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不可忽视的几个教学要素

 

【作者】 黎宏强

【机构】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信都镇第一初级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作为教师,当你对自己所任教的学科通透之后,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应用自如,才能引领学生理想的翅膀飞翔,激发出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意志和兴趣,使学生在未来的成长中勇于攀登科学高峰。下面,我就以生物科教学来说吧!生物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同时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呢。
  一、引导学生对生物知识间的联系思维:在生物知识中,有很多知识都不是独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的,作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相互关联的知识进行整合,久而久之,学生就养成了整合知识的习惯,同时,也让学生消除知识中的疑难;例如:生物学中的“呼吸作用”,从生物知识的定义来看是:生物利用有机物,把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文字表达式是:有机物+氧气-->(线粒体)二氧化碳+水+能量,这么一来,在教学过程中,我就发现许多学生对“呼吸作用”的理解就抽象而深奥了,不知如何去掌握;于是我在教学中就这样引导学生,把抽象转为形象,把深奥转为浅显,我把动植物以及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联系起来进行整合;动物以人为例:氧的来源: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泡-->肺泡上毛细血管-->循环系统-->某组织细胞A;有机物的来源:(以葡萄糖为例)葡萄糖-->小肠毛细血管-->循环系统-->某组织细胞A;然后某组织细胞A利用氧将葡萄糖(有机物)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然后整合植物和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原理是一样,都是在细胞内、在线粒体的作用下完成。这样一来,学生对知识就能透切理解,豁然开朗,还无形中把呼吸作用和呼吸给区分开来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并激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乐于思考问题,找到学习的乐趣,不局限于死记硬背;提高学生整合知识、找到知识之间联系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良好习惯。当然,在呼吸作用中,还包括无氧呼吸的情况,对于初学者,无氧呼吸暂放一边,点到为止。像这样知识间的联系,其实还有很多,不但是生物学科,其他学科也一样,也要我们老师多加关注,才能帮学生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老师勤于动脑才会培养出善于动脑的学生。
  二、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知识学习任务: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明确学生的知识学习任务,思维明确,而不能让学生的思维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漫无目的的飞扬,不知道自己的学习任务范围,所以,教师一定要在小结时明确交代本节课的学习程度;
  初中学生的年龄还小,自己的知识储备还很少,我们在生物教学中要适当把握个度,因为,初中生物课本内容安排得比较宽松,由老师把握的意向成分较多,可深可浅,由老师因材施教相应深浅度的内容;如:初中八年级生物下册《遗传与变异》中,课文中几乎不涉及基因显性和隐性在遗传中概率相关计算,而教纲中是要求的,这时就要我们教师来把握教学范围了;把握太浅了,达不到教学效果,把握太深了,学生不能理解,这时,就需要我们老师明确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了,如《遗传与变异》这章节中,人体细胞内有23对染色体,形成生殖细胞时,染色体的分配方式成千上万种,这时,作为老师就不要漫无边际的讲解了;因为,这当中涉及到组合方面的数学计算,会出现用学生不懂的知识去解决学生不明的问题,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恐惧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度”很重要。等等,相类似的章节很多。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引导学生由已知领域向未知领域探索:其实,生物学的未知领域还有很多很多的,如:生命的起源、生物的进化等领域,还有很多谜团尚未解开;就拿“生命的起源”来说吧!尽管目前多数科学研究者认为生命起源于化学因素,尽管接近真相,但,还不一定是真相。特别是“宇宙说”,它的说服力和证据也很有利:如1969年,人们发现坠落在澳大利亚的陨石中含有并非来自地球的氨基酸等。所以,当我们老师通过“米勒模拟实验”:原始大气-->小分子有机物-->(大分子有机物-->原始生命)的教学时,并把这一观点传授给学生之后,我们还得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表述,“这还不一定是生命起源的真相,只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推断”。当时,我就举了个例子,地球的形成是由宇宙大爆炸形成的,后来与一水球相撞,地球上就有了水;可我不是这样认为,我认为是地球类似于太阳一样,其内表发生氢核裂变等,在漫长的裂变岁月中,氢氧元素结合形成了水;又如,2012年8月,美国好奇号登上火星后,发现火星表面有水流过的痕迹,但无水存在;因此,我认为,地球上的水也会以水分子的形式、在太阳的炙烤下,以热运动的方式离开地球,在未来漫长的岁月,我们美丽的地球也会像现在的火星一样,只有水流过的痕迹,而再也没有水和生命……等等;当时,学生对这些未知的领域很感兴趣,听得很入迷。不知不觉中,就引导学生往未知领域探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观和爱护、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
  以上几点,我认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教师上好生物课的三要素。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江苏教育出版社
  [2]《赏识你的学生》——海南出版社
  [3]《学生学习内容疑难问题解析——初中生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发布时间】2019/5/7 11:50:00
  • 【点击频次】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