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让心灵在个性化阅读中轻舞飞扬

 

【作者】 尹 桥

【机构】 四川省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新课程改革给师生双方提出了新的挑战:一方面,它要求学生要改变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记忆、模仿的过程变为主动探究、自主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要求学生以学为本;另一方面,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发生变化,教师不再告诉,不再包办代替,而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陪伴者,讲究个性化教学。那么,在新课程中,教师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中能够发挥哪些作用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充当桥梁,让学生轻松走进文学作品
  上海著名学者李坚白教授曾打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学生与文学作品好像是站在河的两岸,学生很想跨过这条河,走进文学作品,学生怎样跨过这条河呢?很显然,需要桥梁,而充当桥梁最合适的人选就是老师了。那么老师怎样充分发挥桥梁作用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
  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书不加选择,去读一些不适合学生读的书,往往事与愿违。由此,学生课外阅读读什么是语文教师面临的首要问题。在课外读物推荐上,语文教师应坚持两条基本的原则,即经典性与前沿性,可以采用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一种是“拓展读”,即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等角度指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在学完一些节选自名著的课文后,可让学生去读一读相关的名著,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另一种是“迁移读”,即在学习某课后,运用学习该课所掌握的方法去读类似的文章或作品,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如在学习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后,可以指导学生用该单元所学到的“怎样展开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独特感受”的阅读方法,去阅读与该册教材相配套的课外自读课本中相对应的单元课文,就必然会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这两种方法也适合指导学生去阅读报刊杂志上的时文美文。
  第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做阅读笔记是增强思想积累,丰富情感积累,增长知识积累,储备语言积累,加强技巧积累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因此,一定指导学生学会做笔记。怎样做阅读笔记呢?⑴簿本式,即用笔记本、活页本、日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各种要点,内容包括:佳词、佳句、警句、精彩片断、重要段落等。⑵剪贴式,即以适合自己需要和爱好为标准,把对自己有用的文章贴在特制的本子上,并注明出处。(3)札记式,即记录自己阅读文章后的感想或对文章予以联想、评论。在阅读后,可以联系实际,展开联想,一有所的,便诉诸于笔记或卡片上,以强化和巩固对原文的理解。
  第三,要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学生阅读,不能只注重过程,注重数量,更要注重结果。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方法是不可取的。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所以,务必要求学生要把阅读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养成读思结合的良好习惯。同时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读书法,如:圈点符号法、批注法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老师以上指导,好比为学生架起了一道桥梁,他们会很快进入到属于自己的文学作品中。
  二、充当领头雁,和学生共同感受文学的魅力
  古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实,指导学生阅读,也是同样道理。如果老师没有阅读的切身体验,那么,对学生的指导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针对性,效果自然可想而知。反之,如果老师能博览群书,要求学生读的,老师首先伏下身子,走进书中,真正感受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那么,你指导起学生来,也必然具有个性化,具有针对性,具有时效性。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这书我曾经读过,现在就没有必要读了。”对此,笔者有着切身体验:“曾经读过”、“刚刚读过”、“正在读着”绝对是三种概念,不信你可以试试。
  也许有的老师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么多书,怎么可能都是‘刚刚读过’呢?时间不允许呀。”这里有两种对策:一是针对学生阅读的主流,有选择地读;二是几位老师分工合作,分别把自己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拿来共享,岂不就解决问题了?
  因此,要想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学,亲近文学,老师不应当只是旁观者、指导者,首先应当是“领头雁”和学生共同“飞翔”。
  三、尊重差异,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
  细心的老师会发现,在文学作品面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非常明显,如:男生女生喜欢的作品类型明显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差别很大;城里孩子与乡下孩子的阅读速度和领悟能力也有明显差异等等。作为老师,首先应该尊重这些差异,不能搞一刀切。当然,也不能放任不管,可引导男女生分别涉猎自己不喜欢的的领域,体验文学作品的丰富多彩;让那些对文学作品有独到见解的孩子动笔写点随笔;适当降低某些孩子的阅读数量等。
  只有尊重个体差异,用不同的标准、不同的方法去衡量、去指导不同的孩子,才能让他们都会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收获,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个性化。
  四、注重过程指导,充当学生的“加油站”
  读一篇文章容易,读一本书也不难,难的是让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形成阅读习惯。坦白说,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习惯真的不容易,笔者曾多次品尝过学生阅读半途而废的痛苦,也一直在探索、在反思、在总结。其中,最行之有效的对策就是加强过程指导,在阅读过程中,实施分阶段指导、分阶段总结。
  学生的阅读之所以出现半途而废的现象,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读不懂、速度太慢、收获不大等等。老师一定要随时关注这些现象,针对不同的现象,寻找对策,然后,对症下药,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让学生避过险滩,绕过暗礁,如小河流水般平稳前行,渐入佳境。例如:有一个班的学生普遍反映读书收获不明显,不如学英语、做数学题,由不会到会,效果显著,我适时举行了以“我读书,我收获”为题的小型阅读交流会,让他们对比过去,反思自我,寻找自己的进步点,从而找到了自信,阅读热情随之重新高涨起来。又如:在进行外国作品专项阅读中,部分学生感觉“外国作品太难懂了,就连人名也难记。”针对这种现象,我做了题为“外国文学作品难在何处”的讲座,让学生及时掌握了阅读外国作品的方法和技巧,缓解了学生的焦虑情绪,自然也就读进去了。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其实,学生在“修行”的过程中,仍然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老师适当的过程指导,好比是学生阅读过程的“加油站”,能让他们马力更足,走得更远。
  五、搭设平台,让学生张扬自我
  现在的学生崇尚个性,喜欢张扬自我,语文老师如能利用好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一定会让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欣赏热情更高,收获更大,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尝试:
  1、读书笔记展览。读书笔记可以说是学生阅读留下的足迹。把大家的读书笔记拿出来,互相看一看,比一比,既能交流做笔记的方法,又能看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从而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互相读一读彼此的笔记,还可以交流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认识,可谓一举三得。
  2、“我读书,我收获”演讲比赛。通过演讲和听演讲,既可以反思自我,又可以学习别人,大大促进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3、“我与读书”、“我最敬佩的文学形象”等各种类型的作文比赛,读写结合,相互促进。同时,老师也可以通过这一活动检测学生的阅读实效,如:语言、思想、写作技巧等方面,看学生有无进步。
  4、文学作品综合知识竞赛、美文诵读比赛等各种活动,从不同方面,通过不同的形式,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上活动的目的是给学生搭设多种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提高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并使学生的阅读一步步走向深入,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受益终生。
  总之,在学生的阅读活动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切莫喧宾夺主。但教师是阅读的组织者、协调者与指导者,学生阅读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组织、协调、指导质量的高低。所以,教师应充当好桥梁和领头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注重过程指导,并适时搭设平台,让学生的心灵在阅读中轻舞飞扬!
  • 【发布时间】2019/5/7 14:37:55
  • 【点击频次】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