴责别人的言行,为自己找种种开脱责任的理由和借口。如一起玩游戏时,一些学生会来告诉老师:“ 某某不让我玩!”其实是同伴们约定的游戏规则不为他(她)所认可,想玩但不肯服从他们的规则,又不尝试着与同伴协商,再如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会出现争抢一个角色的现象,争了半天还没分好角色,而具有协同精神的小组已经完成了任务。这样的孩子,总希望别人护着他们,而自己不知道用心包容别人,
  (三)沉默寡言,怯于参与  
  【案例描述3】:小C是班里最沉默的孩子。他是一个来自安徽农村的转校生,说话发音时没有翘舌音,上课时总不敢发言,生怕遭到同学的嘲笑。课间,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有同学找他玩游戏,他也只是摇摇头表示拒绝,有时会站在走廊一边看着其他同学玩耍。很长时间了,他没有朋友,在班里是最不善于交往合作的孩子。
  分析:这类学生缺少自信,总认为别人说的、做的比自己好,不敢主动参与到合作活动中去,自认为没有十分的把握不会轻易地表达或行动,即使在同伴邀请或分配给他(她)任务的情况下,他(她)也有可能推却。这类学生在合作过程中往往会选择最简单,最低难度的项目。在任务完成不理想的情况下,会有沮丧、泄气、局促不安等表现。
  二、在“集体活动”中优化交往合作
  以上几种现象是孩子在交往合作中个性化的表现,如果教师不加正确引导,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孤僻,不合群,冷漠,任性等不良性格特征,从而影响孩子的健康发展。不过,在学校如果能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无疑对他们的交往合作能力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集体活动为小学生的交往合作创造了条件,会让孩子们结交更多的朋友,给他们提供更多的交往合作的场所。同时,集体活动也拓宽了小学生交往合作的途径,有效地促进学生交往合作能力的发展。那么,我们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如何巧借“集体活动”这一平台培养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呢?
  (一)在集体活动中,学会换一种眼光看人——赞赏
  有位美学家说,世上缺少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看一棵树,看花、看叶、看枝干、左看右看,只要你带着欣赏的眼光,带着美的心情,总能在一棵极普通的树上发现出美来。其实,看人也一样。生活是美好的,问题在于我们是否有善良的本质和善意的眼光。换种眼光看人,每天用心去发觉别人的长处,并从心底去欣赏和赞美别人呢,你就会发现,你的身边都是朋友,与人共处合作,很快就能圆满完成任务。
  有人说:人性最初的需要句是得到别人的欣赏。“说说队员的优点”是一项让学生学会赞赏别人的有效活动。在每个月,我们中队都会开展互送“优点卡”的活动,正所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学生通过写优点卡,可以发现他人的长处,从小学会欣赏别人,有助于建立起融洽的同学关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班主任在月初会布置孩子们发现别人优点的课题,孩子们从文明有礼,遵守纪律,拾金不昧,热爱劳动,勤奋好学,成绩优越,乐于助人,诚实勇敢,爱护公物,讲究卫生等方面关注身边的队员,采取小组同学互评互写优点卡的做法,即在一个小组中,同学间都可以相互找优点给他人填写优点卡,但填写时必须实事求是,而且要注意抓住几个要素:有时间、有地点、有人物、有细节、有自己的点评。例如:

优点卡
戴轩同学:
  昨天早上在上学路上,我看到你手上拿着一只白色的塑料袋。很多同学吃完早点后就随手把塑料袋扔在路边。可你却走到离学校50米的垃圾桶边上把他扔进垃圾桶。我觉得你真是一位讲卫生,有环保意识的好同学,我要向你学习。                               
  你的同学:英杰
  2018年3月

  在这份优点卡里,时间、地点、人物、细节、感受全有了。虽然只是一个细节,但是它真实、生动、感人,对孩子的激励是出乎意外的。在每月最后一周的班队会上,班主任组织队员开展“分享优点”活动,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评比文明之星、班级之星等。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只要发现了,队员们就能接到同学们写的“优点卡”。每每此时,我们的队员会特别的欣喜与激动,是啊,人人渴望得到“优点卡”,得到同学的赞赏与鼓励。“你画的画的真棒!”,“你朗诵的《祖国,我爱你》真有激情,我热血沸腾了”,“我真羡慕你又得了一颗星”“感谢你又为班级争了光”……得到“优点卡”的队员体验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集体的温暖,写“优点卡”的队员则收获了一份友谊——多了一个朋友,集体更团结奋进了,队员之间更和谐融洽了。
  像案例1中描述的小A那样夜郎自大,不愿倾听,不愿接受别人的意见的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也会逐渐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接受别人的良好建议,学会真正的交往合作。正如他自己在日记中所写:
  今天,好朋友张强送给我一张优点卡,上面写着:

  小A,你在周三的小组讨论“春游计划”中,不再像以前那样总抢着发言,总滔滔不绝说着自己的设想,而是认真听取别人的建议,适时进行补充发言,队员们群策群力,使得我们小组的“春游计划”是全班考虑最周全,活动最丰富的一份,得到了老师与同学的认可,你的进步真大,我们很愿意与你再次合作。
  好朋友:张强
  2018年3月

  看到这张优点卡,我的心情真的非常激动,我想,以前我确实太过于表现自己,而忽视了队员的感受,太过于固执,而失去了许多与别人合作的机会,今后我一定要改正缺点,多听同学建议。因为我明白:换一种眼光看身边的同学,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机的闪光点,只有相互学习,才会让自己有更大的进步,只有学会倾听别人,学会赞赏别人,才能与别人有更好的合作。换一种眼光看人,路会越来越宽,朋友会越来越多。
  诚然,“给学生找优点,撰写优点卡”这样的集体活动给孩子们创设了认识自我,欣赏同学的平台,给那些自卑、胆怯、孤僻的孩子带来鼓励,带来希望,让更多的孩子找到自信,得到朋友。我们的孩子将会乘着优点卡的“动力翅膀”自由地学习,愉快地成长,快乐地交往。
  (二)在集体活动中,学会换一种方式说话——热情
  “口者,心之门户也” ,与人交往,免不了要和别人有语言上的接触和交流。因此,注意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语言理解能力和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在我们眼中,孩子大多是单纯的,对同学没有恶意,但如果说话时不注意分寸,缺少礼貌,语气冷淡等,都会给交往带来障碍。分析现代的孩子,大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为人处事比较任性,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吃亏。据北京有关研究单位对小学独生子女社会适应能力的一项表明,每天放学后,孩子们认为接触最多的是自己的亲人,共计为57.2%,与同学及邻家孩子一起玩的为26.7%。造成这种状况可能有许多原因,但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是孩子们自我中心的意识愈来愈强烈,更多关心自己,很少顾及他人。这些孩子,已经习惯于让别人为自己服务,他们在与别人交往时,往往缺乏热情,说话单刀直入,而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别人。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拓宽各种途径开展系列集体活动,给孩子创设交往合作的场所,让他们在展示自我,与人交往中学会最佳的说话方式。
  首先,我们可以开展”小小故事大王”选拔赛,“编童话故事比赛”,让小学生多听多讲故事,进行队干部的“竞选演讲”,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条件,组织学生投身社会,开展“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为主题的旅游景点污染情况的调查实践活动等,扩大交际范围,为小学生的语言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在我们班,每学期还要开展“微笑天使”的评选,要求孩子在与人交谈时做到大方、热情,懂得谦让,且能常常用微笑面对别人,谁在这方面做的最好,谁就是“微笑天使”。无疑,这一活动的开展,孩子们更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见到老师、同学主动问好,请别人帮忙时,会说“谢谢!”,同学有困难时,会主动帮助,不嘲笑、不奚落,做一个文明的现代小学生。
  其次,我们要教育孩子学会倾听,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倾听,就是要学会在与人交谈的场合,克服浮躁之气和傲慢之举,做到认真而仔细地听取别人的倾诉和发言。神情要专注,眼光要集中在对方的面部。如果说“倾听”是一种接受,是一种在是否诚恳和耐心中,显示态度的行为,说话则要有感情投入,要主动、热情。启发学生在和别人说话时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委婉的语言,面带微笑地向对方说明,在批评别人,对别人进行忠告和规劝,向别人道歉时,要注意分寸、场合,要客观、避免武断。总之,让学生明白,改变过去变动、缺乏技巧的讲话方式,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主动热情地与别人交流,才能更好地与人交往,更好地与人合作。
  (三)在集体活动中,学会换一种态度待人——宽容。
  以诚待人,宽以待人。人际相处关系中,人的度量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品质。古今中外,成大事者莫不以大度为怀,所谓“量小非君子,无度不丈夫。”朋友相处要有充分的度量,不要因琐碎小事而葬送来之不易的友情。可以这样说,能与同学、朋友相处融洽的人,必定是豁达开朗的人。他们通常有比较正确的生活态度,总会以乐观的心情来面队世界,总会友善待人,宽厚待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现代的小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大多是在被父母及家人包围着、宽容着、甚至是溺爱着长大的,他们大多已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的宽容,却不知道也要宽容待人。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常常遇到误解、不快等事情的发生。在上述的案例描述2中,小B的固步自封,不懂沟通,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学会宽容别人,做任何事情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没有更多地考虑别人。在同学之间的交往中,宽容是获得信任和支持的前提,是交往合作的基础。学会宽容,就要善于从他人的立场看待问题, 更多地去了解别人,从他人的观点来看事。为了让学生学会宽容,班主任可以开设多种主题队会或心理辅导课等,让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宽容别人。下面是一位班主任的心理团副课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宽容待人,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宽容待人的人。
  活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拍摄相关场景,制作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活跃气氛。
  热身游戏:
  请学生每人带一把剪刀,一张纸。
  请同学们把纸折一下,剪一刀,请同学们把纸再折一下,再剪一刀,请同学们把纸再折一下,再剪一刀。
  请学生将纸展示给大家看,各不相同。思考为什么会不同?
  小结:同学们,刚刚老师只叫大家折、剪,但没有说明怎么折、怎么剪,所以同学们不知道怎么剪,剪出来的花样各不相同。其实,我们人与人之间如果缺乏交流,缺少沟通,就很难相处。请把剪刀、纸放下。
  二、实话实说,明确为什么要宽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实话实说,进行一次心灵的对话,好吗?
  1、调查:
  在近一、两周内,你有没有和同学发生矛盾?如果有,发生过几次?(板书情况)能说说看是怎么发生的?发生了怎样的矛盾吗?当时你心理的感受是怎样的?
  2、播放录象3,为什么他们没有吵起来?
  3、是的,因为同学懂得宽容,所以矛盾没有发生。而我发现我们同学在谈过去发生的矛盾时都是笑着说的,这是为什么?事后不少同学都以道歉,表示友好解决了矛盾。可见(宽容能减少减缓矛盾,宽容能增进友情,宽容能带给我们快乐)。
  4、那我们要不宽容结果会怎样呢?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或听过因小矛盾激化,变成大事故的呢?
  请学生说一说(可事先请学生收集一些)
  教师看情况介绍事实:
  一件事情是北京公交女孩被售票员掐死的惨剧。因为售票员另一件的一些低素质的举动,以及索要本不该索要的车票,小女孩毫不留情的指责了售票员,终于使售票员恼羞成怒,最终竟不顾后果的掐死了小女孩,酿成了举国震惊的惨案。
  5、这些都是由小事酿成的大错,怎样防止这些悲惨的事不再发生呢?
  出示:11月16日是国际宽容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国际宽容日的目的在于让人们和谐、和平地生活在一起。引出课题:学会宽容待人。
  三、学习宽容待人
  1、由学生所讲的事例引出(学会冷静,学会等待)
  2、两段录象比较引出学会宽容要学会换位思考
  播第一段录象,请同桌分角色想想,妈妈加班去了,孩子回书房了,那接下来妈妈和孩子各会怎么想,怎么说?
  播第二段录象,再请分角色说一说。
  小结:录象中的男孩因为没有替妈妈想一想,所以和妈妈闹得不愉快,而那女孩能谅解妈妈是因为站到了妈妈的角度想问题了,(学会宽容我们就要学会换位思考)。
  3、宽容的故事:《母与子》。
  小结: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宽容待人能感染大家!
  4、将班中学生身上出现的矛盾做成求助信,请每组学生商量着回一封信,让学生在回信的过程中学习宽容待人。
  5、进行交流。
  谢谢各位同学,相信这些同学收到你们的回信,也会和你们一起来努力宽容待人的。
  四、总结,送名言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宽阔的是我们的胸怀。”因此,不开心的时候,或者每一天对自己说这样一句话:“我的心比天宽,快快乐乐每一天。”
  这个活动方案层层深入,学生在活动中逐渐明白宽容的重要性,慢慢学会怎样宽容别人。我们中队为了让每位队员体验宽容别人的快乐,还开展了“宽容忍让我先行”的活动,我设计了一份表格来要求队员将自己一周内与别人相处时,能够做到宽容忍让的事情记录下来:




  
  在周五的谈话课上,我会组织队员们将自己的表格在全班交流,真诚袒露自己的心得体会,有的孩子往往在这个时候感动的泪流满面。比如张平同学写道:
  在周二的美术课上,坐在我后面的许杰不小心把水粉调色盘打翻了,“啪”的一声,水花四溅,我刚买的新裙子上顿时沾上了五彩的颜料,多脏啊,我真懊恼,当时真恨不得也把颜料往她身上泼。可我一想到,许杰也不是故意的,况且看她一个劲向我道歉,我也就原谅了她。许杰在放学后,坚持要留下来帮我做值日,我很感动。宽容别人,多交朋友,我感到很快乐。
  少一分斤斤计较,少一分对别人的耿耿于怀,队员之间的交往会更阳光,更真诚。教师在多样化的集体活动中,给孩子创设良好的交往合作氛围,让他们互相宽容,团结一致,友好相处。我相信,一些固步自封,爱打小报告,总是指责别人不是的孩子在这样的活动中会慢慢意识到:会宽容别人是多么的美丽。
  (四)在集体活动中,学会换一种心态做人——真诚
  真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真正能够打动人心的惟有真诚。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是说真诚的力量无坚不催。在人际交往中,真诚代表着信任,代表着关怀、代表着友谊。我们的孩子需要得到别人的真诚帮助,也要学会真诚地帮助别人。
  在案例描述3中的小C沉默寡言、怯于参与,归根结底是过于自卑,在心理学上,自卑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点。自卑,即一个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等作出偏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人、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等。在社交中,具有自卑心理的人孤立、离群、抑制自信心和荣誉感,当受到周围人们的轻视、嘲笑或侮辱时,这种自卑心理会大大加强,甚至以嫉妒、自欺欺人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这样的孩子,非常需要教师与同学的真诚帮助。课间,老师多动员同学主动找他们玩游戏,多帮助这一类没有自信的孩子。上课时,教师多发现孩子的优点,多鼓励发言,还要创设机会给他们表现自己。因为自卑、内向腼腆的孩子,都有一种强烈的“被保护”意识和“被发现”意识。
  小C的钢笔字写得好,在平时,我会经常把他的作业放在教室展览,增加同学对他的好感,也增强他的自信,渐渐的,我发现孩子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在平时的交往合作中,我也一直寻找合适的机会开展集体活动,帮助小C尽快融入班集体。
  【案例描述】一个下雨天,上活动课,我组织同学们在教师里做“密令”传递游戏,同学们一个接一个兴奋地传递密令,可传到最后总会走样,所以大家开心极了。小C似乎也被这气氛感染了,眼睛里闪烁着几许高兴的神色,我心里一动,走上前,把瘦小的小C拉到最前面,同学们都狐疑地看着我,我笑着说:“下面我让小C做第一个传令人。”教师里静了下来,我弯下腰,凑近她的耳朵,缓慢而清晰地说出十个字:“真希望您是我的好朋友!”
  “密令”一说完, 小C的脸一下子红了,眼睛直勾勾望着我。我用鼓励的目光迎着她,用力地点点头,在这一瞬间,她的眼眶竟润湿了。
  她转过声,嘴凑近第二个同学耳边低语,新一轮的“密令”传递开始了。我握着小C的手,并清晰地感到她的小手在颤抖,我知道,她在激动地等待着这次“密令‘传递的结果。
  终于轮到最后一个同学了,我让他走到前面,把手中小C的小手交给他。他友好而又诚恳地望了小C一眼,大声地说:“真希望您是我的好妹妹!”随后他又特意握紧小C的手,两只手高高举起……
  教师里一片寂静,随后,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走过去,将他俩拥在怀里,哽咽着带领全班同学再次把密令诵读:“真——希——望——你——是——我——们——的——好——朋——友!”虽然我故意多加了一个字,但同学们仍一字一顿地读地格外准确、响亮……
  从这以后,小C似乎变了个人,渐渐地有点合群了 ,同学们也主动与她玩游戏,交朋友,还热心帮她纠正语音正确地朗读课文……课堂上, 她的小手也能高高举起,站起来勇敢地回答问题,每次都有同学把热烈的掌声送给她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诚的关切,这是和谐发展的一般基础,在这个基础上的各个品质都会获得真正的意义。”他强调的是教育需要真诚,唯有真诚,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有成功的教育。改变从“心”开始,改变用“心”为之。为了帮助小C能克服自卑心理,尽快融入班集体,我抓住活动课的机会,带领大家做“密令”传递游戏,巧妙地将小C迫切希望班集体接纳她的心理需求传递给大家,通过活动,使她体会到了老师真挚的爱和同学间纯真的友情。“密令传递”已然成了一次“爱心传递”。
  总之,集体活动是提高学生交往合作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交往合作的快乐摇篮。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年龄特点、性格特征等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体活动,帮助孩子走出交往的误区,让孩子在体验交往合作成功而喜悦的同时,充分认识交往合作的重要性,进而把合作外显为自己的实际行为,内化为自己的品质,做一个善于与人交往,受人欢迎的新时代好少年。
  参考文献:
  [1]《儿童发展》江苏教育出版社
  [2]《人际关系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暨南大学出版社 
  [4]《小学生交往问题、交往困难的教育案例》中国教师
  [5]《发展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9/4/8 14:32:34
  • 【点击频次】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