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浅谈小学数学练习设计

 

【作者】 赵 俊

【机构】 贵州省六枝特区牛场苗族彝族乡代家包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小学数学的练习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也是课堂内容的提升和综合;更是学科知识的应用和迁移。合理的数学练习设计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进而使学生在思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并形成乐于探索的态度。下面结合我在教学中的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情景结合,密切练习
  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进一步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工具。学生的学习应脱离枯燥的纯数学的没有任何乐趣的学习,应该将学习的内容放到具体生活情境之中去。让学生在具体的、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中去学数学、用数学、并用数学来解决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只有这样才可能激起学生创新的激情,才可能让学生向更高目标挑战。如小学低年级教材中有些作业模拟了超市购物、运动会等生活情境这是此时的完美表现。比如:在刚学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后,可设计出手指头来“凑十”的游戏,学生边说边做。一生说:我出3;另一边说:我出7;进行练习,这样组织孩子们尽情地自由交流、自由活动、自由表达从而进一步理解如何进位。在不知不觉的练习中,学生既深深地掌握了知识,又非常高兴,这样更利于学生对数学的喜欢。学生在这些开放的情境中,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积极主动地思考,会收到更好的成效。
  二、练习要新颖、有趣
  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并以此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尽可能地选择生动活泼的习题让学生感到数学的魅力无穷。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之内在力量,设计游戏、猜谜语、儿童走迷宫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如:学完《分类、认识物体》后,我们布置学生去收集生活中各种不同形状的玩具、用具、积木、实物等。通过个人或小组的智慧去组装设计成各式各样的模型。就这样孩子通过“找一找”、“数一数”、“比一比”、“拼一拼”、“拆一拆”等趣味性的活动,既有效地完成了作业任务;又形成了多种能以是补充、匹配、补缺、画图等。在学习《图形的拼组》时,我采用学生动手拼一拼的游戏,拼出各种图形后,说说它们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再动手练习时,加深学生对不同图形的认知。
  同时,我们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智慧插上敢于想象的翅膀。只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学生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便遇到困难,也会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通过练习,得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三、多样化的练习更利于学生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动手操作、图画演示的形式、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我觉得数学手抄报就是比较好的典型,我在教学时常常用到,既打破传统枯燥的数学练习,又可以练习巩固刚学的知识,当然,还有很多的形式可以进行。
  学生在完成练习时,我们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展现出来。例如:学习完《利息》这一知识后,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主题作业,调查目前银行利息情况并做专题小报告、帮助家长拟订一份储蓄计划、学习填写存单、计算利息税等。如此丰富的内容一定有合适每个学生的要求。学生也一定会选择符合自己专长和个性的题目去完成。相信学生的解答是丰富多彩而富有创造精神力激活了创新思维。如:在学完《分类》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比一比谁的课桌抽屉最整齐,谁的书包理得最有条理。并让学生回家整理自己的房间,再次感受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家长看到孩子的“成绩”也会拍手叫好,同时又让孩子拥有成功的体验,坚定了独立意识和自主性。通过这样一些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切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探求知识,并形成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是扎实有效的。
  四、练习要有质有量
  有效的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有习题数量的保证,而且要有练习质量的保证。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还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接受才行。心理学家曾研究证明:第二次重复学习的识记效果会提高18%,第三次重复学习的识记效果会提高了7%,由此可见练习次数绝不是越多越好。那么,如何做到精简精练那?练习的设计就要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习。练一题、管一类,重点在于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力求以数量相对较少的练习获得知识的全面到位。方法全面掌握,智力、能力有效提高。从而达到练习的最优化,可以达到以少胜多的目的。实践证明,练习的份量多,势必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和身心健康。
  还有一些学生为完成作业量而草率从事,降低了练习的效率。反之,练习份量少些,完些时学生做的才能更认真、仔细、工整、准确规范。
  五、习题设计要来源于生活
  《数学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育不仅要考虑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而且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模型的建造要来源于实际生活。这样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多方面更会得到进步与发展。比如:我在教学《公平性》一课时,克服任务观念,放手让学生们在小组里运用扑克牌、骺子、转盘等实物动手游戏,让他们体会到公平的原则是很重要的。这样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感受真理;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会知识;在充分的体验中提升能力。
  在教学《升与毫升》时,每一道习题我都让学生运用生活器具和量杯、量筒进行实验,在估一估、倒一倒、看一看、测一测、想一想等环节中不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表面上看,似乎浪费了不少时间,但实际上学生的数学学习的热情更加高涨,兴趣更加浓厚。这不正是我们每一位数学老师所日思梦想的吗?
  总之,习题设计的艺术可谓无穷无尽,我们必须在实践中逐步去探索和挖掘。利用更新、更多的科学方法来设计练习题,要正确地理解练习题的价值。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出发,针对不同的知识特点,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并解决灵活多样的习题。由此,让我们更容易的得出,数学练习环节的设计也会成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小视的主要角色。
  • 【发布时间】2019/5/7 11:48:01
  • 【点击频次】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