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有效策略

 

【作者】 陈 欢

【机构】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沙溪镇中心小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没有琅琅读书声的语文课绝对不是一堂好课。通过朗读、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强化朗读训练,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及其蕴含的思想感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1.传统朗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1应试教育的影响
  尽管现在提倡素质教学,许多学科都在内容上不断地改进,但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考什么就教什么,考什么就练什么,一切围绕考试转。课堂上依然改变不了传统语文课的“说教教学”,大多数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针对考试的内容反复讲解,学生习惯于做大量书面作业,以此来强化记忆,而真正花在朗读上的时间很少,朗读在一堂课中所占的比重还相当轻,甚至不足几分钟。有的甚至连一篇课文都没完整的读完,朗读最终成了教学的一种附属品、一种装饰。这种来自于学校语文教育的弊端抑制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1.2教师在朗读中没起到示范作用
  小学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特点,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模仿性和易于受暗示性。他们会认真模仿教师一言一行,以教师的言行举止为自己的榜样。由于教师队伍中水平参差不齐,特别是农村学校,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口语化严重,甚至自己发音也不是很准确,朗读指导存在许多不当之处。也有些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对课文所表现的情感把握不准,这种被模仿的后果可想而知。这些教师虽有指导学生朗读的愿望,但他们力不从心,效果同样不佳。因此,教师不能很好的带着学生去感受文本,课堂也就缺乏朗读的氛围和激情。
  1.3朗读的范围小
  教师在教学时,不管是讲析课文的朗读还是所谓的感情朗读,能得到朗读训练的只是少数人,大多数学生只能充当听众。而且,那些被老师抽读的学生朗读效果也不是很好,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把读当作一种任务,一种负担,效果甚微。
  1.4朗读缺乏指导和监督
  在语文教学中,每节课内容形式都差不多,学生的朗读机械单调,老师总是总统地要求学生要有感情的朗读,到底怎样才算有感情,教师没有具体详细地向学生说明,在这种情形下,学生的朗读很盲目,所以也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新课改》提出后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影响
  2.1朗读有助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朗读先要扫清字词障碍,借用工具书,帮助解决精湛的语言文字,对于小学生有时难理解和掌握,试着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多读,来帮助消化理解。
  2.2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想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视朗读,体现了小学儿童发展的特点。小学阶段的儿童由于内部语言还未得到充分发展,其思想形式带有很大的情景性。小学儿童可以通过朗读,用“听”来进行思维,从而促进智力的不断发展;用读来调动学生学习,从读中理解。
  3.提高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3.1明确朗读要求
  小学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首先,要正确:要用普通话,要吐字清楚,字音正确,不添字、不减字、不颠倒、要声音响亮,但不得超过本人的实在音色。不能忽高忽低,忽粗忽细,大喊大叫;其实,流利朗读要通顺、自然、流畅、不复读、不断读、不拖腔,速度要适宜。有节奏感,节奏适合表达内容的需要。然后,有感情朗读。要语调自然,富有感情。朗读应是说话人的真情的自然流露,切不可矫揉造作,在深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正确地运用朗读技巧,读出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2让朗读的语感带动情感,朗读与感悟相结合
  朗读与感悟要相结合,有些意境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味地机械性地朗读只是能读准字词句,却不能感悟文章的真谛,读的最终目的是要悟出文章的主旨,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及流露出来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读的过程中认识生字、生词,在读的过程中培养语感,注重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声情并茂,通过朗读体会文章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3加强“技能指导”
  引生入境是感情朗读的基础,即能掌握朗读的技能又能促使学生入境,引导学生入境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达到“自能入境”、“自能朗读”的要求。朗读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规律应让学生逐步掌握。如朗读应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只有与作者的思想达成共鸣才能读出感情等。此外,对朗读技能如重音的确定,停顿时机,节奏快慢,语调高低,语气变化等规律,也应适当渗透。  
  3.4借鉴和模仿
  多听听课堂上语文教师的朗读、电视里播音员的播音、诗歌朗诵等节目,从中吸取充足的养分,多借鉴和模仿他们的语速和语调,注意吐字清晰,轻重音的使用。借鉴和模仿晚会上诗歌朗诵的老艺术家们充沛的感情,全情投入那股精、气、神,融入到朗读中,这样朗读训练才有效果,才会更加富有感情色彩。
  3.5朗读与讲评相结合
  朗读与讲评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该加以正确的指导,多组织和开展一些朗诵比赛,让学生各抒己见,自己做评委,大家互相点评,这样既能增加朗读的机会,又能体现出朗读水平,学生的体会更深,最后教师再进行指导性的点评和讲解,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
  总而言之,朗读是小学语文中一种传统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古人说:“好书不厌百回读。”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语文教学中都把朗读教学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由此可以看出,朗读凝聚着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9)
  [2]罗熙.小学语言教学中的几种朗读训练方式尝试.教育革新,2005(5)
  [3]《小学语文教学心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6月第1版
  [4]郭根福,《高年级阅读教学及教学策略》,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10年1月
  • 【发布时间】2019/5/19 19:54:21
  • 【点击频次】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