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论农村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

 

【作者】 伍才华

【机构】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泸沽湖镇山南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新课标对小学各年级段都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分析,探究课外阅读指导、训练的策略,初步构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指导方式。
  【关键词】 课外阅读;现状;策略;激趣;指导

  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说的是知识的拓展和获取。“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说的是知识的内化与升华。但总的来说课外阅读对学生来说有四大益处:一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世界的需要;二是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活跃思维,三是课外阅读是对课内学习的延伸以及补充,以及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增加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最后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开展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而且也是积累语言、丰富知识的有效途径。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课外阅读量作了明确的规定,要求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但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教师足够的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停滞在原始自发状态。其现状令人担忧,可归纳为盲目放任。主要表现是:
  1、盲目。学生不知道读哪些课外书,缺乏选择性,没有导向。
  2、无计划。有兴趣时就读,没兴趣时就不读;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不读。可谓“一曝十寒”,缺少计划性和持久性。
  3、不平衡。兴趣所系,阅读兴趣浓的学生看的课外书多;没阅读兴趣的学生看的课外书少。条件所限,尽管有阅读兴趣,却无书可读。
  4、低效性。由于缺少指导,学生读书不得法,吸收少,效果差。
  针对上述情况,那么,身处农村小学的我们应该怎样因地制宜的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呢?通过实践和思考,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阅读指导和训练。
  一、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我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相联系的。”只有在学习中产生一种迫切的探索新知的欲望,学生的主动积极性才能得以发挥。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做法是:
  首先,借教材激趣。可以预习拓展。即在布置预习时,发动学生广泛收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把课内外阅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前,可让学生收集有关安徒生的资料。如他是哪国人,一生写了多少童话,哪些童话最有趣等。 还可以课后延伸。即在教完一篇课文后,引导学生读与课文相关的书。如学完《卖火柴的小女孩》,当学生还沉浸在对小女孩悲惨命运无限同情时,可引导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集》;教完《少年闰土》,可以“中午闰土又是怎样的呢?”一问,引导学生去读《故乡》;教完《草船借箭》,可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等。
  其次,借课外书激趣。教师可通过讲述某本书中最精彩的片断,在学生的“胃口”被“吊”起来时,因势利导,让学生去读这本书。
  再次,借榜样激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可以给学生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还可以让班级公认的爱读书的学生交流体会。
  最后,借竞赛激趣。“争胜之心,人皆有之。”通过开展阅读竞赛,调动学生读书积极性。
  二、推荐课外阅读材料
  在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可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适时地向他们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减少盲目性。中低年级学生,可推荐他们读一些童话、寓言、儿歌、谜语、优秀作文等浅显易懂、通俗简短、情节生动、符合他们口味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可引导他们读一些科普读物、民间故事、小说、诗歌、名家名篇等。另外,可建立班级图书角,让每一个学生有书可读。
  三、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
  要想走出“低效”,加强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至关重要。可教给学生以下几种方法:
  1、摘抄划句,它的重点在于有目的地一边阅读、一边摘录所需要的有关内容,便于理解、应用、查考。教师在指导中,可先提出摘录和划句的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划、一边摘,或妙词佳句、或名言警句、或知识哲理、或问题答案,教学生分门别类地摘录在自己的本子上。摘毕,要写清什么时候、摘于什么刊物、作者是谁。最好能帮助学生制作阅读卡片。
  2、批注“挑剔”,批注“挑剔”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要解放思想,不迷信作者,发现疑难之处或有不同看法等,就在课文的书页空白处进行批注,发表个人评论意见,对错误、消极的敢于“挑剔”。这种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3、反复阅读,叶圣陶先生指出:“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味,一字一句不轻易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征。”为此,对一些重点文章,或重点章节段落,要反复阅读,阅读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培养“真读书”的本领。
  4、目标攻击。有的课外书很厚,对于小学生来说较难把握,教师可指导他们学会在阅读时树立一个个目标,然后采用“直奔中心法”或“跳读法”去捕捉与目标有关的内容。这不仅能培养学生抓住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效果,而且能逐步加快读书的速度。
  5、质疑问难。能提出问题,是读书中思考的收获。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时学会处处设疑,于探究中释疑、解疑。“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6、读写结合。这里所说的读写结合,主要指两种形式,仿照原文内容和表达方法练习写作。或者写读书笔记。
  7、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成果。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兴趣易激也易失,为了使学生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课外阅读成果,享受进步、收获的喜悦。可以举办阅读成果展示会。将学生的词句摘抄本所写的读书笔记以及在各种读书竞赛中所获的荣誉进行展示。也可以举行读书报告会、故事会。让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读书征文活动。
  叶圣陶先生说过:“课本必须善读,一也。因善读课文而能自读其他书籍报刊,二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语文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学观,从素质教育的高度,认真对待,让课外阅读真正发挥“厚积而薄发”的作用,为学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基础。
  • 【发布时间】2019/4/8 15:00:37
  • 【点击频次】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