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

节点文献

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教学整合初探

 

【作者】 孔庆芳

【机构】 贵州省安龙县普坪镇中学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摘 要】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是当前实施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历史教学;信息技术;整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课程改革应当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流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更是当前实施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通过教学尝试,我已经认识到信息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自己近几年在历史课教学中整合信息技术的做法,谈一谈对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程整合的认识和看法。
  一、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自从有了人就有了人类历史,漫长历史中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而以历史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及纪录片也层出不穷,如《大秦帝国》、《汉武大帝》、《三国演义》、《开国大典》、《大运河》,《诺曼底登陆》等。大量的图文素材使得历史学科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合作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电子化学习资源。学生只要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操作技能和资料检索能力,就可以通过各种网上搜索引擎,方便快捷地获得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历史教师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可以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式探索,完成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教师的帮助与支持,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协作和支持。
  二、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整合存在的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进入课堂,并逐渐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课程整合就是要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恰当地融合在教学活动当中去――就像在教学中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自然、流畅。要达到“整合”的目标,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要深刻了解教育的本质,了解本学科教育的根本目的,了解教学中的难点所在,了解传统教学的优点和局限性,结合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教学活动。但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却从在很多问题。
  1、美观而不实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功能,降低难度,突破难点。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以生动形象的画面把本来应该在学生头脑中的想象再现出来,那么,势必会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许多老师只是把应用多媒体教学看成一种时尚,在课堂上大量史料的堆积,课件做的尽可能美观,背景音乐,画面切入,学生的注意力很可能就会被这些无关的内容或音乐所吸引,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影响了教学效果。
  2、为整合而整合。把信息技术神化,堂堂离不开。不是从思想意识到需要用,而是为用而用,往往把课件弄得过于简单,变成了黑板的搬家。生硬的堆积大量资料,学生目不暇接,一节课下来,不知道学到什么?还有的直接“引进”课件,跟着别人的感觉走,完全丢弃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创新就更别说。
  3、以辅代主,本末倒置
  信息技术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于一些历史上战争的演变,地图的运用,学生未见的或难以再现的实物资料,通过多媒体展示,是信息技术最大的优点。但有的老师却把整堂课的所有内容、所有教学环节都纳入了其制作的课件之中,甚至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问题,本应由学生的活动做出反应的,也由计算机代劳了,从而造成了整堂课都由多媒体“霸占”的局面。学生只是跟着教师手中鼠标的点击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有的问题来不及思考又看到了新的一幅画面,学生失去了积极思考的余地,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得到体现。虽然表面看起来这种教学方式被冠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外衣,但实质上是变相的“填鸭式”、“满堂灌”,是违背现代教育理念的。长期以往,学生会失去他们应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也造成了教师和学生都成了计算机的奴隶的局面。事实上,整堂课都是学生对着屏幕,还会造成学生脖子酸痛、眼球疲劳。
  三、如何完善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
  由于多媒体浪潮的兴起,使有的老师把目光更多地投向课件制作,把着力点放在手段的改革上,甚至误认为教法改革主要是手段的改革,改革了教学手段也就冲突了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实现了由传统教法向现代教法的转变。因此,作为上级主管部门要正确处理好教学手段改革和教法改革的关系,要有正确的导向,不要偏听偏离了教学改革的着力点。所以,完善信息技术与历史课堂教学的整合,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
  信息技术在展示历史素材,历史故事,事件方面的确有优势,而且也能吸引学生的眼球,却使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和教学模式受到了冲击,以至于许多人误认为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就是要排斥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我们看到往往是:学生盯着电子屏幕,教师则在学生教室后面或机房里充当播音员和解说的角色,课堂气氛活不起来,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信息技术是为收到一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下转第109页)(上接第110页)过分夸大了信息技术手段,以辅代主,会造成教师、学生被机器所束缚,成了课堂的“仆人”。
  2、教师自身素质需提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开展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教学的整合,就必须要求教师应掌握最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并具备在现代信息技术下设计教学的技能。而不是为整合而整合,为应用而应用。“照抄”是不可取的。只有加强自身的信息技术业务进修,提高电脑操作技能,才以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
  3、充分发挥网络资源优势
  在传统的教学中,对战争场面、战场的变化都难以形象的呈现出来,而通过网络却能做到。学生还能身临遗址去感受历史的变迁。但并非课件越多越好,而是适度为佳。历史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资源共享优势,随时从网络上充实自己的个人素材库,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筛选、整理、提炼,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的单纯使用教材、教参备课的老套路,实现备课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构思,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改变历史过去性和一维性的特点,使某些抽象的、难以表现的教学过程得以实现,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历史,达到声画同步、图文并茂、情感共鸣,使许多教学设想变为现实,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网络支持下的学科计算机与多媒体教学可以较好地实现教师教学风格的个性化和学生学习的自主化,教学的空间极大地扩展,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合作的余地得到无限延伸,教师的个人教学风格得到尽情地发挥。
  总之,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但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适时、适量、适度地利用,要让信息技术真正为课堂服务,决不能造成“教师的教学为信息技术服务”这一怪现象。同时只有发挥信息技术与常规教学手段的各自优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系2018年黔西南州基础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 编号2018QXN282
  • 【发布时间】2019/5/19 20:11:33
  • 【点击频次】200