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民族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开展初探

 

【作者】 韦有刚

【机构】 贵州省都匀市匀东镇王司中心完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各民族都有着优久的历史以及丰富的民族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瑰宝,由于近年来民族的汉化,民族文化的传承出现问题文化越来越汉族化,如:大量的村民外出务工,许多家里只有老人和小孩;外来商品的流入替代民族的物品如布料、生产生活用具等;外来文化的流入,如:国家对普通话的推广,英语伸入到学校课堂,加上原民族语言没有文字记载,都是口传心授,民间交流通常都用汉族语言等,民族文化正在逐步消失。民族的文化越来越的汉族化,王司中心校位于都匀市东部,距市区30公里,管辖的教育区域的村民96.5%都是少数民族,这些民族分别是苗、水、布依族等,民族文化也是如此,传承和发掘地方民族文化刻不容缓,作为学校民族文化进校园义不容辞。为了更好的发掘和传承民族文化,学校经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鼓励教师编写地方教材
  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学生熟悉和喜爱的艺术门类,为了让学生了解本地的地理地貌、民族风情、特产等,让乡土教材进入课堂,使校本教材开发和我镇的民间文化艺术特色很好结合,我们将学校从事研究方面的教师及勤奋敬业,敢于开拓创新的骨干教师组成课程教材开发委员会成员,积极投身于编制地方教材研究中,这个设想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通过一年多时间来,教师集体智慧,经验和能力的创造发挥及有关专家的反复论证。编写地方教材《话说王司》,此书分:地理地貌、行政村落、学校布局、风景名胜、民族风情、风味小吃等,向学生介绍王司的基本概况,学生得到《话说王司》后,非常开心,认真翻阅了解,以前看到的都是关于其它的书,这一本介绍的是自已的家乡,大家都高兴的交流着:“这篇是写家乡的溶洞。”“这篇是写我们的学校。”“这一篇是写家乡的六月六。”“这一篇是介绍我们怎样烤酒。”、学生又传给家长看,家长们更高兴。这一本教材老师都还没有讲,学生就兴致勃勃的翻阅起来。在地方课上,同由于课程都是当地老师编写备课更是得心应手,上起课来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学生对王司的地理环境、民族风情很快了解并铭记于心。 
  二、创建民族文化展览室
  1、民族特色物品搜集。
  由于学生年纪小,认知少,学校不可能把他们带到各个村寨去了解各族的文化,要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这些民族文化,就得建立自已民族文化展览室,经学校商量由美术老师来抓此项工作,学校提供一间教室和展示柜6个,然后学校对民族文化物品进行搜集:老师发动学生回家搜集一些废弃的或不用了的民族特色的物品送给学校;一些热心的村民向学校赠送一些具有民族特色大件或贵重物品;学校在市场上购买,然后对物品进行分类摆放,一类是纺织品有围腰、背带、袜垫、头巾、苗带等,另一类是农具有犁、耙、扒米耙、风簸、筛子、鱼笼、织布机、织带机再一类是愉乐类:苗毽、鸟笼等。在搜集到的物件旁贴上标签,写明物件名称以及哪一民族的东西和物件的用途,把民族文化融入校园环境建设。
  2、学生参观学习了解当地民族文化特色。
  我校开展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挖掘民族文化;使他们在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较大较快的发展,增强他们的探索与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校利用地方课程让教师带领学习去展览室参加学习、让学生对自己民族物质文化了解,使校园环境形成显著的民族特色。学生们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来观赏、学习,激发了他们对家乡的无限热爱之情,树立了建设美丽家乡的远大志向。
  三、利用课间、课外开展各项活动  
  民族文化教育内容的选择主要依据本地特色文化,如民族歌舞、民族声乐、民族体育、民族工艺、民族绘画、民族语言文字、民族民俗等,犹以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作为重点。教学目标的制定要依据民族文化的传承要求及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我校创办课外兴趣小组织学生跳芦笙舞,吹芦笙、织苗带。
  学校重视现有教师资源的培训。聘请非物质文化传承方面的专家、学者、民间艺人给老师们讲课,聘请民间艺人、民族文化专家做学校辅导教师。一方面,让教师们了解和掌握民族文化的历史现状;另一方面,让他们知道如何学习、挖掘、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师生们在这自然和社会相融合的人文环境里学习和生活,平添了一份责任感、一份自豪感,潜移默化地滋生,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并由然而生对学校、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是任何的课本教育教育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总之,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增强了学生的乡土情感和意识,使学生树立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决心。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孩子们主动探索,亲身实践的兴趣得到了加强。从中获得亲自参与,亲自体验的经验。借助学校教育这个平台,能使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得更科学、更有效,能使学校的课程内容更丰富、更充实,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青少年儿童在学校除了学习到国家规定的课程外也学到了自己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是推行素质教育的有力策略和手段,应致力探索、不断完善。
  • 【发布时间】2019/5/7 9:43:42
  • 【点击频次】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