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探究

 

【作者】 梁世莲

【机构】 广西北流市沙垌镇三江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是党的教育方针最直接的执行者。学校应通过交流、培训等方式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理解健康人格教育的理念,并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教师要真正成为学校健康人格教育的主力军。学校要以德育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社会、家庭、学校和谐的健康人格教育系统是对学生健全人格建立的关键。
  【关键词】 小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形成

  美国教育家戴尔·卡耐基对各界名人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后认为,个人事业上的成功,15%是由于他们卓越的学识和专业技术,85%靠的是不凡的人格心理素质。因而有人说:“人格即命运”,也就是说,除了才华和机遇外,人格是决定人的一生成功与否、快乐与否的关键因素。
  南宁市的一项调查表明,有人格障碍的学生比例在逐年上升。来自北京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大城市儿童有7%—20%存在各种类型的人格障碍或心理疾病。因此,素质教育需要把人格塑造提到重要位置,必须针对青少年学生中人格缺陷或弱项,提出学生健康人格塑造的对策和可操作方案。
  一、以德育为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德育工作是人格教育的主要途径,学校主要通过以下工作来实现人格教育的目标:
  1.加强认知教育,形成小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格,实质上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上的与展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推动优良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理性教育和认知训练,通过课堂教学、专题报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形式;使他们学会
  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
  2.培养小学生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小学生自我肯定。人格特征中核心的要素就是“自尊、自重、自强”。这是对高尚人格渴望与追求的最重要的内部动力。采取多种途径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新精神的体现搭建舞台,比如小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学生自律委员会等都由学生自己组织策划,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有了“三自”精神作基础,他们人格结构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思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
  3.积极组织交往活动,拓宽学生心理空间。人格教育,需要在更广阔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交往学习。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充认知领域,优化认知结构,增进相互理解,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一定要注重学生社交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地组织文娱联欢、体育竞赛、旅游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从中增强他们主动社交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习惯,锻炼其社交能力,为形成良好人格奠定基础。
  4.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完善。人格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需要学生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人格的明确要求和强烈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人格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指导与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为此,应努力设法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使他们懂得优良人格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建构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如“吾日三省吾身”,严格解剖自我,然后选择有效途径去克服弱点;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座右铭来激励和督促自己改造自身人格;指导学生以写日记、周记的方式自我解剖人格弱点,提出自我改造的设想和措施;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投身实践活动,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来完善人格。这些方式,如能因人而异,指导得法,恰到好处,必能有助于学生优良人格的形成。
  二、重视开辟心理健康教育新领域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健康人格教育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其本身具备的特点,必然地成为德育工作的有力补充,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手段,德育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塑造内涵丰富的健康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包括认识自己的气质类型与性格倾向;培养良好的性格,建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心理的自我调试等。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问题,分别制定相应的心理指导对策。小学阶段,帮助学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关心,培养责任感和科学人生观;高中,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掌握科学的学习技巧。
  重视人格缺陷者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帮助他们尽早健全人格系统。对于有人格缺陷的学生,学校和教师要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指导,一方面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人格缺陷,并对其危害有深刻认识,产生致力消除“顽疾”的信心和紧迫感;另一方面可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强化他们的某些心理素质。几年来,通过个别心理咨询、小组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了人际交往障碍、考试焦虑等许多人格缺陷,使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了完善的健康人格特征。
  三、家庭、学校、社会形成合力共同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家庭的影响力,对于学校的教育活动有着潜在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促进的,也可能是削弱的,或者说是干扰的。家庭中的良好人格影响对学校的人格教育有促进作用。反之,二者人格要求不一致或相反,将使学生人格发展处于矛盾境地,有的甚至出现“双重”人格。通过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家长掌握基本的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方法。为了使家长充分地参与学校的管理,使学校的教育与家庭教育结为紧密的联合体,学校可建立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一方面使家长可以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另一方面,各级家长委员会也成为家长交流培养孩子经验的场所,提高了家长的育人水平,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
  我们要有一大批有志于健康人格教育的教师群体,认真参与到实践中,共同推动了人格教育的发展。教师是学校各项工作的具体操作者,是党的教育方针最直接的执行者。学校主要通过交流、培训等方式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理解健康人格教育的理念,并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中去,教师要真正成为学校健康人格教育的主力军。社会、家庭、学校和谐的健康人格教育系统是对学生健全人格建立的关键。目前三个方面的发展还不平衡,健全人格教育的持久性、实效性显得力量不足。学校教育是重要的突破口,学校首先要有健康的人格教育系统、文明的校园环境、必备的教育设施,周到的后勤服务,是对学生进行较全人格教育的可靠保障。在人格教育的外延上要加入国际化的概念。我们的学生应该具有国际公认的规范,具有国际理解与对话的能力,具有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人才。这是今后健康人格教育值得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2018年05期
  • 【发布时间】2019/5/7 14:32:20
  • 【点击频次】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