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探究

 

【作者】 罗小艳

【机构】 四川省宣汉县东乡镇第二完全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小学阶段,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备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尤其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方法不断地改进,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但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拓展性作业,一直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关于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的相关分析。
  【关键词】 新课程;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就是在对课本中的内容掌握之后向课外进行延伸的作业。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成为了老师教学过程中进行作业设计优化的必备内容,对于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巩固与积累,锻炼学生创新式思维具有重要作用。
  一、拓展性作业的作业观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学生打下基础的关键性时期,应试教育长期禁锢住思想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要求老师改变以往老旧的教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的语文作业,并不仅仅是进行简单的预习、复习,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机械化的记忆,还要锻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创造等多样化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实践中,能够将其转换到其他的学习方面,助力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二、拓展性作业的教学特征
  拓展性作业与传统作业具有很大的区别。拓展性作业中老师在进行课程设计和环节布置中占主导地位,但主体依旧是学生。作业布置在课前或者课后,帮助学生进行课程的预习或者巩固练习,并且拓展性作业的时间比较自由,时间的跨度甚至可以提升到一个学期,而且地点安排灵活,一般以教室或者家庭为主,还可以向外延伸至社会上各个层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安排。
  老师布置拓展性作业,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综合性的能力训练,所以设计的题型都以开放性的话题为主,难度不大,适合每个学生进行作答,并且可以进行自己独创性的思考。老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创造,以个人的能力完成为主,也可以寻求其他合作,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拓展性作业的学习类型
  1、观察体验性作业
  在平时指导学生多看多思考,多观察日常的生活,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参与性。例如在《一分钟》这样的课程教学中,元元因为一分钟而最终耽误了二十分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巩固时,让学生定一个“一分钟任务”,在一分钟完成一件事情或者感受身边的生活,例如:仔细地看一分钟父母的脸,看看父母有哪些变化,或者在一分钟内记住几个单词,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到一分钟的学习长度,强化心理作用,在今后的过程中更加珍惜时间。
  2、积累储备性作业      
  老师可以课前让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资料,通过上网搜索、图书馆查阅等方式进行搜集整理。例如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一组是介绍自然奇观的,可以让学生搜集一些资料,介绍这些奇观形成的原因,向同学进行展示,这样有助于学生视野的开拓,同时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的处理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在前期有了学生学习的调查铺垫,后期的教学活动就会显得更加生动有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课程内容理解。
  3、实践探究性作业
  语文教学需要实践内容的参与,帮助学生将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的运用,考察学生的动手与动脑能力,进行主动的思考与探索,这样学生的记忆才会更加深刻,学习掌握的内容更加丰富,成为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人。例如在五年级的课本上,学生学习了几首关于思乡的感怀诗篇,可以在课后让学生搜集其他相关的语文诗歌或者歌曲文章,也可以根据古诗的内容,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编创一个古诗故事,同学自己设计台词和内容,确定好时间与地点,开展一次活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
  4、创意情趣性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需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寻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学生自己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创意的拓展性作业设计,让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带入到实践中。例如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关于民俗民风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对当地的民族习俗进行调查和上网搜集资料和图片,做成一个PPT的模式,向同学展示,帮助同学直观地感受这些民俗文化,记忆力也会更加深刻,同时让学生养成自我探索和实践的能力,提升对于课文中思想内容的认识。
  四、拓展性作业的评价模式
  拓展性作业进行评价的目的是让每个学生创造性的能力与思维都能够得到锻炼,发现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元化评价:在应试教育大行其道的时候,老师对于学生的评价只看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优点。而在拓展性作业中,则会进行多元化的评价,除了学生的基础能力与技能,还有非智力因素,发现学生进行拓展性作业时的优秀表现,既要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创新习惯,还要评价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习惯与兴趣。
  激励性评价:学生在完成拓展性作业以后,老师要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努力成果表示尊重,发现学生在进行拓展性作业时的亮点,例如:有的学生创新性思维比较突出,有的学生思考问题更加全面,有的学生态度积极,这些都是老师可以在过程中发现并且肯定他们的内容,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进步。
  注重过程评价:在进行学生的作业评价时,可以进行老师与学生的群体性评价,多为学生准备展示自己作业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只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作业,老师就要鼓励,对于过程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适当地指正,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创新思维。
  五、拓展性作业的价值观
  小学语文拓展性作业是为了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素养,锻炼小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以小学语文课本为依托,将课程目标与教材目标相结合,优化促进学生进步的作业设计。拓展性作业的主体是学生,所以要求老师在拓展性作业教学的时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对于学生创造力、主动性、自主性的培养,让学生在完成拓展性作业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提升学习能力,从而获得全面丰富的发展。
  促进语文学习空间拓展:语文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并不仅仅是局限在课堂,所以老师在进行拓展性作业训练的时候,要积极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走出家门,看看周围的世界,感受身边的语文气息,在进行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促进能力习惯培养:传统的语文作业只专注于小学生听、说、读、写等一些基本的语文能力培养,而忽视了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于是大部分的小学生只是机械化地完成了相关语文教学任务,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的语文能力。在进行语文拓展性训练时,帮助小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能力和习惯,锻炼学生在今后的语文学习中独立思考,积极实践与探究。
  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拓展性作业的开发与运用,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断挖掘自我的学习潜能,突出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并且通过努力,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更加健康地发展。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所以会经常出现出小差,对于学习任务和内容不能掌握的情况。因此老师在进行小学生的拓展性作业设计时,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设计,通过作业的新颖性和开放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完善语文知识的积累。
  总结
  小学语文的拓展性作业主要是对小学生学习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培养,通过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对于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完善与巩固,促进学生全方面的发展。老师在进行课程的拓展性作业训练时,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教材内容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在实践中进行小学语文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感悟语文学习的魅力,并在今后的过程中不断的提炼自身的学习能力,从而获得更加全面化和深层次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高青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实践[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第4期
  [2]陈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J]. 成功(教育),2010,第2期
  [3]赵兴荣:浅谈新课程下小学语文作业设置的策略[J]. 才智,2010,第12期
  [4]曹越: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J]. 教育教学论坛,2012,第1期
  • 【发布时间】2019/5/7 14:31:54
  • 【点击频次】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