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需“以读为径”

 

【作者】 张胜东

【机构】 四川省武胜县赛马镇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应淡化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多读,在“以读为径”的实践中深化理解,获得情感培养,发展语文能力。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以读为径”

  读是语文学习的钥匙,是学生走进语文知识殿堂的有效方法。古人说得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只要多读,就能打开语文的大门。实践也证明,语文学习,特别是阅读学习,更需要我们以读为径,走进语文知识殿堂。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最基础环节,又是最重要的环节。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读能使人理解,只有读得通顺,才能够具体地准确地理解其内容,才能够深刻地领会其要义。新课标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也是感受语言、领悟语义的基本方法。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教师,就应充分认识读的重要性,以读为主线,将“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读书总是要有目的和方向的,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在课堂上,教师如何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带动学生通过读,逐步深入地理解课文,与作者的对话、交流。
  一、让学生略读中感知大意
  一篇课文,我们总是会先通读一遍,对课文进行“整体感知”,这是常用套路。为了节约知识,常常采用的就是略读,因为略读速度快,有利于学生花少量的时间对教材有个初步感知。因此,在实践中,有不少教师一进教室,就非常直接地说:“同学们,请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准确。”这句简单真切的话,体现出教师“以读为本”的新理念,促成学生对“读”的高度重视,养成良好的“读”的习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学生切切实实达到字字音准、句句通顺。因此,初读也是“大有文章可做。朗读,需要学生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用普通话读课文,不读错字,不丢字,不唱读,不重复字词等。指导小学生阅读的几个重要环节,一般可分为以下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学生试读。一是不认识的字边看拼音边读汉宇。二是读正确每字、每词、每句,一句一句慢慢地读。其次,汇报反馈,指名读课文,教师指导。为了进一步促使学生体验读书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自愿示范试读。待学生试读后,教师组织学生评议反馈,再及时纠正指导那些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易读破的句子、难读的长句、词语间停顿等学生不易把握的句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示范。
  二、让学生在精读中获得理解
  精读是理解的前提,没有细细的品读,就不会了解到字里行间的深层意思。所谓精读,就是仔细认真的读。要求学生从文中知道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也需要学生能够体会。通过细读,理清文章脉络,理解课文内容及表现形式,做到有所感悟,这是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需要强调的是“精读”包括两层意思,既要领悟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也要领悟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学生在阅读活动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并能透过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或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和思想内容的人文性的内在统一。
  三、让学生在朗读中升华情感
  朗读,就是发声的读出来。这是小学生读课文的常用方法,也是新课标的强烈要求——小学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而且还要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朗读能力,不仅要示范方法,更要把朗读技巧蕴藏在声情并茂的示范中,让学生模仿。要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还得找到文章情感点,以此为抓手,进行训练。我们知道,现行教材所选的文章,任何一篇课文里都融入了作者真挚的感情,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认为,大凡优秀的文章,都有个“情眼”。这“情眼”集中表现在一两个词或句子上。只要我们抓住了这个“情眼”,?深入地理解课文,就能掌握整篇课文的感情基调,顺利理清作者的情感。例如,《和时间赛跑》一文的朗读教学,在读“我无法排除自己的忧伤”这一片段时,我让学生设想看到的面对失去亲人后大家会是什么样子的,带着自己心中的体验来读课文。许多同学都发表意见,有的同学说:“是犹豫的,读的时候,声音要舒缓,才能表现出心中忐忑来。”有的同学说:“要用低沉的语气读,才能体会到悲伤。”这样的教学,就能有效地让学生对课文情感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四、让学生熟读中积累语言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背景材料和语言环境氛围。朱熹在《训学斋规》说到:“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我们知道,小学生记忆力强,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笔优美,内容朴质。让学生“熟读”,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名妙句,精美的篇章,不断充实学生的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课程标准对阅读本身有量的规定,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每日推荐一定数量的诗、词、优美的篇章让部分学生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JC存词语,培养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总之,有效的语文阅读教学需“以读为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在阅读教学中做足“读”的功夫,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读好书,多读书,通过大量的读的实践,获得语文的熏陶浸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积累,重视培养学生整体把握的能力和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积累,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发展语文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瑞雪,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感悟重点词句的能力[J].新课程,2014年。
  [2]陈兆云,巧抓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快乐阅读,2016年。
  [3]周永红,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贯穿一条红线“读”[J].科学咨询,2015年。
  • 【发布时间】2019/5/7 14:51:43
  • 【点击频次】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