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探讨

 

【作者】 李应华

【机构】 四川省武胜职业中专学校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教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化的今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文章通过着重回答什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教学融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从哪几个方面展开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有哪些好的做法等问题,结合平时的教育教学实际,来简单的阐述作者是如何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融合的。
  【关键词】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融合

  一、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价值、意义
  (一)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价值
  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价值在于通过对农村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现状的分析,剖析制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瓶颈,寻找到制约教育信息技术与农村中职学校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因素,探索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与措施,形成适合新形势下农村中职学校的课堂教学有效途径。
  (二)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意义
  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体现着一种创新意识,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学生的好奇心就被充分的调动了起来,把学生的好奇心在这样的氛围中加以正确的、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被充分激发,这种原动力促使着学生进行创新。
  2.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简单的传递者和接受者的关系,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教授的部分,要想从其他渠道获得知识经验非常困难。在这单一的关系中,教师是讲解员是教书匠,是教材的独断执行者,教师只需要把书本上所有的知识传递给学生,那就顺利完成了自己的教学任务。
  二、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一)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发展现状
  在融合研究的问题上,中职学校特别是农村中职学校定位不够明确,方法不够科学,具体问题如下:
  1.硬件落后,重视不够,信息技术专业水平较低
  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中职学校之间差异较大,有很多学校的信息技术设备还不能达到先进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只有在阶梯教室等公共教室里才装有比较先进的投影、展台、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设备。当老师们要评选优质课时,才会到这里来加以运用,很多时候,为了避免麻烦或者跟学校其他的老师发生冲突,一般情况下是不去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
  2.存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割裂的现象
  信息技术很多人都会认为它只是一门课程,都忽略了他可以作为一种认知工具的强大作用。在许多老师的认知里,信息技术跟自己教的学科没有什么关系,我只要自己教好自己的学科就好了,学生运用到学习方面也较少。
  (二)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发展特点
  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既有共性亦有不同,随着课程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教学在延续自身传统的同时,又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对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实施提出了新的要求。
  1.在多元化和全面性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一个丰富而全面的能力体系,有观点认为,包括信息技术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六大方面。
  2.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向
  由被动向主动转向,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把作为施教客体的学生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倡和引导学生树立自我学习的意识。
  3.以教学需要为中心
  要针对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内容的特点、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已有的软硬件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素养条件等,综合权衡,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而不是无原则地仅凭个人好恶或者因循传统,盲目地或者随意地选择使用。
  (三)中职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发展趋势
  1.明确信息技术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的功能定位
  信息技术的“手段”与“平台”要准确定位。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最广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信息化的功能与作用。
  2.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是新型教育理念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常态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结构包含“营造信息化教学环境”“实现新型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三个基本属性。
  3.利用互联网创新教学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要努力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突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的自主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三、理论依据、解决的问题
  (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相关理论
  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支撑,架构教育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研究的桥梁,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指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主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我国的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的融合,但农村中职教育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低。很多中职学校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有限,无法合理地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技术。
  2.信息化教学设备不完善。虽然现在中职学校的教师能够应用简单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但欠发达地区中职教育,尤其是农村中职学校对信息化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关专业和学科的信息化教学配套设备设施,对一些老旧的信息化教学设备无法及时更新换代和维修,从而难以为课堂信息化教学提供保障。
  因此,深入探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泽清;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特性探析[D];东北大学;2010年
  [2]齐晓云;信息技术融合及其对组织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于海娇;烟台地区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调查与分析[D];鲁东大学;2012年
  [4]朱梓伊;目标重构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选择与组织策略研究[D];河北大学;2014年
  [5]吴文征;信息技术课中基于“任务驱动”培养初中生信息素养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6]李硕;华中师范大学大学生信息技术利用状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 【发布时间】2019/5/19 19:46:11
  • 【点击频次】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